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别了,上码头老街

时间:2017-03-30 16:22:36

  吴春根

  上码头是枞阳古镇最早的水运码头,也是枞阳县城的历史源头。枞阳置县2000余年,在这块老城区,汉武射蛟、陶侃洗墨、王安石钓鱼、黄庭坚读书、太平军聚义…人文历史遗迹数不胜数,其中“上码头”更是遍布名人足迹。早就听说上码头有900亩的老街要进行改造,在外地带孙辈的我,近日回到山清水秀枞阳小城。一位老友说上码头改造在即,他80多岁的老娘独自住在老街的老屋,这一阶段都是忙于落实她的新居。上码头老街有我的记忆,改造之前很想再去看它一眼。

  上码头有三条用石板舖就的街道,很多小巷子,都是相通的。10月22日上午,在上述老友的陪同下,我们走街串巷,曾经的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不复存在。一些国营和集体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早已关停改制,留下的房屋都是残垣断壁;很多无人居住的房屋爬满了青苔,布满了青藤;一户户门上的白纸黑字封条和墙上的红漆编码特别醒目…破碎和离散的空间让人感慨,曾经的繁华已成昨日的黄花。

  1979年11月,我从江南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滨江县城工作,一天,我从下枞阳单位走到上枞阳县城,冷清的一条正大街,好不失望,走到街的尽头,置身人气很旺的上码头老街,不禁想到“好戏都在后头”。妻子的老家住在正大街幸福巷后面的长河边,1985年下半年因建防洪墙拆除,拆建地基在城关范围内可由我们自选,当时也就看上了上码头,后因单位在建房,论资排辈有我一套,加之家中经济也不宽裕,也就自动放弃了。

  上码头除中街有印刷厂、木器社等企业外,牙刷厂、压力容器厂、园钉厂、蒌蓆厂、糖果厂等许多企业都座落在沿河的南街地段上。陪我的老友,他家就座落在南街的街口。老伴初中毕业就招工在牙刷厂直到退休,我俩第一次相亲见面也是在这个老友的家里。在老街见到牙刷厂老厂长,古稀老人说,在商品短缺年代,老街企业红红火火,经济效益都很好;牙刷厂从开初几个人生产油漆,到文革期间制作毛主席石膏像,生产牙刷时,职工高达600多人,省优产品——“雅致”牙刷,畅销海内外,“雅致牙刷,一毛不拔”,广告曾经打到了省政府的围墙上。我在县经信委工作二十多年,经委机关是服务企业的部门。上码头企业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几乎都是危房,那些年,每遇风灾雨雪,安排企业自查的同时,还抽调人员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排查隐患,制定应急预案,责任落实到人,曾多次组织清扫屋上积雪,动员职工离开危房,还短期安排客房居住。

  那年,我带着2岁大小的儿子在正大街玩耍,他说要到厂里去看他妈,还说他晓得去,不用我送。为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嘴上说“好呀”,心里怎敢放心!在老街的石板路上,系着围裙的他屁颠屁颠地往前跑,我在他看不见我的视线中紧跟着。看他在不是很平坦的石板街道上跌倒,两只脚一上一下扑打着、哭着,我也不露面。他哭了一会儿,看看无人,爬起来擦掉眼泪,不哭了,又继续往前跑。他到厂区,我也到了,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看他那个兴奋劲,我也十分高兴!

  与正大街直线相联的上码头中街,沿街西面第一家是已破败不堪早已歇业的枞阳老照相馆,我与那个时代的枞阳人一样,过去没少光顾过。孩子出生百日、周岁生日…总是不忘拍个照留个影。每次去照相,摄影师都是那么的敬业,安排我们站好或坐好,摆弄好头型,钻到一块遮盖相机的黑布中,暗箱操作,调好焦距后,面对我们,手握气囊,说声“笑一个”,闪光灯一闪,那就照好了。每张黑白照片,都是那么的经久耐看。在南街,与朋友老屋仅一墙之隔的一户人家,现在还没安排人去丈量,朋友说:“那家房子有些年代了,属于‘老古董’,老街改造,也许不会拆除,可能还要加以修缮保护”。

  枞阳老城区上码头,是枞阳县历史文化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枞阳县城上码头区域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身处闹市的上码头老街,独自落寞的现状必将得到改变。上码头老街,综合改造后将建成资源有效利用、传统特色明显、景观塑造突出、设施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生活街区,我们期盼着!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编辑: 王长学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