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白云岩(三)

时间:2017-08-08 13:21:32

  潘国超 搜集整理

  ——之传说故事

  白云岩有许多优美又寓有哲理的传说、故事。

  “一滴泉”的传说:据宋《五灯会元》记载,法演禅师住太湖海会寺时,有僧问:“如何是白云一滴泉?”演师曰:“打碓打磨。”传说,白云岩一滴泉先流银子,每日流银子量刚好管寺内日常开支。后有一外来和尚不知,就用银筷子捅了一下,想多流点银子,结果就开始向外流出黄澄澄的香油,而每日香油流量刚好管寺内一日食用,人多就多流,人少则少流。后来又有一外来和尚不知,用银筷子将洞口钻大了些,谁知洞口一大,里面倒不出油了,竟然流出了一滴滴清泉,成为今天的一滴泉。

  “白云青鸟”的传说:传说宋元丰中,有青鸟数千,衔泥塑筑观音像一尊于其洞中,像成以后,留一雌鸟,在龛后筑巢,每春则一雄鸟从浮山飞来,育二小鸟而去。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旁梳洗,午夜吟唱,声音如箫,清脆悦耳。青鸟在禽类中极为稀有,更为少见,又名情鸟。现白云岩青鸟为一只雌性,每年八月,有雄性青鸟会来交配,然而等小鸟羽毛丰满,青鸟便抱其放在一滴泉泉水中洗遍全身,然后送出,不让其再回。白云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据说,看见白云青鸟的人都好运连连,心想事成。

  “马钟石”的传说:现在的“且亭”下过去有一块巨型大石头形如马钟,若马钟石作玲声响时,远在白云岩山西边查家有个形如狮形的小山就摇动,如同舞狮子。这就是“马钟石玲响,查家狮形山舞狮子”的传说。

  “黄石”的传说:双峰寨是白云岩最高峰,原是一座山峰,海拔高于现在,传说九华老爷走此过一脚踩在上面,峰承受不了,凹陷,分为两座傲立的山峰,九华老爷脚穿的黄色鞋被嵌在双峰之间,后鞋成“黄石”。

  “脚印”的传说: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前往九华山修道,曾从此处过,金乔觉一脚踩在岩石上,脚印至今仍在,清晰可见。

  “宝藏”传说:函云洞边塘口出水处一块劈开成二的巨石旁,有一大片岩石,古人曾在半斜的岩坡上刻了八个字,若解开字谜,就能知道白云岩藏宝的地点;亦说,若在塘边正确读出这八个字,就会有金水牛从塘中自动出现。字谜至今无人能解,石刻常年被雨水浸润、冲击,已渐模糊,

  “山形”的传说:偈语有“白云岩上三只船,两只翻的一只绵(侧的意思),谁若葬在船舱处,子子孙孙中状元”。意思是白云岩的山形状如三只船,其中两处如同船底向上的船,一处如同侧着的小船,侧着小船的船舱正是白云岩寺内地藏跌坐处。

  “朱元璋题诗”的传说:朱元璋起兵后,曾带兵屯扎于枞阳会宫拔茅山、七家山一带。朱元璋遇佛必拜,于是至白云岩,方丈见他言行奇特,就仔细询问。朱元璋不耐烦,就提笔在石岩壁上写了一首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方丈一见,不敢再问。没有想到,朱元璋后来竟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听说当年题在白云岩岩壁上的诗早已被和尚洗去,龙颜大怒,于是下旨将白云岩全部和尚押解至京,准备杀掉。刑前问道:“为什么要把朕的诗洗掉?”方丈灵机一动,当即吟诗一首:“御笔题诗不敢留,只缘常恐鬼神愁。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立刻变怒为喜,再不追究昔日题诗了无痕迹之事,遂将和尚们放归白云岩。

  “棋石”的传说:在白云岩寺与东岩洞交叉处有平岩石,岩石上画有棋盘,传说是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之地,此石被称为棋石。

  “刘伯温制签”的传说:白云岩上的签有十大类(如流年、家宅、功名、婚姻、求子、问病、求财等)、每大类有五十支、每支是四句偈语,每句七字或五字。从信则灵的角度这些签很有预见性,每支签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传说这些签是刘伯温制作的。当年朱元璋到白云岩,在山上与刘伯温在棋石下棋时,朱元璋坐在棋石正上方的一块石头上,坐北朝南,棋正下时,忽有士兵来报,两边的山洞洞壁突然有水珠直往下滴,刘伯温起身一看,他们下棋的山形状为“羊头”,朱元璋坐的石头正好是羊鼻子,两边的山洞是羊的眼睛,朱元璋坐在羊鼻子上时间长了,羊喘不过气,难受,泪水直流。刘伯温赶忙请朱元璋移动一下座位,同时刘伯温发现此山神灵,于是制签,一方面替朱元璋弥补过失,另一方面留玄学于后世。

  “钓鱼台”的传说:七家山曾是东海梢,姜子牙乘船到此处在钓鱼,无饵直钩,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后来,人们就把姜子牙当年钓鱼坐的岩台称为“钓鱼台”。这就是“钓鱼台”、“船石”的由来。有诗云:鱼台船石今犹在,不见当年垂钓人。

  “金鸡叫天石、金龟爬壁石”的传说:七家山曾是东海梢,东海龙王为扩大海疆,欲陷七家山于海底。于是在一夜晚派出金龟,沿大石门向望江台攀爬,约定如果金龟在天亮前爬上望江台,就开始陷七家山,但天亮必须停止爬行。金龟心领神会,当晚出发,利用暗夜掩护,向望江台爬去。观音菩萨得知此事,想拯民于水深火热,立即派出身边金童来到铁船峰。半夜时分,眼看金龟就要爬至望江台,金童马上变成一只金鸡,向天大叫三声。金龟听到金鸡报晓,以为天亮,遂停止爬行,七家山逃过一劫。金龟爬壁的模样、金鸡叫天的形态化为石头。现在在金鸡叫天石处看金龟爬壁石最清晰、逼真。

  “跑马岗”的传说:朱元璋起义军曾驻扎七家山。一日两位大将军胡大海、常遇春为争夺先锋,相持不下。朱元璋心生一计,让这两位大将从山下沿山岗骑马跑上山,谁先到山岗上的大石坡前谁就是这次攻城的先锋。朱元璋和刘伯温就站在山岗上的大石坡,一面仰望奇峰异嶂,岩花入云,一面俯视山岗的跑马比赛。后人称此山岗为“跑马岗”。

  “吴家吃鱼”的故事:白云岩寺西山的函云洞前有一处名曰大花园(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白梅中学坐落在此),过去居住吴姓人家。这吴姓人家很是富裕,后有山,前有塘(吴家大塘)、左有田、右有地。他们在吴家大塘养鱼,从大塘至函云洞修渠,渠上架桥(渠、桥在文革中被破坏),若想吃新鲜鱼,便在桥头下的水渠撒鱼饵,鱼就上水来了,吴家就可以捕捉到活鱼就餐。

  “七家山之争”的故事:七家山山场曾被周围白、杨、尹、梓、陆、戚、陈七姓瓜分,这七姓人家为山场之利常常相争,后协商:用铁制作成帽子、靴子,用炭火烧得通红,谁姓有人带帽穿靴,七家山就归谁姓。陈家一哑巴男子代表陈姓勇敢地穿戴了烧得通红的帽子、靴子,当场命殒。后来,七家山归陈姓所有。陈家一世祖墓就葬在白云岩山脚的白云冲,现是潘黄庄院落,墓现尚存,保护完好。

  “土匪智斗官兵”的故事:双峰寨是白云岩最高峰,海拔400多米,为两座傲立的山峰,山势险峻。传说以前山上住着一群土匪,占山为王,官府派兵攻打,未果。后官兵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法,待山上粮草耗尽时,这帮土匪就成瓮中之鳖。相持数月,山上已缺水断粮,山寨王感觉如此下去定成败局,心生一计,作孤注一掷之策,将所剩的半升米煮成饭后,喂饱了一条狗,遂将狗赶下山,山下的官兵见到狗,以为送信求救,遂打死,解剖后见狗肚子里竟然还有饱饱的米饭,非常吃惊,山上连狗都还有饭吃,看来围而不攻之计也不行,遂后撤而返,土匪化险为夷,双峰寨平安。

  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天堂”、“坐石”、“飞来石”、“马氏娘娘澡池”、“太平军秩事”、“船石”、“兔石”、“和尚拜佛”、“五女拜寿”等等。(笔者注:笔者曾在1990年访当时多位八十多岁老人,搜集整理了白云岩传说、故事百余篇,并油印了几本,现在手稿和油印本均无从找寻。)

  作者说明:素材参考《枞阳县志》;叔祖父潘仲鸣《白云岩诗文集》;网络;村民口述等等(除注明出处外),一并致谢!因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遗漏之处敬望补充,失误之处欢迎纠正。

  作者简介:潘国超,枞阳县光裕初中老师。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