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恕
家乡麒麟镇地处桐城、枞阳、庐江三县交汇地,受菜子湖之恩泽,集岱鳌山之灵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东西走向的岱鳌山脉,逶迤蜿蜒数十里,山岚突兀,岩峭如壁,植被繁茂,森木葱茏,风景如画。让人恋恋不忘的不仅是山中那奇石异景,而且还有那流传在民间的一段段乡情佳话,一个个乡土传奇……
三鞭子赶不动的岱鳌山

话说岱鳌山的传奇,得先从它那神话般的来历说起。
据说远古时期,岱鳌山是东海之艄,秦始皇暴政,奴役百姓建造万里长城,怜惜万民,暗地里给每人一根红丝带,使百姓干起活来倍感轻松。秦王起疑,拷问百姓其中缘由,并逼迫交出红丝带,编成“神鞭”来赶山填海,所到之处无山不摧。
东海龙王知晓后,遂与鸿钧老祖商议,派遣在海滩上的一头巨鳌化成了一条山脉(即岱鳌山),阻挡秦王填海。岱鳌山因神仙点化而成,任凭秦始皇如何驱赶,总是岿然不动。秦王大怒,猛抽三鞭,山脉被打开了三个凹口,分成四截,形如出土竹笋,绵延而立。其最高峰宛如巨鳌之头,翘首向上,吞云吐雾,名为龙王顶。峰之巅,矗立着一座寺庙,叫龙王庙。庙周云系聚集即预示将要变天,为山下农耕的百姓及时播报天气变化。从龙王顶之巅,俯视环山,看四周云层,犹如东海波涛翻滚,蜃楼烟树,异常神奇,仿佛进入蓬莱仙境。峰之左侧是簸箕山谷,谷侧峭立三座石壁,谷深百丈,中间石壁上,滋生出一块人头样巨石。山之南有三座小峰,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寨”,明末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安营扎寨,至今寨迹尚存。
据说有一次,起义军被朝廷军队围困数月,只剩下最后一碗米饭,不够队伍分食,就喂食了寨子里的一条狗。因狗长期受饿,肚皮变薄,吃得过猛而撑破了肚皮。士兵们将胀死的狗扔下了寨子,朝廷军队捡到了狗,剖其腹发现是胀死的,惊叹寨中粮食如此充裕。在备战粮草所剩不多的情况下,朝廷军队见围寨取胜渺茫,就先行撤兵了。
“一碗米击退围军”的佳话从此一直流传在民间。
借穷人嫁衣的十小姐

龙王顶西侧有一山峰,其岭上有一排奇异的石笋,最前如轿子形状,中间如陪嫁的箱子,后面如人形,酷似旧时大家闺秀出嫁的浩荡队列。侍女怪石前呼后拥,衣箱床柜,各样俱全。
据说东海龙王的十小姐因恨龙王将自己钟爱的凡人石巴,变成了石块,便领着随从嫁到人间。十小姐心地十分善良,她身旁的箱子里装的全是嫁衣。穷人家嫁女娶媳,置办不起嫁衣,向她借衣,她都是有求必应。借衣的穷人十分讲信用,都是每借每还。
据说有一位财主见了十小姐的嫁衣十分眼红,准备找小姐借嫁衣并据为己有。正当他动手开箱取衣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闪电,霹雳一声,箱盖口被封死,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借到十小姐的嫁衣了。
坚守贞洁的张氏三圣女

向西越过一道山梁,便见一峡谷,谷内有一片旷地,周围高山环抱,四季如春,修篁敝日,古木参天,泉水叮咚,涓涓溪流,常年不断,百鸟欢鸣,不绝于耳。传说清康熙年间,张氏三姊妹游岱鳌山,见此地山清水秀,便结茅建立“小围净土庵”,吃斋修行,弘扬佛法,广施善行。
一天,三姊妹逢十二强盗惊扰而节贞不屈,圆寂后葬于庵边。百姓为感其恩,将三人修成佛像,世代供奉。她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清朝宰相张英听说后,命人查谱,得知此三圣女原为其三世祖姑。
后来,张氏三姊妹的十世孙,三朝大学士张廷玉为其立碑建祠,将“小围净土庵”扩建并改名为“三圣庵”,又名“三贞庵”。近些年来,佛家弟子不断扩建,庙宇气势宏大,声名卓著,常年游人不断,庵内香火不绝。
戳破天的狮子峰

“三圣庵”西,有两座形如狮子的山峰,一座叫姚家狮子山峰,一座叫尹家狮子峰,一雌一雄,相互依偎。东西南北,远观近看,两座狮峰的形象都十分逼真。狮子峰上,怪石嶙峋,形真名切,诱人辗转而流连忘返。
据说,母狮子峰上的石头长速很快,当地百姓担心其高耸入云戳破天庭,惊动玉皇大帝,遂在山顶的石头上钉下了一颗“天钉”,从此该山就停止了生长。
在姚家狮子峰一侧,有一筲箕型谷地,人称“龙王殿”。箕谷的三壁为奇岩怪石构成,后壁上的人形巨石,雄壮威武,酷似坐在龙椅上的海龙王。谷底正中有座墓冢,墓前立着一块巨碑,刻有“明中书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据说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也有传说葬此坟的是清朝皇妃姚香姑,故又被称作“香姑坟”。
美哉,美学家的故乡

狮子峰之下即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故居,其故居后有一水库,名“凤凰池”,据说朱光潜先生当年在此晨读、把钩垂钓。
凤凰池水由山上诸多泉水溪流汇集而成,冬暖夏凉,清澈见底,群山倒映,鱼虾漫游,龟鳖戏水,宛如世外桃源。此水煮粥甘甜,煮饭清香,就是遇上百年不遇的干旱,也未从干枯过。更奇特的是,凤凰池还有别于临近的其他池塘,“下雨水不浊、起风水无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岱鳌山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宛如画卷,方圆数十里怪石嶙峋,石洞石窟,石柱石笋,层出不穷,或卧或立、或起或伏,有如人形,有如鸟状,各类动物,应有尽有。
有叫得上名字的仙女岩、石婆岭、石小姐、大猴石、小猴石、蛤蟆石、海龟石、牛头石、油盐石,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奇峰异石,各俱异样,巧夺天工,演绎着神话般的传奇,流传在民间,令人向往。除此之外,岱鳌山还是人文荟萃之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民主人士光升、法学家周新民均出生于此。解放前,岱鳌山曾是新四军、游击队战斗生活过的老区,也是刘邓大军战斗和革命活动基地,革命烈士朱锦铭、李景堂在此牺牲并葬在岱鳌山上。马哲聪、张亮侯、黄大荣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也在此生活过。此方乡土记录着许多名人轶事,流传着说不尽的人文传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