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百人写枞阳】再游白云岩

时间:2017-10-31 09:11:40

  张正顺

    三十多年前,我在距白云岩十余里地的一所中学执教,青灯照壁,山霭苍苍,为偷半日浮闲,每每山花烂漫或菊黄枫红之季,都要结伴登山攀岩。

  后因工作变更,渐与白云岩山重水迢路远,但其中的山水草木、巉岩幽洞时在念中,或行于笔端,一往情深。去岁重阳佳节,时隔二十多年之久,与三五好友相伴再次游历白云岩,山椒云气,枫叶如丹,别有一番感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引导人参禅悟道。位于枞阳县白梅乡境内的白云岩,风光秀丽,香火兴旺,因与浮山隔水对峙,与九华山隔江相望,素有“亚浮山”“小九华”之称。一痕清晰的“大脚印”嵌刻在岩巅的巨石上,传说为金地藏王九华老爷所留,仿佛一枚“佛国仙山”的鉴证。

  天下名山僧占多,白云岩因大德高僧的光顾而淡入人们的视野。据《传灯录》记载,宋代高僧白云守端住藕山白云寺时,以白云岩洞(隶属于七家山,为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即现存的白云岩寺,“白云”因此而来。随后,五祖法演大师于白云岩参谒守端禅师并居于此,直至得法。与此同时,接受法远禅师衫履的投子义青虽住持浮山华严寺,仍以白云岩为方丈室,不倦往返其间,如今白云岩巅可见“青华严方丈”五个清晰的摩崖石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是什么?是僧是道,也是衣袂飘逸的名士骚客,抑或独具慧眼的饱学鸿儒。明代乡贤名士吴道新于明亡后,在白云岩内兴建草舍,名为“白云草堂”,隐居山林,吟咏自娱。现存的白云岩寺经过屡毁屡建,仍古色古香,袅袅梵音在青山绿水中悠荡,为白云岩平添了无限的禅意。

  白云岩共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奇景险关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写意画面。一路跋涉之间,满目苍翠,竹木婆娑,悠然自得,弥漫成一派静谧、和谐气息,处处彰显出大自然的平和与柔顺,不由使人觉得风景无处不在,在近前,更在熟悉的地方。

  “白云青鸟”曾誉为古桐城八景之一,青鸟可谓白云岩的代名词。清刘大櫆在《浮山记》中写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

  据说它羽毛为黛黑色,形似长尾的八哥,筑巢于岩穴内,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旁梳洗,午夜吟唱,声音如箫,清脆悦耳。又传说此鸟是一种神鸟,既可传情报吉,又能化凶消灾。因此年少的我们曾经结伴专程攀白云岩寻觅青鸟,最终难睹这一神秘鸟儿的真容,遗憾至今。然而遗憾之余,我们仍心怀感激,感激曾经的美丽悦耳的鸟儿,是它把我们吸引,令人迷恋,催人跋涉,才无惧于脚下的崎岖坎坷。

  步入白云岩内,但见石纹斑斓有趣,或如片片龙鳞,或似虎毛斑斑,最引人注目的是,岩洞壁隙缝间涌出一泉,细小的泉眼里如丝般流水涓涓不断,清冽剔透。

  据宋《五灯会元》记载,法演禅师住太湖海会寺时,有僧问:“如何是白云一滴泉?”演师曰:“打碓打磨。”一则禅语,千古佳话。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山民以打柴卖柴为生,有一天看见此岩洞的石缝处有黄澄澄的香油缓缓流出,便回家拿来瓶子盛油。天长日久,他觉得油流得又慢又少,只能管自家食用,就将洞口钻大了些,谁知,里面流出的不再是香油,而是一滴滴清泉。端详泉源处的石壁上“一滴泉”三个阴刻的篆体大字,掬一点泉水,慢慢入口,感觉味甘可口之余,再思想一滴泉的传说,似有所悟。

  在铁障峰与铁船峰之间,有一深池,人称“芥拗池”,现为“高峡出平湖”的七家山水库。临岸伫立,池水在面前悠悠荡漾,盈盈绿水,将山峰、灵岩映衬得分外秀美,又将其倒影揽入怀中。徐徐清风过耳,松涛喃喃成韵,一时间,恍若置身心澄目洁的境界,渐渐融入致虚极、守笃静及杂念去净的自然中,油然想起常建的诗句“潭影空人心”来。于是口占一绝:“王母瑶池临妆台,云鸟花树自心裁。缘何四季清如许,不与凡俗惹尘埃。”再举目投向矗立于潭上的“姜太公钓鱼台”,袅袅暮霭中似有老翁静踞,银髯飘拂,双眼迷离,一根无饵直钩的钓竿悠然地执在手中……

  在前往白云岩途中的山坳中,凸现一亭,檐额丹书“且亭”两个大字。蓦然想起清代美学家李渔的那个“且停亭”故事,便觉得这里的“且亭”应该与“且停亭”如出一辙、殊途同归了。人生匆匆,何妨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要懂得停下脚步,学会放慢速度,看看就在周遭的风景,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生命在于赏玩,推开窗户,不妨适时地抬头瞭望一下满天星斗;漫步公园,不妨仔细地嗅觉一下花叶散发的芬芳;夜阑人静,不妨侧耳谛听雨点敲窗的沙沙声韵。不一样的人生,也许就在且行且停之中。

  人生疲惫,生活烦杂,需要回归精神家园,寻找心灵的驿站。抛开一切羁绊,让生命贴近自然,于风景之中品味“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拈花微笑的禅宗,在山水间悟透人生,应该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了!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