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二年(1910年)
法国传教士在枞阳镇和义津镇设立天主教分堂,发展教徒达100余人。
宣统三年(1911年)
六月下旬,连续下巨雨七八天,低田积水达4米,堤溃,屋倒。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
元月4日,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成立,南乡陈澹然(今仪山乡人)当选为议员。
2月,美国圣公会在枞阳镇创办私立育才小学。
9月,安徽都督柏文蔚居留枞阳,购置羹脍赛鱼湖,并建房,开办“民生渔牧养殖公司”。
是年,枞阳镇首号商铺贺福兴油铁店开业。资金为白银2万两。
是年,桂家坝水运码头成为外商货轮货物集散地。
是年,清末举人南乡李光炯创办李氏私立小学,民国16年改为公立宏实小学。
民国2年(1913年)
11月,县始征屠宰税。
南乡实业界人士方履中(今义津镇人)在宿松、东流、彭泽等县购置荒洲、湖场,从家乡招民数万人,垦田约10万亩。
是年,美国圣公会在义津镇设教堂l座。
民国4年(1915年)
11月3日,安徽省国民代表大会召开,南乡陈澹然得票最多。
12月13日,东乡烟民因税重,烟叶滞销,与官方设立的支栈局进行斗争,并将局门捣毁。
是年,枞阳镇因粮食困缺发生第一次“抢购米风潮”。
是年,枞阳镇建立基督教堂——中华圣公会枞阳三德堂。
民国5年(1916年)
白鹤峰乡村师范学校学生,为征收出境粮食特捐,与粮商在枞阳码头发生纠纷,校长许和济出走,学校一度停课。
民国6年(1917年)
江心、崇文、汆水、凤凰、玉板等洲陆续露出水面。
枞阳镇以装卸粮食为主的搬运工人发展到60余名,并成立了上、下枞阳两个箩帮。
民国7年(1918年)
1月6日夜间。革命党人张品山联络外地革命党人数十名,在枞阳镇起义,夺取水警队枪械,占据商团公所,树起讨伐安徽军阀倪嗣冲旗帜,后失败。
是年,柏松如在枞阳镇集股开办织布局,生产毛巾和柳条布,后被“洋布”挤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