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年(1949年1——9月)
1月29日,钱桥、义津一带解放,国民党桐城县第二自卫团退却到方家杨庄。
2月1日,第二自卫团第一营营长徐超率部起义。
2月18日,中共皖西第二地委决定,撤销老桐庐县,归还桐城、庐江、无为3县旧制,并划桐城县东乡全部、南乡大部、北乡一部成立桐庐县,下辖枞阳、汤沟、钱桥、义津、白云、破罡、陈湖7个区,县委书记马数鸣、县长周暮樵。
3月30日,解放军攻占幕旗山,共消灭国民党五十五军1个工兵连、2个机枪排以及刘东雄部共500余人。
3月31日,枞阳镇解放,在陈家祠堂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
4月2日,第二自卫团第二营营长钱五奎率部起义,江中3个洲(铁板、铜板、玉板)解放,至此桐庐县全境解放。
4月19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六团便衣队窜逃枞阳镇五里保,打死居民2人,烧毁民房317间,并埋设地雷,炸死群众7人。
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是日夜,在陈家洲对面江中,缴获国民党军舰1艘。
4月23日,县境解放军全部渡过长江。在渡江战役中,全县抢修公路89公里,建桥梁50余座,收集船只1922艘,供应军粮270余万公斤、军鞋54600余双,出动民工18000人;牺牲船工25人,伤37人,毁船26艘。
5月,桐庐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会宫召开扩大会议,总结支前情况,处理善后事宜,布置今后工作。
6月,县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后,全县民工完成土方23万立方米。
6月24日,桐城、桐庐两县在枞阳镇召开追悼渡江阵亡将士和船工大会。
7月,县委扩大会议在县人民民主政府临时驻地项镇铺召开,布置生产救灾工作,同时发放救灾粮250万公斤。
9月16日,安庆专署发出通令:从7月16日起,各县、区、乡政权机关名称一律改称“××县、××区、××乡人民政府”。县政府正式启用皖北行署制发的“桐庐县人民政府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