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耙和尚地的传说

时间:2017-12-27 08:51:44

  周著泽

    老洲湾之西,有个美丽的小村子名唤桃源,乃双溪河及九儿潭水的交汇之地。双溪河是烟波浩渺的白荡湖联结长江的脐带,九儿潭则是大水泱泱的横埠河水注入长江的咽喉。两水奔涌在此拧成一股,再翻腾奔突十几里,便经王家套河口冲入大江。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小村溯双溪河而上七八里为繁华古镇汤沟,下行里许则与历史悠久的古街源子港毗邻。帆樯林立,人烟稠密,是名副其实的“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南北两岸,相距不过几丈,有庙宇峨然相对。南为尼姑庵,北属和尚庙,四时香火不绝,佛事盛极一时,僧众之多更是冠甲一方。但不知始于何时,和尚与尼姑之间竟暗中有了往来。据说这北庙的和尚个个年轻力壮,且身怀绝技。每每于月黑风高之夜,只需藉一条长汗巾系牢树干,便可腾身飞跃至南岸,再潜入庵内与相好的尼姑暗通款曲。更胆大妄为的是,他们竟在庙堂之下,暗修通道,巧设机关,直抵佛堂正殿蒲团之下,虚以木板掩人耳目。每遇有如花美眷虔诚礼佛之时,便暗旋机关,将其藏匿于内,恣意轻薄后再蒙住她们的眼睛放其脱身,于是方圆周遭便常有貌美女子神秘的失踪。可叹那些受辱女子,心虽衔恨万分,但为了顾及颜面,大多忍气吞声,不敢声张其恶行。其间因不堪其辱而自寻短见的烈性女子亦不乏其人,然其家人苦于为名声所累,寂寂然也不敢彰显于世。以至于这帮恶徒肆无忌惮到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的龌龊地步。其劣迹败露后,乡民们群情激奋如炸窝一般。吾乡自古就属民风彪悍之地,东乡武术威镇八方(在清朝道光年间,曾上演过一曲轰轰烈烈的东乡“三十六名教”除害九华山的人间正剧)。便有贤达之士前去口诛理论,更见好勇之人直接打上门去,械斗周旋不已。这帮恶徒本来就不是省油的灯,加上人多势众,又自恃个个身手了得,竟也不甘示弱,列阵对峙,难解难分。沸扬之势最终惊动了桐城县衙,知县旋即派精兵前来围剿,经过一番血苦之战,方将身疲力竭的恶徒们生擒活拿,并处以活埋之极刑。南岸尼姑全被驱逐,两庙皆付之一炬。

   刑场就设在北庙门口的平旷之地。行刑之日,观者如潮,方圆几十里万人空巷。当这帮恶徒被埋到只露头部在外时,竟有受害乡民牵牛拖耙入场,人立耙上,斥牛绕圈而走,将恶徒们的头颅一一碾碎,脑浆合着血水流,切齿之痛,可想而知。

   后来方得知:这帮恶徒原本就非善类。不是啸聚山林的劫匪便是负案在逃的嫌犯,因被官府追剿得走投无路,只好混迹寺庙聊以藏身。其不守清规戒律甚至故态复萌危害民间亦属情理中事。狗,最终是改不了吃屎的。

    这是发生在吾乡明清之际的陈年旧事。而今,白荡湖横埠河早已改道泄洪,小村连同两河也就慢慢地繁华落尽而沉寂在历史的烟云深处了。耙和尚地(现名寺基墩,据说县文物管理部门曾在此挖掘出了一些明清砖瓦及陶器,且将它定为明代文物遗址)还在,不过是一处杂草丛生的乱坟岗而已。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