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清桐城人,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 “桐城文派”代表人物,与方苞、姚鼐并称“桐城三祖”。
刘大櫆故居位于枞阳县刘家周,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有近三百年历史。据2003年出版的《枞阳文物志》记载:1985年文物普查时,刘故居尚存1间40平方米的房子,占地300平方米,东为“缥碧轩”,西为“一掌园”。刘大櫆曾作《一掌园记》和《缥碧轩记》,说的正是此幢建筑。
又四十年过去,残存的房子更加破败不堪。天井像一个漏洞,被风越吹越大,仿佛时光就是从那里加速流走的。内隔墙板壁有的已坍塌,有的摇摇欲坠。木板或散落在地,或悬在空中。雕凤檐瓦亦散落殆尽,周边尽是残砖断瓦。十来个石柱础没有了往日的秩序,随意摆放在地。院子、门楼、牌坊、饮马槽、上马石等所在位置,然已不复当年模样。

吹竽、走狗、蹋鞠之人非昔,而齐之名不废;超足而射、鍧鍧殷殷者非昔,而韩、魏之名不废;击筑、悲歌、椎埋、屠狗之徒,其骨已朽,而燕、赵之名,至今学士大夫饫闻而喜称之。然则所谓物者无不亡,而独其名为可以永久欤!夫山渊之平,田海之迁,大地之浑合,曾不能以自主,而况於一园之兴废欤?其为终始可胜计哉! 吾父读书於居室之东偏,右树以桐,左植以蕉。吾父兀坐其间,几席衣袂,皆为空青结绿之色,因命之曰缥碧轩。已而吾父得足疾,蓐处者二年;疾稍愈,间至其中,则向之所植蕉皆已荡为清风,而桐惟一树存焉。笑曰:“是恶睹所谓缥碧者乎?虽然,学以致其道,而闻道者未见其人,求安之心害之也。吾分之所当为,吾求而不得,则虽高堂邃(貌)。层台曲沼,其亦何裨?求而得之,则虽在苍烟、白露、圊秽之中,皆以缥碧视之可也。奚必区区於是哉?”言既毕,叔子大櫆退而为之记。 《一掌园记》:
《缥碧轩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