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松风
土地菩萨、卖菜的和屠夫
长河绕枞阳城西来,在极目的西边山脚下有一个叫做连城的地方。那山与城垣一样连山如城,在连城山边的水就叫做连城湖。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是:连着枞阳城的地方。
在很远很远的时候,从枞阳的连城乡下进城走的是田间小路。三三两两的杨柳和棘槐树点缀着小路的风景。
进城的路上有一条小河沟,水浅的时候可以一步跨过小河沟。在小河沟旁边的埂头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里供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逢年与节令的时候,乡村的人们会带着纸烛香鞭前来恭请的。
在连城的乡下住着一户张姓的屠夫和一户陈姓的卖菜的。每天,张姓的屠夫和陈姓的卖菜的都要挑着担子从连城乡下沿田间小路到枞阳城里去卖肉和卖菜。那条小河沟是他们进城的必走之路。
一天,天上下着小雨,张屠夫和陈卖菜的挑着担子出门往枞阳城而去。走过田间小路,张屠夫走在前面,挑着担子来到了小河沟边。因为下雨,小河沟涨了水,不能象平时一样一步跨过去了。张屠夫看了看小河沟的涨水,放下挑的担子走到埂头旁的土地庙前。搬起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神像,来到小河沟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神像丢在沟底。挑着担子踩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背上过了小河沟上枞阳城卖肉去了。
陈卖菜的挑着一担青菜来到小河沟旁,望着小河沟的涨水要过河。看到沟底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神像,赶忙放下挑的一担子青菜,脱了鞋袜下到水里,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神像擦洗干净,搬回土地庙前供好。嘴中念念有词道:“罪过,罪过,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千万莫怪。我卖完菜回来再烧纸钱赔礼!”然后挑着青菜,赤足淌水过河到枞阳城里去卖菜了。卖完菜回来,买了香烛纸鞭又祭拜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
如此岁月一恍十年过去,那张屠夫过小河沟时若遇下雨涨水必搬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垫脚而过。那陈卖菜的若遇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在水底也必脱脚下水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擦洗干净,搬回土地庙前供好,然后再买香烛纸鞭祭拜。
渐渐的,张屠夫靠杀猪卖肉家境大富,养了一个公子,在枞阳城里购得房宅当富人去了。而陈卖菜的还依然在家种菜卖菜,养了七八个儿子,家徒四壁,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这一天,陈卖菜的在枞阳城里遇见张屠户穿着绸缎长衫,拎着鸟笼溜鸟。心想着张屠户常常地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神像丢在小河沟水底垫脚,自己却常常将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神像擦洗干净供好,还买来纸烛香鞭祭拜。到头来张屠夫家荣华富贵,自己却依然穷困潦倒,心中很不是滋味。
买了一瓶白酒,陈卖菜的喝得有些醉了的时候来到小河沟埂边的土地庙前。坐在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对面带着酒气问道:“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他张屠户三番五次地将你二老菩萨的神像丢在水底,踩着你们的背上过河。我陈卖菜的每一次都把你二老菩萨擦洗干净,好好供起,还买来纸烛香鞭祭拜,为什么你却还让张屠户享尽荣华富贵!让我陈卖菜的家徒四壁,穷困潦倒?”
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望着陈卖菜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他张屠夫都敢将我二老的神像丢在水中垫脚踩着我们过河,我们敢管他吗?他要荣华富贵,他要发财我们能不答应吗?那他不把我们的小庙拆了?你对我们好我们也知道,但我们不敢管张屠夫,就敢管你们这些听话的人啊!”
张瓦匠的心事
以前的手艺人个个都有一门绝活手艺,走街串巷争钱糊口的时候。那些绝活手艺便传了他们的声名。俗话说:“高山打鼓,响声在外。”在枞阳街上就有那么一个手艺人,姓张,做的是泥瓦匠的活。手艺出名,三乡五里,街坊巷口,哪家有砌墙搭灶,补漏捡瓦的事情必会找张瓦匠去做的。
张瓦匠的家也是枞阳乡下的连城人,为了做方便,在城里租了一间房子住着。张瓦匠带了一个徒弟,因为生意很好,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天长日久便与街坊邻里处得相熟。
在街巷的西头住着王姓人家,因为家主早故,留着女人独自一人看着门户,人唤作:王寡妇。家中房屋很长时间未曾检修,一天下雨的时候屋瓦漏了,因与张瓦匠熟了,便唤张瓦匠到家来捡瓦漏。
张瓦匠爬上屋顶,一会工夫便将瓦漏捡好了。蹲在屋上看着地上站着的王寡妇婷婷玉立,面若桃花,仰头说话时那洁白嫩滑的皮肤,心里一股邪念升起,便与王寡妇一问一答,乘王寡妇不备将一片碎瓦搁在捡好的瓦下。下了屋来,说是邻里有缘,便不收银两。王寡妇过意不去,便上街打了二两老酒,整了两碟小菜,陪着张瓦匠喝了两杯。
从此以后,隔三差五地只要下雨,王寡夫家的屋瓦便不是这儿漏的就是那儿漏的。张瓦匠都会在傍晚时分前去将瓦漏捡好,并从不收银两。而王寡妇则是每次照例打二两老酒,整两碟小菜,陪张瓦匠喝上两杯。
有一阵子时间,张瓦匠外出接活回来。心想这天也下过几次雨了,怎么那王寡妇家的屋瓦不漏雨了?又不能上人家屋上去翻看,正在心思着无趣,这时徒弟正好进门来,便问徒弟西头的王寡妇可来家找过?徒弟说:“王寡妇来过,她家屋瓦漏了,师傅不在家,我去捡了瓦漏,发现不知是谁将一片碎瓦搁在好瓦的下面,一下雨就漏……”
张瓦匠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道:“唉,我的二两老酒和小心肝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