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乐飞
第一次到枞阳,只有十多岁。下小轮船后,从下枞阳走到上枞阳,已经是夕阳下山时候。在县政府机关供职的舅父早已下班,拿着父亲开的“方家墩”的路条、默记着父亲“全方家墩都是古老的小瓦屋,只有一家三间土坯墙,盖着大灰瓦的便是你舅父家”的吩咐,沿着莲花湖边的土公路匆匆寻找。
那时,沿莲花湖边的公路边鲜有门面房,更无高楼大厦了。当我战战兢兢地走到现在的“种子公司”的地方时,一个较大的村落——方家墩呈现在眼前:斑驳的砖墙撑起黛黑色的小瓦如泼墨的画依地势由低渐高抵达远处的山腰;三三两两的马头墙高高竖起,挺胸、昂头。现在回想,似乎是在张扬:我是明、清建筑的标杆、民国建筑的标签!还带着老徽州建筑的符号!
方家墩的西边是公路。顺着公路,沿着村庄向北慢行,未见“盖着大瓦的土坯屋”。进村,循着稍大点的巷道前行,时宽时窄,时左时右;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有进入“迷宫”的新奇与恐惧。墙脚的条石高过头顶,相互撕咬,叠合得那么紧凑紧密,坚实坚硬的气场压抑得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斑驳的墙壁已显灰暗,巴掌大的窗口更显阴森;厚实的大门大多关闭,偶有一丝微弱的光线从门缝里透出,已知黑色的天幕在头顶张开。好奇的心思顿失,胆怯漫上心头。当我跌跌撞撞地走出纵横交错的巷道时,方知是我第一眼看见方家墩的地方——莲花湖边。村庄的东边是畈田,是梯田。晚稻已经收割,只剩稻根的梯田一层高于一层的抵达山边。村庄与田的界点有路隔开,田头长满茂密的芭茅,叶尖已经泛黄,茎秆已显苍苍,萧索的样子,似乎担心自己命运的走向,生命的长短。
我顺着小路向村庄北边走,在村庄北边的边缘山脚下,终于见到与整个方家墩房屋格格不入的“三间盖着大瓦的土坯屋”。两相比较,不由轻叹:方家墩的房屋真古老!
第二天,与舅父舅妈说起。舅父说,老村庄,老房子,大巷套小巷,很易迷路,我都从村子外围走。方家是大姓,是有大户人家。舅父指着正前方的莲花湖、屋后及左边的山场说,这湖曾经是方家的,这山是方家的祖坟山。坟墓的主人是方家的祖宗,是大文人。那时,懵懂无知年纪,舅父的话,难得入耳;注意舅妈,关注舅妈从方家墩哪边小街买来的油条、米粑。舅妈姓方,读过两年的旧式私塾,上了新社会的新式学校。有传统女人的婉丽含蓄又具新时代女性的活跃大度。喜欢也易亲近。以至后来到枞阳,到方家墩的次数便逐年增多。每次目睹方家墩富丽堂皇、古色古香的瓦屋,还不时为舅妈多愁善感:她从方家墩两进一天井的椽舫立柱的深宅大院里走出,住到山脚下偏僻孤独的土坯屋,还思念那雕龙绘凤的砖瓦房么?
时光如流水,易逝。风物也易逝啊!如我眼前的村庄。当我目击皖南山区的古村落后,眼前又叠现起年少时见过的枞阳城关边的方家墩。每一次来枞阳,方家墩都近在咫尺,都想步入村庄的腹地,探寻那些隐藏在古老小巷里的秘密。但,那条石、那青砖、那小瓦、那马头墙已经深锁在钢筋水泥封闭的窄盒里;那村庄是城镇扩张后竖起的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
2008年,我移居枞阳县城,住狮峰山小区。距方家墩很近,距舅父舅妈家很近。常与舅父舅妈闲聊,方家墩也常在视野之中。我努力搜寻第一次见到方家墩时的模样,只可惜不能复制其原状了。偶有心闲,入小巷,行三、五步已不能通过。要不,就是进入楼堂馆所的水泥大道。方家墩,现今是典型的城中村的雍容华贵、城中村的杂乱无序、城中村的拥挤不堪。
2010年春,县作协举行文化兴县作者座谈会,后又组织与会者瞻仰枞阳文化名人之墓。那一次,踏遍了枞阳山水、枞阳村落,拜谒了姚鼐、方以智、刘大櫆、吴汝纶等先贤大儒的陵墓。回来后,思绪难息,喟叹难息。倏忽想到与我小区相邻的方家老坟山上的古墓,枞阳文化教育的源头、枞阳文化的巨擘——方学渐先生陵墓
先生陵墓在莲湖湖北岸的烈马攀鞍山上,二中(现是城关小学)校园内。一个星期天的午后,我与门卫师傅轻叙来意,轻轻悄悄地进入校园。想必先生午睡已醒,精神正爽,站在桐川会馆的讲台上向后生指点江山、指点文字,亦或是漫步在烈马攀鞍山上欣赏这一方村落地域的山水、风水?
进校园,左侧操场边有两根石柱队列耸立,顶端有兽相视,这该是古时陵墓前的华表。华表后百步是墓表,距坐东朝西的一栋教学楼前不过十步。其墓表丈高有余,高大的石碑立在一只麻石雕刻的石乌龟的脊背上、镶嵌在两边的水泥柱里,显现出后人修复的痕迹。石刻的碑文经四百年风雨侵袭,文字已漫漶不清。名人古墓留存的一、二件富有深厚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古构件与现代校园洋溢着青春朝气蓬勃向上的审美建筑相融相共,在这宁静的校园里,呈现出别样的精神、气质、神韵。
再向前,在一纵一横两栋教学相交的空旷处,可见树木葱茏的山坡。走近,有三、四米宽麻石条相叠的台阶通道直抵山顶。台阶入口两侧有碑:左侧一块是《明善公墓重修记》一块是刻有方氏后人捐款名录的《捐资纪念碑》;右侧一块是《枞阳县重点文物单位》,另一块是方明善墓保护范围碑记。全文如下:
方明善墓保护范围
北至30米处的张婉珍等私人住宅的南屋,南至华表前10米;山上以坟冢为中心,向东、向西各60米;山下以华表、墓表碑为中轴线;东至10米处的二中教学楼西壁,西至20米处的教学楼东壁,往下操场至公路,为墓地保护范围。范围内,不准葬坟或进行新的建设工程,禁止挖坑(渠)或起土。墓面石刻、碑刻等,严禁拓摩、刻、划、涂、砸。墓地风景林木,应严加管理,禁止人、畜伐毁,维护墓地风貌。违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读罢此文,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先生一生从教、爱教、兴教,如今高卧校园一隅,
长条麻石铺就的台阶有75级,两侧是方形石质栏杆。墓冢隆起,围以长条麻石;墓圹是青石垒砌,冢后立碑,碑正中楷书阴刻:“明敕封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明善先生本庵方公之墓” 枞阳城东进北扩,方家墩已成商业的中心。方家墩北边的体育广场已迁新址,汇金商厦新城已经竣工。方家墩城中村改造有望在即,不久的将来,时尚靓丽的高楼、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宽敞整洁的城市小区将呈现在方家墩村民眼前。方家墩北连接渡江路和莲花路的“体育场路”已经名不副实,若是冠名“方家墩路”,多好!可抵达原始村落形成的深处,见证村镇历代变迁的过程,触摸村庄人文历史的厚重。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