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生
在交通不发达的社会,或耕种、或收割,或旅行,大凡出门办事,要看天气,要知气象。为此家乡的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预知天气是否晴朗,还是阴雨。
“霜后暖,雪后晴。”这是人们观察大自然现象后的一种总结,是说早晨下霜,当天是大晴天,冬天里有太阳,人们晒着会暖和;冬天要是一直阴雨绵绵,一场大雪过后,天就会放晴。
“早烧不到中,晚烧一场空。”早晨天空火烧云(大红色),不到中午就会下雨;傍晚天空火烧云,就不会下雨。
“早咕晴,晚咕阴,中咕日头晒死人。”家乡有一种鹁鸪鸟,又名鹁鸽子,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这种鸟在不同的时间叫,能够知道当天的天气大致情况。早晨叫,预示当天是晴天;傍晚叫,预示夜里是阴天,或下雨;中午叫,预示下午气温会很高。雨天,这种鸟是不会叫的。
“太阳拦中线,三天都不见。”几天连续阴雨,突然有一天中午出太阳,那接连三天还看不到太阳,继续是阴雨绵绵天。
“过了重阳无世节,不是风就是雪。”按照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过后,当年再没有节日了,而天气逐渐转冷,进入冬天,北风呼号,雨雪不断,要做好防寒过冬的准备。
“冬天南风无处躲。”我们国家地处北半球,人们的房子大多坐北朝南。人们在冬天想享受阳光的温暖,只能靠南墙晒太阳,而南风一来,在冬天,不管南风北风,吹在人身上,都是寒冷的。
“世花没有桂花香,世风没有北风凉。”人们常说:“桂花香十里”,可见桂花之香;而东南西北风之中,北风夹着北方的寒冷,吹在人身上,有砭人肌骨之感。
“三九四九,冰上行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一年的天气,在三九、四九天最冷,河面上结冰,厚冰面上可以走人,而到了五九、六九,天气转暖,杨柳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