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出才子,安徽多学人。长江边的安徽省枞阳县是远近文明的全国五大地方戏曲之一的黄梅戏之乡,清代桐城文派的发祥地,禅宗南宗圣地,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方东美的故乡。 枞阳是皖江文化的重地。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96年4月起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系副教授,教授(2005年12月起)。
吴根友 ,男,安徽枞阳县人氏,1963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武汉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明清哲学与现代化;先秦诸子哲学思想;中国政治哲学;中西思想史上的自由问题.出版了《中国社会思想史》、《法句经释译》、《那先比丘经译释》、《郑板桥的诗与画》、《诸子学志》(第二学者)。《鲲化鹏飞——传统价值的当代透视》(第二主编)。翻译了J.Spence(中国名:史景迁)的《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等7部著作。
王达敏,本名王大明, 1953年生,安徽枞阳县人。197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78-1980年在华东师大中文系进修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该学科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现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绿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等职,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刊》、《安徽大学学报》和《文艺百家》编委。
荣光启,男,1974年1月生于安徽省枞阳县。曾在《中外论坛》、《芙蓉》、《山花》、《南方文坛》、《诗刊》、《星星诗刊》、《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人》、《诗探索》、《扬子江》诗刊、《福建论坛》、《东方丛刊》、《广东社会科学》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诗歌评论多篇。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诗作曾入选《2002-2003中国诗歌年选》、《2003-2004中国诗歌年选》。2005年9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副教授。
姚爱斌(1968-),安徽省枞阳县人,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文艺学专业),现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阮齐林,男,汉族,1957年4月19日出生,安徽省枞阳县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刑法研究所。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会副会长、原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南政法学院读法律本科;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读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8月留校在法律系刑法教研室任教,从事刑法教学工作。1987年10月被聘为讲师,1994年9月被聘为副教授,1996年7月被聘为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7月被评为教授。
李琳琦, 男,1965年生,安徽省枞阳县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学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徽商、徽州区域教育史。1999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曾获安徽师大“三育人”优秀个人称号、安徽省“焦陂杯”优秀教师称号、华东师大“华为”优秀博士生和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荣誉。合著《徽商研究》、《徽商与经营文化》、《中国考试制度史》、《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中国历史大事典》等著作多部,独著《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徽州教育》,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学术月刊》、《历史档案》、《华东师大学报》、(台湾)《中国文化月刊》、(台湾)《孔孟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
施旭升,1964年8月出生,安徽枞阳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1980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1989年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考入南京大学,师从董健教授攻读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1998年完成学业后,到北京广播学院执教至今,现为北广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入选北广“382”人才工程计划,为北广“学科带头人后备人员”;独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ofNottingham)、台湾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和访问交流。迄今出版著作《艺术之维》、《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主编、合著)、《戏剧概论》(即出)等多部,并在《文艺研究》、《文史哲》、《戏剧》、《戏剧艺术》、《艺术百家》、《南京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中国电视》、《艺术学研究》丛刊等杂志发表论(译)文70余篇;曾获南京大学光华奖(1996)、台湾中流文教奖(1997)、北京广播学院科研二等奖(1999)、国家广电总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类)一等奖(2003)及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4)等多项奖项。现主要从事的专业方向:1、戏剧戏曲学。在该专业领域中,对于中国戏曲的审美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戏剧文化、戏剧美学、欧美戏剧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出版专著若干及专题研究论文数十篇;未来将会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于比较戏剧、戏剧诗学有较多的关注。2、艺术美学(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史论)。在该专业领域中,对艺术创造、艺术审美、艺术传播等理论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广播电视叙事艺术、受众心理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体系等也有广泛的思考。目前尚有相关科研课题正在研究当中。
方文,安徽枞阳人,1966年生,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
陆益龙,安徽枞阳人。1966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