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丰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在枞阳县陈瑶湖镇一带,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并成立了桐东抗日民主政府,发动人民群众,英勇抗击日伪军。
1941年正月,日军十六师团进驻大通、安庆,集中日、伪军3000多人对桐东地区进行扫荡。驻守桐东陈瑶湖地区的新四军只有挺进团二大队和桐东独立大队,仅200多人。
挺进团团长林维先紧急部署,命二大队抽一个排至横山警戒,抽两个排到苎镇口警戒,五连到龙王嘴监视敌人,六连在大队长方瑛的率领下,护送从皖南山区突围出来的新四军向龙王嘴转移。桐东区委书记王光钧带一个排的兵力坚守王家排,剩下部队掩护县委机关向将军方向转移,同时疏散湖区群众。
正月十三,日军纠集大通、安庆的日伪军3000余名,兵分两路,一路经老洲头、到苎镇口、直插青山,一路乘汽艇到北埂、直插龙王嘴,形成了半包围夹击之势,对陈瑶湖进行扫荡。首先是飞机大炮开路,飞机对陈瑶湖里面轰炸有3个多小时。
当天拂晓,警戒苎镇口的新四军与日军相遇,新四军边战边向水圩方向撤退。在汪家嘴,挺进团二大队和一部分从皖南突围出来的新四军被日军包围。六连战士连续突围3次,未能奏效。最后,六连掩护新四军由水路后撤,而自己仍在敌军包围之中,天黑才冲破封锁线。二大队五连与日军战斗更为激烈,4架日机向五连阵地狂轰滥炸,五连撤退到陈瑶湖芦苇丛中。
王家排打非常惨烈,主要是新四军在这儿有一个简易的兵工厂,造一些土枪土炮,所以,日本鬼子把它当做本次围剿的一个重点。
正月十四,日军采用“三光”政策在陈瑶湖地区实行“政治清乡”,近700人被日、伪军杀害,其中包括中共桐庐无县委书记鲁生、挺进团二大队大队长方瑛、水圩乡乡长吴中亚等40多名抗日干部。
鲁生当时在陈瑶湖的平荡湖,日本鬼子追来,鲁生掉队,落入日本鬼子的魔爪。日本鬼子把他头割下。
鲁生牺牲后,葬在陈瑶湖畔的东嘴头。 当时鲁生下葬没有头,做了一个假头一同下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