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浮山志》序三

时间:2018-04-24 14:53:25

  章晓钟

  座落在白荡湖边的浮山,古称“名山隐者”。隐有避世之嫌,亦有飘逸之雅。此地峰峦朝辑,碧水迂回,内藏36岩、72洞、40怪石、36奇峰和四百余块摩崖石刻,可谓丘壑重重、岩空洞幻、古寺青松、清池漾月,一派奇妙风光。这里的山水,吸引着古今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佛子道众,他们联袂接踵、纷至沓来,或挥毫作赋,或刻石以铭,成为江左“会圣”之地。唐有白居易、孟郊等文学巨匠;宋有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黄庭坚、陆宰诸名家;明有何如宠、雷鲤、方以智、黄道周;清有张英宰相及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等桐城文派鼻祖。地以人贵,他们或登山揽胜,或隐卧山林,或居巢苦读,或下棋说法,其行踪游迹,丰富了此山的文化内涵。再加上自宋圆鉴大师在此卓锡,千百年来,法炬常燃,香火不断,更使佛地生光。但由于浮山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又因文人习静,净土主幽,故此名山一直处于封闭状态,难为世人注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浮山薄薄的面纱,显露出了它那芰荷出水、峰吐石莲的娇容。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1981年全部摩崖石刻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县内成立了“浮山园林管理处”,大规模的开发拉开了序幕。经过十年的建设,古老的浮山崭露了新姿,封闭的洞天佛地迎来了四方宾客。

  在时代的鼓与呼中,新《浮山志》在疏获先生辛勤笔耕下终于面世,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乡人梦寐以求的心愿。这部志书在整体设计、内容安排、资料选用上,都抓住了浮山的主要优势,写出了这座古火山、景山、文山、佛山的特色。全志政治观点明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文字洗练,图片精美,处处体现了编纂者的功力。

  这部志书的出版,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今资料,以供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和探索;更为重要者,它的出版为当前开发浮山,组织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它可以带动和促进交通、商业、轻工、外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为山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创造条件。浮山是我县的明珠,其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今有《浮山志》面世,是开发浮山“软件”的成功。其功其绩,不可泯灭。今后,随着我县经济实力的丰厚和乡人赤子的通力合作,浮山这朵“海上芙蓉”将会盛开怒放,并以它特有的丰姿立于皖中旅游之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九九三年冬于枞阳县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