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学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枞阳县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解放近80年了,有很多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湮没无闻,令人唏嘘。
今年5月10日,许翠兰女士致信县史志办,询问关于一位名叫许中一的烈士的情况。在进行电话沟通后,许翠兰女士邮来一些资料,我再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整理了一下许中一烈士的简要革命经历,也算是对革命前辈的一个交待吧。
许中一烈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20年1月14日出生,原名方彭龄,小名长生,今枞阳县枞阳镇老庄居委会人,是许翠兰女士的爷爷。初中毕业后,许中一任黄羹乡(今属枞阳镇)小学教师。抗日期间,许中一就与枞阳方家墩的同学一道,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斗争,开始进行革命活动。
1939年底,许中一与同乡许志熹、方觉晨等人,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教导队学习受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张云逸、邓子恢、张劲夫等都给他们上过课、作过报告。教导队学习结业,许中一和大部分队友被派入新四军队伍担任战士,为新四军补充了新鲜血液。遗憾的是,因为战时环境和历史久远的缘故,之后几年许中一的革命经历因缺少记录和回忆资料,难以再现出清晰的影像了。
抗日战争后期,枞阳地区因为遭受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双重剿杀,党组织活动中心转移到江南贵池,枞阳区域由江南的中共桐贵青县委和中共贵西工委分别管辖。1944年11月,中共贵西工委改建为中共贵桐县委,活动范围包括今天枞阳县南部地区。
1945年3月,许中一由同学徐树怀介绍,在长风乡重新投入革命洪流,许中一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时候改的。许中一先在中共贵桐县委八都湖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唐曙光部下工作,数月后调到中共贵桐县委书记马守一部下工作。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29日,许中一随驻扎在贵桐县三万圩的我党领导的新四军部队,执行党中央命令,经无为北撤,最后到达山东,次年被编入山东野战军。1946年6月9日,山东野战军遵照陈毅命令,集中七师、八师7个团的兵力,发起解放枣庄的战斗,第二天就取得了胜利。时已担任营教导员的许中一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战斗,不幸受伤。6月10日晚,部队召开庆功大会,许中一因为负伤卧床不能参加。当时准备安排警卫守护,但许中一不想因为自己的伤情让同志们失去庆功机会,提议让大家都去参加庆功大会。没有料到,庆功大会期间,有一名国民党特务溜进许中一房间,给其灌下毒药,并且盗走了公文包。庆功大会结束以后,已经不能说话的许中一艰难地写出被害经过,特务很快被抓到,被盗走的公文包也找回来了。但许中一就在庆祝战斗胜利的当晚不幸牺牲,年仅26岁。
1945年9月许中一随部队北上前夕,叔父方志国曾赶到贵池三万圩见过一面,何东初在场。北撤后,家人就再未收到许中一的任何消息。新中国建立后,方志国曾百计寻找,无果。1965年,时任贵池县副县长的高燮明派人找到许中一儿子许修正,告知许中一牺牲细节,家人才知晓许中一已经早在1946年解放山东枣庄的战斗中牺牲了。
许中一烈士牺牲后安葬在山东枣庄烈士陵园。195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为许中一烈士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名的《光荣纪念证》。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