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何如宠诗作选略

时间:2018-07-16 08:50:45
何如宠字康侯,号芝岳,万历乙未进士,官礼部尚书,拜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端,有《后乐堂集》。

明诗综系传:乙未进士,戊戌殿试,改庶吉士,除编修,历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有《西畴诗集》。

明贡举考略:崇祯辛未会试总裁、大学士何如宠。

明史本传:父思鳌,知栖霞县,有德于民。如宠,天启时,官礼部右侍郎,以与左光斗同里夺职闲住。崇祯元年起礼部尚书,冬命与周延儒、钱象坤同入阁辅政。四年春,即乞休,疏九,上乃允陛,辞陈疏语甚切。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

按《龙眠古文》载:公疏曰:“臣在位一日未尝忘尸素之惧;去位一日未尝忘酬报之恩。”又曰:“天下之患,莫大于实事之不务,而虚言之是竞。”公疏语至如此。

赵恒夫《表忠录》:公成进士,由庶吉士历官至庶子,故事词臣,官五品,历三载无不迁者。公与左庶子赵师圣皆考满人服其恬退云。天启初拜礼部侍郎,以母年九十辞不赴。母终服阕起故官魏广微恶其方正,言公与左光斗同里友善,夺职归,屏处西畴,口不谈时事,人罕见之。

江南通志》:公十会试必焚香默祷,期得士试毕告归。癸酉复以元辅召力疾至临淮乞休益力。公为人博大坦夷,其为相以培元气,达大体,为务在前后诸相间,以度胜,时为正人所归。

通览辑览:崇祯四年,何如宠罢,如宠有礼部贫宗以如宠言获婚嫁者过千。袁崇焕亦以如宠言免族及入阁为延儒、体仁所扼,连疏乞,罢归,久之卒。

何文端公别传》:成进士年方二十,及官宗伯宗藩婚嫁命名例请于朝,贫者为部所稽,有白首未能完家室,骨朽尚未命名者,如宠请贫宗得嫁娶者千余。二年冬,京师戒严,都人桀黠者请以私财助军,如宠力言其叵测,帝后出片纸示之,则得之侦事者与如宠言合。袁崇焕下狱,帝将行六诛之典,如宠力解,免死者三百余人,籍其家得尺牍一箧,如宠请付阁中,已而问及,从容对曰焚之矣。四年乞休,疏九,上许归。六年,周延儒罢,帝召为首辅,已就道时,温体仁方得君度,其终不相容,再以疾辞,疏六,上许之,归,岁给禀初,遣行人存问。以十四年三月卒。

南磵曰:先太傅生,屋产五色芝,百本后因颜曰“白芝堂”。

登蓟邱忆乐生

薄游蓟门道,独上黄金台;
感慨多悲风,怅念何悠哉!
昭王四顾心,乐生千里才;
君臣相遇时,剖肝宁见猜。
嘘燕成云雾,刈齐若蒿莱。
迴望奔萧瑟,西北纷尘埃。
何人扫氛翳,豁我心颜开。
长怀霸者图,揽衣起徘徊。(时事孔棘,得才如管乐,亦谈何容易!此公之所以见险而止也。

感怀示赵侪鹤、冯景逸、刘念台、郑元岳及门人刘青岳

缪西溪  四首之一

少伯游五湖,留侯师赤松;
君臣僚友间,各自有隐衷。
绛灌不可伍,病亦全所终;
岂其隆准帝,视与鸟喙同。

 

舟中雨后看山姚康伯来自山中

马首西山山拥尘,城头西山云欲屯;
舟行一雨望新沐,西山随舟如逐人。
停舟遥共西山语,鸣瑟抚弦心自许。
万重云树千重烟,子昨眺听居何所?

 

春兴

春阴溶溶花乱飞,柳色向暮黄莺啼。
清池落影净相照,槁首无复朱颜时。
回头却共少年语,来日之日知何许。
莫道流光不负人,风雨忧愁半寒暑。(爱惜景光节短韵长,最似张文昌、王仲初。)

 

舟夜

人语静夜洲,更遥古渡头。
潮生知近海,月满欲盈舟。
市亦有时寂,天无如夜幽。
冷然槎上客,银汉一星留。

 

出处

出处道之大,盈虚理亦微。
不缘憎美服,何以遂初衣?
有径在松菊,此生余蕨薇。
一冠弹与挂,商榷悟前非。

 

黄水部谪贵阳赋别 四首之一

何缘恩谴重,万里独栖迟。
负胄非无故,之官未有辞。
时危双足健,天远寸心知。
龙剑雌雄在,延津合可期。
闻道黔阳路,千山与万山。
古今烟瘴裹,天地戌楼间。
石岭兼三蜀,盘江散百蛮。
南征应有赋,翻作壮游还。

偶吟

阅尽乘除拙未妨,漫将疑事问穹苍。
鲑如属厌惟三韭,食不辞丰满万羊。
幻士登场看转毂,邮亭攲枕待吹梁。
尘近悟西来意,消受蒲团一篆香。(三韭、万羊尽付之乘除自然。公之淡于名位即此可见。)

忆西畴

襫西畴入梦思,土膏兼是种花时。
昼长日下松关錀,渚满风沉钓阁丝。
稼圃已添新鹤料,园规因护旧鸡埘。
香云一曲堪争席,寄与邻翁定有期。

 

范质公、倪鸿宝各投以诗 范云顾厨俊及推为首倪云

手障狂澜有泰山,盖为亮工也,诗以畣之。

吴桥已具千秋鉴,剡水全收一代名。
帝许老夫优绿野,天留君等护苍生。
鸿文自可培元气,骏业何难致太平?
孺子颇矜西汉节,独愁党锢祸将成。(范,吴桥人。倪,山阴人。二公后皆死国。诗前半推许优,至结末寄慨尤深。)

寄答方赤城侍郎

带若忘腰不减围,年来裾缓素心违。
过淮櫂已难乘雪,入洛尘兼欲化衣。
家本灌园机事少,道难逢世宦情非。
碧山今有焚鱼者,我所思兮在翠微。

偶成

小院桐阴覆井栏,夕荷朝槿寄盘桓。
幽人一蝶销残梦,童子双鱼忆古欢。
松麈旧拈无住法,蕉花新制远游冠。
因碁每念遗柯老,未向轮筹局外看。

七十自寿    明诗综选

黄龙枉自说三关,白鹤何须錬九还。
醉客岂真千日醉,闲人难到十分闲。
清溪水满长摇艇,红雨春深一看山。
时至便行无不可,几能尘世驻朱颜。

尽教任运百无求,难可逍遥到白头。
墮地一生真草草,从天卒岁许悠悠。
不须
缑岭思骑鹤,自觉墙东好侩牛。
最是俗情无远韵,谬猜同乐与同忧。

徐璈按:公自寿诗凡二十首,
其三句:许身盛世趋黄阁,投老名山号白衣。
其四句:卿无失德终惭长,弟免非才乐有兄。
其五句:鸡社渐稀争席友,鹿门旋悼馌田妻。
其六句:诏赐秦淮如鉴水,寒依钟阜作莵裘。
其八句:开閤已难三握发,下堂犹可一扶藜。
其十一句:有地便载王令竹,无书不挂邺侯籖。
其十二句:官以避贤差养拙,家无析箸易安贫。
其十四句:少惭篆刻多焚草,老谢毛锥不梦花。
其二十句:八公地近分丛桂,五老峰遥礼白莲。

综叙时境优游自适,史所称:掭行恬雅,与物无竞。读其诗可以得其性情焉。)

游龙井山房

觅得花源寄草堂,未容渔父识行藏;
入林人共山容瘦,度巘云随履齿香。
闲倩韵僧司水石,倦同癯鹤梦苍凉;
文人不似寻常隐,鸿宝书成字挟霜。

江行将至金陵作

风静春江一览开,天低两岸万峰廻。
人烟渐向津楼起,雨色遥含浦树来。
六代山余龙虎势,千秋人去凤凰台。
居然帝业思丰镐,谁是西京作赋才?

方赤城新构屏山别业春日同马六初载酒邀史伯弢

谢中隐过访得春字

路半依城郭,居全洽隐沦。
始知真避世,不为远逃秦。
宽绰
三亩,苍凉绝四邻。
渠穷疏水活,径转缚楼新。
相地添亭子,栽花拣日辰。
支分身外累,约束杖头春。
砌有前朝树,庭无隔宿尘。
长吟觇务广,习懒验官贫。
盥罢即持帙,朋来方岸巾。
襟期余共尔,脱累主和宾。
偶结寻幽伴,携将问字人。
入门声已辨,过腊酒纔醇。
授简宁辞陋,挥杯莫厌频。
礼非吾辈设,交似古初淳。
密坐归应晚,清言话自晨。
溪光晴报柳,草意软敷茵。
山向疎棂夕,烟随野烧匀。
酬闲饶景物,揖别屡逡巡。
渐暖天逾好,重游迹未陈。
笑他渔父拙,忘却旧来津。(吾桐酿酒以十二月造者贮之,谓之腊酒,读过腊句,知自昔为然矣。)

 

寄怀何充符 时充符系诏狱)

六月燕霜未可期,三年憔悴一身危。
从来画地真难入,况复重关不易窥。
哭汉始知孤愤苦,哀湘方识九歌悲。
思熏社鼠原非策,欲起冥鸿定有时。
地近迥疑天听远,舌存深见主恩私。
遥怜侠气朱家少,浪说交情鲍子知。
忽讶论心应已尽。翻将会面转相思。
邹阳书就谁堪上,黄霸经明志可师。
祻福总宜占塞马,浮沉岂必恋羁雌。
龙精自古藏牛斗,傍狱风云可护持。

又别黄二为

一杯酒尽数行啼,怅望千山落日低。
春水茫茫春草绿,孤帆人去夜郎西。

 

赠慈照上人住金谷岩木莲阁   何如宠  大学士  康侯(此篇亦载于《浮山志

庄严春色万花浓,
碧巘丹梯觅旧踪。
自是赏心人去后,
空余栏樽一重重。 

紫霞关外谷岩西,
花树芸堂路不迷。
倦鸟欲还无住着,
绕林唯借一枝栖。

春风披拂掠花台,
结构时当辟草莱。
试问木莲谁是主?
朗公去后照公来。

莫将去往辨新陈,
小阁重开睹面真。
昨夜东君方着力,
枝枝叶叶现全身。

闲居

清斋无事纵朝眠,况是辞寒未热天。
啼鸟一声惊乍起,隔林遥见午炊烟。

归宗寺  庐山志

五岳风云坐可扪,石坛从此露华繁。
跏趺竟日浑无碍,片片青山到寺门。

寒山瑞草自芊芊,古刹凄凉不住禅;
自是宝幢初结社,一天明月照青莲。
--------------------------------------------------------------
以上来源于《桐旧集》 。(感谢网友 兴苇堂卢氏)

 

《道光续修桐城县志》“碑记·卧碑”载:徐侯去思碑(侯名时俊。置学田于冷水涧。庶吉士.何如宠撰文)。
别峰庵(在龙眠山泻园.前大学士何文端建。顺治丁亥.僧本一重修。道光四年.何主重修)。
何如宠手迹:

何如宠诗作

何如宠诗作


 


以下摘自《浮山志》:
 
与清隐和尚   何如宠

贺老已乞身矣,但不敢冒鉴湖之例与清公争浮渡耳!然浮渡近日寂寂,恐又不能不与化城双径争清公。清公何以命之?闻彼间措手甚不易,出世间人乃至与世间人等一不得,休(修)以此大乘菩萨,不妨兼修声闻缘觉也。西来有期,诸容嗣供。不悉。

 

浮山净供说   何如宠 相国 康侯 邑人

浮渡一袈裟地久似陆沉,近不知以何因缘得于博山?和尚海印三昧,寄其影像,飞锡腰镰且有成言矣。于是,予与二三同事辄向山中,以和尚利生方便先作庄严佛土用。其说曰:肉山当与下载,骨山当与上载,“浮”之一字,用向博山,可与移大愿之船。“博”之一字,用向浮山,可与增惟心之土。请人捐一金与一石米,其数视善财所参知识之目者,充山中净供,岁以为额,但使此间绵蕞稍具,与“博”字义有少分相应,则和尚大慈于“浮”字中义,保不吝为大众一咀嚼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