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何如申:归无长物

时间:2018-07-17 14:15:50

  何如申,字仲嘉,号虚白,安徽枞阳人,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后来被提拔为处州知府,不久以参政分守嘉湖,官至浙江右布政使。何公一生清廉,在官场腐败的明末,无论为官何处、何任,始终不同流合污,坚守廉洁的情操,赢得一世美名。

    何如申到户部任职后,大司农赵南渚很器重他,推荐他到辽东督粮。管粮之事,向来是一个肥缺。但何如申到辽东之后,却丝毫不为利益所动,从不谋取半点私利。有人甚至嘲笑他迂腐,对此他以自嘲应之。其在《与熊芝冈学使书》中写道:“弟之在辽也,迂拙不谐于时,庸愚不谙于计。”充分表现出其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据《明史·列传》中记载,何如申在辽东督粮期间,按时如数发给军粮,从不克扣,遇到朝中粮饷不能按时拨付时,他必想方设法借资照常发放,赢得了士兵们的拥护。他离任时,士兵们将其督署围了起来,乞求他留任。他离去之日,军民拥舆而行,顶炉燃香,烟雾弥漫数十里。何如申任浙江右布政使数年后,因身患重病而不得不辞官还乡。他离任返乡时“归无长物”,全部的家当不过是几箱书籍,其在故乡也仅有薄田数亩,居室亦不蔽风雨。回乡后因缺钱医治,他疾病愈发严重。其后任得知这个情况后,出于对何公的景仰,设法筹集了一些银子,派人送到他的故里。当时何如申已病重无法说话,遂向几个儿子连连摆手,示意勿收此钱。

    何如申的清廉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当地老百姓誉其为“老枞阳清官第一人”。无论官大官小,有权无权,究竟是好官还是坏官,清官还是贪官,百姓心里自有杆秤。百姓对官员的评价是最客观的,也是最真实的,是花多少钱都无法收买的。纵观古今,好官必是清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清官是对一个官员的最高评价,也应当是官员的最高追求。何如申仕途中,既有管军粮的肥缺,也有地方重要行政长官的职位。如要贪腐,实在不是难事。正因为如此,当老百姓看到他辞官还乡之后居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甚至在病重最需要钱的时候还拒绝后任好心的资助。这样的官,老百姓怎能不被他感动,怎能不由衷地敬佩,又怎能不给他“清官”这个最高评价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