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淳堂双寿序
姚康
青山何子令远,吾忘年之隽友也。问言于余,以寿其母夫人。夫人出方氏,是为廷尉文孝先生之女,中丞仁植先生之妹也。归吾友子政,为方伯虚白先生仲子,盖前夫人而称六十者也。逾年,所著世淳堂纪事,其自寿之词,何之以“世淳”名堂?盖方伯先生节取之纶音云。而子政复因著其意,予深有味乎其言是晦也。
夫生民之众,贤圣狂愚,杂出其中,而不必皆寿,则寿为得于气之淳者付与,然寿者晦之效,而不知又淳之翼也。请得以人情明之。汉高帝欲易太子,谏者举朝,而帝不之听。及四老人至,帝初亦未深悉其生平,所接者衣冠之伟,与年貌之苍耳,而帝遽曰:幸卒调护太子,帝以当时谏者,或泥古小儒,不则疆直有口,其人皆足以厉太子之气,而能养太子之淳者,必此四老。太子淳而赵王无它矣,其立以太子属四老者,即立以赵王属太子,非属诸太子之少,属诸四人之老耳。虽所拟卒不中,而理在必中者,不可以俟后世不惑乎?
何自方伯夫妇,皆寿不及者,至伯子玉之叔子搢之,且不及艾,此亦事之偶然。而诸君子至是以为先生六十快者有加焉,快其寿之,足以养何氏之晦也。虽然,淳可易言哉?凡美与恶敌,然恶不足以亏美,而亏之者,必又天下之大美也。延陵季子弃全吴之富,而食一州,此亦清德之绝矣。而说春秋者,至以为吴所以亡。楚师过周而问鼎,其折之者王孙满也,当其时,虽楚人之习于邱索坟典,而莫能善其辨,满可以言文矣。迺吕伯恭谓周之恃口而不修政事,皆由满,满之文足以沮楚,而不知其适足以饵秦也。嗟乎,季子之德,王孙之文,而至为楚风所以不竞,周德所由坐衰者,何哉?
以其为天下之大美也,此两大美,莫备于何氏,自栖霞公文学发家,因之方伯流鸿于名藩,相国腾芳于天府,云蒸霞蔚,以迨子政兄弟父子,洵洵孝友,则乌衣子弟,益左次避雁行,其砥节持论,称清白吏子孙者,又莫不知出关西夫子家。以视数马浣牏,其淳又异德矣,其世淳也。盖又以世清世文而世绵也,则天之求人于青山也,宁后汉之人于商山也与。
何有静之先生者,先生曾大父也,少与诸弟侍太夫人疾,极孝,有客来问疾,既出而语人曰:若静之兄弟,真不得言毋异同矣,其诸弟相顾愕,不知何语,乃入而详诸太夫人,是日始知静之为前夫人出,因兄弟相抱泣榻前。
嗟乎!羲皇而后言淳者,乃得有是夫,其后偶出,问渡之乌金,有瞽者,先在舟,闻人呼何静之,遽变色起,问静之安在,遂抱持之,以手摩其项,延及与体,迨踵而休焉,因顿足自庆曰:吾何幸当吾世而识何静之?!计当时为静之知己者不乏人,而神交密契者,有如此一瞽乎?瞽能不以眼得之,汉高乃以眼失之,而有眼无眼之间,则天眼寓焉。此无论先生,虽夫人之潜德至行,其由是以贮帝所有子孙世食之不尽者!吾辈且何以寿之,其斯以为淳之效耶,淳之翼耶!
后之览者尚有述于斯文。





--------------------------------------------------------------------
姚康(1578——1653),字休那,原名士晋,今会宫乡老桥村人。父姚一邃,明代诸生,早逝。母亲吴氏,守节抚养姚康。万历年间(1573——1619)为诸生,有才华,识见超人,学术长于史事。
著作有《忍死录》,记述其曾祖以下的四世家事,言辞至为沉痛;又著《黄巢传》,借唐代史事以论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军事的失误;又著《评货殖传》,上述各书均刊行问世。另有《姚休那遗稿》12卷、诗集1卷、外集3卷,是姚康的六世族孙姚灼所辑,清光绪十一年印行。
姚康健在时,史可法曾为他预题墓碑,文曰:“明读书人姚康之墓。”
他自己作墓碑联,写道:“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
150年后,姚鼐为他作墓表。墓在义津桥吐秀山东麓,现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永绍:字令远,号存斋,何应璿子,与李雅编辑《龙眠古文》。生明天启辛酉(1621年),卒未详,葬桐城龙眠山栲栳峰。
何应璿,字子政,号淡石,何如申次子,配方大镇第三女,方孔炤三妹。
王孙满,周襄王之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