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方学渐的墓葬在哪儿

时间:2018-08-14 09:57:16

  方学渐(1539-1615)字达卿,号本庵。安徽桐城(枞阳县)人,明代著名学者。因研究心性学,学者私谥明善先生。先生幼读经史,十岁能文。12岁丧父,将"立品、读书、择友"作为自己座右铭,勤勉奋发,学识过人。同乡枞阳著名学者赵锐,惊奇其文才,以女厚嫁于他。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考取贡生,他终生未仕。以布衣主文坛讲席二十余年,为诸生时即与士人结社论文,讲论学术。晚年筑桐川会馆,献身讲学,为桐城风教的振兴和此后人才的涌现作出了一定贡献。为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方氏易学学派"的创始人。据《安徽文献书目》,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桐彝》、《迩训》、《心学宗》、《性善绎》、《铜川语》等书。

  方学渐少学有成,但屡试不第,遂一意问学,力主兼容儒释道三家,崇尚实学,图以朱学补阳明心学的空幻,声震于皖江、东吴。朱彝尊云:"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浚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为诸生祭酒二十余年,后专事讲学。

  方学渐逝世时七十五岁。方学渐逝世后,明万历皇帝敕封为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门人学者私谥为"明善先生"。方学渐主讲性善之旨,经世之道,抨击那些空幻虚伪的学说。这是继何唐归里讲学之后,又一个大学者对桑梓文化教育事业的开拓和贡献。其毕生推理学振风教,重礼义传家,为方氏的兴旺作出巨大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学渐生有三子,长子方大镇,万历进士,任浙江巡按、大理寺丞、左少卿等高官。次子方大铉历任京官户部主事。三子方大钦。孙子方孔照,崇祯年间任湖广巡抚。曾孙方以智,崇祯进士,翰林院编修,定王讲官,永历朝拜为内阁大学士。故有"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之美誉。

  方学渐墓葬,在枞阳城关镇的烈马攀鞍山(即今枞阳县二中校园内)。座北朝南,前临莲花湖,原占地面积近1000余平方米(现记载为250平方米),明万历丙辰年(1616年)立,碑正中楷书阴刻“敕封为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明善先生本庵方公之墓”,题写者为明代翰林院编修吴应宾。墓前环以三道花岗岩的拜台,下为长麻石铺就的75级台阶,两边有麻石站柱华表2根,高约3米,最上方刻有麻石鸱吻图像,其墓表高2.85米,宽1.1米,碑额浮刻龙纹图案,碑下为屃赑座,长1.6米,碑文为楷书,碑额为篆书。墓葬因年久毁坏,方氏家族于1993年重修,现今墓葬比原墓葬小三分之二左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