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牌楼牌坊
安庆人人皆知的钱牌楼石牌坊又名“大司徒坊”,为四柱三门牌坊式汉白玉石坊,是明代建筑中的精品。其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为明代刑部尚书钱如京所建,故得名。
钱如京,安徽枞阳县人,字公溥,因崇拜周家潭先师周京,故名如京,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钱如京为官清廉,仕途通达,调到京都任监察御史,接着又升任副使,派往天津充任兵备道,又经屡次升迁任右副御史、保定巡抚。其后,改任兵部侍郎兼左副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一天晚上,城中兵勇突发哗变,竞相逃散。钱如京镇定自若,他下令大开城门,任军士自由进出,并密令守门军士:“凡结队出城的士兵,一律放行,单独行动的,予以拘留。”民心遂渐安。到半夜,集体离营者相继返回,军心安定。次日,钱如京亲自审案,只轻惩了两名军士,其余教育后释放。军民敬服,他的威信大增。
当时两广境内少数民族土司常常互相仇杀,严重影响了地方安宁,有些官员主张用武力征剿,钱如京则予以否定。他将详情奏呈朝廷,对制止械斗的土司首领委以重用;对为首聚众械斗者予以革职,并宣告准许他们改过自新。结果,械斗平息,地方安定。
钱如京任南京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期间,皇室宗庙发生火灾,军士在清扫火场时,有人于灰烬中获得金珠,没有上交,被告发,逮捕下狱。钱如京对犯案军士从轻发落,免其死刑。
钱如京晚年多病,六次上疏后朝廷才准其告退。他死后朝廷加封其为太子少保,并赐国祭国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