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陈雪吾领导欧家岭暴动

时间:2018-09-03 09:42:00

  1930年7月,中共桐城县委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放手发动群众,在皖中地区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欧家岭暴动。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桐城县委直接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武装暴动。暴动结出的硕果是,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成立了皖中地区以欧家岭为中心的桐舒庐边区苏维埃红色政权;同时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东南扩展了100余公里,根据地人口增加了50余万,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一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反动的法西斯政权,实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的卖国政策,激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国内各军阀之间的矛盾,使得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中国市场和领土的角斗及新的军阀混战更加频繁。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国内军阀混战的战争祸水,把中国人民推进了苦难的深渊。全国革命形势暂时转入低潮。以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为代表的安徽新军阀,为进一步加强对工农阶级的经济剥剖和政治压迫,恢复了各县反动政府、国民党右派县党都,不断扩大各地反动武装,大肆逮捕和残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桐(城)、舒(城)、庐(江)3县反动势力,有恃无恐地对百姓施以苛捐杂税、重利盘剥,灾难深重的边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受压迫受剥削最深重,哪里的反抗就愈激烈。英勇的桐舒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迫切要求“变革现状”,迅速在广大农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二

  1929年10月,正当武装暴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的关键时刻,中共桐城县委为适应全国的斗争形势,组织召开了桐舒庐3县边区的军事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决定着手筹建革命武装,在欧家岭举行较大规模的农暴运动,以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格局。会上就如何举行欧家岭暴动,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根据县委的决定,陈雪吾、张顺卿两同志负责军事工作,筹集枪枝弹药,为暴动作准备。

  1930年农历正月初三,陈雪吾、张顺卿组织孔城区委的中共党员刘去非、张观奇、胡芳远等同志和部分农会骨干,乘春节敌人戒备松懈之机,一举夺取了孔城镇商团16支步枪,两箱子弹,手榴弹及一些军用物资,为武装暴动准备了首批武器,初战告捷。

  紧接着,中共桐城县委又分别于4月、5月间在方家仓斗小学和桐城汪家试馆两次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由吴克正、陈雪吾主持,陶国器、王定华、张顺卿、邢大哧等同志参加,专门讨论了武装暴动的问题。会议决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加速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立即组织实施欧家岭暴动计划。会议还拟报请省委批准联合庐江柯家坦、桐城方家仓(现属枞阳)等地武装,扩展红色区域的计划。会后,县委领导成员按部署立即分头行动,迅速准备武器装备,准备暴动力量,以便会聚欧家岭举事。

  1930年6月15日,陈雪吾、王定华等领导了庐南罗家嘴暴动。暴动队伍打跨了七家桥、罗昌河反动团防张栋才和张宴清的联合武装,从庐西大凹口、滚子桥,经桐北新店、卅铺、草鞋店和霸王街,挺进欧家岭。沿途不仅收缴了敌乡公所及地主武装的100余支枪,扫清了歧岭与欧家岭之间的反动武装力量,缴枪30余支,还收编了大关陈大叫花子部属,获长短枪9支。这一路的胜利,使敌人闻风丧胆,使群众欢欣鼓舞。

  与此同时,县委委员陶国器、王靖疆成功地争取和领导了地方反动武装中40余人的起义。中共党员张顺卿也率领一支起义队伍西击青草塥,转战龙眠山,经舒城西汤池、张母桥,沿途收缴地主武装50余支枪,并与红33师取得了联系,得到大力支持。该师当即派特务营长朱锦明带领部分红军战士,配合起义队伍行动。朱锦明奉命突袭了庐西北白石山和庐西大小马场,缴获土匪等反动武装40余支枪及部分军用品,在与张顺卿的队伍汇合后,一同奔向欧家岭。

  1930年6月底,欧家岭外围地区的反动武装基本上被各路起义、暴动队伍扫清,就连欧家岭西部的一些地区也基本被我军控制。至此,中共桐城县委把暴动大本营设在欧家岭的奠基任务已顺利完成。陈雪吾、张顺卿、朱锦明、陶国器等即率领起义、暴动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欧家岭,啸聚山林。

  三

  欧家岭,位于大别山东麓,座落在桐城县大关镇,界于桐舒庐边境。它四面高山环抱,悬崖绝壁,巨石嶙峋,山路陡峭崎岖,地势十分险要。

  各路起义、暴动队伍的到来,使昔日格外幽静的欧家岭,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当见:战旗在艳阳下搏风飞扬,歌声在山谷里震荡回响。红军战士紧锣密鼓地开展军事训练,构筑工事。为广泛发动群众,取得人民的支持,部队还组织一支宣传队,他们打着红旗,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帮助群众做好事,宣传动员贫苦百姓参加红军、投身革命。宣传队员们还到处刷写革命标语,以扩大红军的影响,鼓舞人民的斗志。一时间,欧家岭沸腾起来了,成为人们向往和希冀的圣地。远近广大贫苦百姓纷纷来到欧家岭,踊跃参加红军闹革命。到7月初,会聚欧家岭的红军战士已达2000余人,拥有长短枪300余支、战马10多匹。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陈雪吾在新辟的操场上召开大会,代表中共桐城县委宣布举行武装暴动,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他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命令,庄严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正式成立。陈雪吾任团长兼政委,吴克正任副政委,张顺卿任副团长兼参谋长,朱锦明任副团长,刘子丹任政治处主任,吴国华任副主任,倪宪章任军需处长,倪德甫任副处长,胡芳远任作战参谋。团辖4个营,营长依次是陈道忠、姚茂年、王贵、朱锦明(兼)。司令部设在陈昌元、陈昌胜两兄弟家。陈雪吾同时宣布成立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陈雪吾兼任主席,刘子丹兼任副主席。

  在陈雪吾等同志的领导下,红军战士展开了紧张的习武练兵运动,构筑防御工事,并派出工作队四下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政策。红军还主动出击,打击土豪劣绅,开展土地革命。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就打下了中梅河地主土豪水圩子两个,缴枪40余支,获粮食300多担,还解救了20多位被无辜关押的农民,镇压了两个大恶霸。红军独立团的革命之举,使人民扬眉吐气,使反动派胆颤心惊。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群众信任,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以欧家岭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成为革命根据地,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四

  正当皖中红军独立团和桐舒庐边区政府带领群众轰轰烈烈闹革命,欧家岭的红色影响日渐扩展之际,反动的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再也坐不住了,他急令桐舒庐3县纠集反动武装3000余人,分3路围攻欧家岭,企图消灭红军。

  是时,皖中红军独立团有两个连队下山执行任务,驻欧家岭的红军兵力只有10个连约1500余人,而持枪和有手榴弹的红军战士还不足200人,大部分人员手中的武器仅是刀矛和梭标。敌人来势汹汹,情况万分危急。陈雪吾等红军领导人紧急召开会议,冷静地分析敌情我情,决定坚守欧家岭,保卫红色政权。

  8月3日,敌人从大小关、北上岗、草鞋店、霸王街、麻山寨大河冲等地分进合围,向我欧家岭推进。一场壮烈的“围剿”与反“围剿”战斗打响了。我红军战士凭山据险,诱敌深入,等敌人进入我红军布下的伏击圈后,指挥员一声令下,红军战士一齐开火,弹无虚发,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了阵脚,伤亡惨重,不得不败退山下。

  8月4日,敌人增调一个追击炮连,企图以炮火压制我红军,继续向欧家岭进攻。红军战士在陈雪吾的指挥下,利用险要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狙击进犯的敌人。敌人连续几次攻击都失败了,白白丢下了几十具尸体而逃遁山下。欧家岭阵地仍安然无恙,红军旗帜仍高高飘扬。

  战斗延续到第三天,即8月5日,恼羞成怒的敌人再次增调正规军1000多人,向欧家岭红军发起更加疯狂地进攻。敌强我弱,武器优劣明显,形势十分严峻。我近乎赤手空拳的红军指战员面对数倍于我的强敌,毫无畏惧,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决心用鲜血和生命死守阵地,誓与欧家岭共存亡。激战从早上直到晌午,终使敌人不能接近我欧家岭一步。

  敌军见正面久攻不克,遂改变战术,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向我兵力薄弱的北面阵地攻击,我北面阵地遭受巨大压力,一时间硝烟弥漫。御敌工事被炮火摧毁坍塌,前沿阵地一片火海。坚持在北面阵地上的红军2营营长姚茂年,大个子杨排长等好几位指战员不幸壮烈牺牲,连长伍宗全身负重伤被敌生俘。在这紧要关头,副团长张顾卿怒目圆睁,脱光膀子,一挥驳壳枪,大声喊道:“同志们,为党立功的时候到了!是红军好汉的,跟我冲啊!”战士们闻声一跃而起,箭步冲出战壕,象咆哮的猛虎一般,愤怒杀向敌群。红军战士们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使敌人吓破了胆,他们一个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我军又夺回了阵地。

  此间,舒城团防头子魏三闹亲自督战,胁迫300多名匪徒,在炮火的掩护下,偷袭我阵地,逼近红军团部。陈雪吾临危不惧,率领团部干部战士和匪徒们展开了悲壮的肉博战。子弹打完了用枪托砸;枪托子折了,用刀砍;刀子卷刃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砸尽了,就用拳打,用手掐,用脚踢,用嘴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至下午5时许,敌我双方都伤亡甚重。

  激战3昼夜的红军战士,已有一整天粒米未沾、滴水未进,再坚守欧家岭,皖中红军独立团必然要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甚至会全军覆没。为保存这支来之不易的红军队伍,陈雪吾团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杀开一条血路,撤离欧家岭,向歧岭转移。

  8月6日,皖中红军独立团辗转来到龙眠山燕窝地,在那里安顿休整。8月7日,陈雪吾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总结欧家岭战斗的经验教训。决定将突围出来的红军指战员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坚持游击战争,把中共桐城县委在欧家岭点燃的星星之火遍撒皖中。

  五

  欧家岭暴动,是党的“八七”会议的产物,是中共桐城县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桐舒庐边区人民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历史壮举,在皖西乃至安徽省革命斗争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欧家岭暴动虽然失利了,但其功绩和影响是深远的:

  1.消灭了一批反动民团和地主武装,涣散了敌人的斗志,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

  2.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3.欧家岭暴动时,卡住了大小关安合公路的要道,阻碍敌人交通,威胁省府安庆,牵制了敌人,在客观上支援了皖西红军主力的斗争。

  4.暴动锻炼了红军,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欧家岭暴动失利后,分散到各地的红军人员,又汇合于当初下山执行任务的红军连队,组建了陈道中、王贵为营长的两个营,坚持在桐舒庐边区打游击,有力地配合了红二十八军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革命活动,直至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