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名人家书中,有一本为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所推崇备至的、就是桐城父子宰相的老宰相张英的《聪训斋语》,而张英又在他的家书中表达了他对一位桐城先贤的崇敬之情,这个人就是曾经在青山石屋寺读过书的何如宠。现在,在那块巨石下的石屋上还写着“相国书庐”。何如宠是桐城第一个宰相。明朝朱元璋开始就取消了宰相这个称谓。这是民间的惯称。
何如宠小时候是个要饭的乞丐,据说他后来的老丈人曾经在梦里梦见一条小龙盘在柱子上,巧的是:有一天,小何如宠在要饭时,被一条恶犬追着跑,他情急之下爬上他未来老丈人家的门柱上。迷信的未来岳丈就将他留在家中读书,还将大女儿许配给了他,不仅如此,还据说:这位大善人的岳丈在何如宠得志后,还嫌大女儿长得不好看,而打算改将二女儿许配给他,被何如宠拒绝了。不管这些传说的真假,何如宠反正是考上了进士,不仅自己考上了,他的哥哥也同时考上了。万历年间,桐城考上进士的还有何如宠的同学阮大铖,以及后来与阮大铖交恶而遭其陷害的左光斗。
这四个人,生前官做的最大的是何如宠——做到了大学士,也就是俗称的“宰相”,死后享有崇高声誉的是左光斗,被誉为“铁骨御史”,为后世的诸多桐城派文人所讴歌。最有才华的是阮大铖,在诗歌和戏曲上都成绩斐然,为当代著名散文家黄裳先生所推崇。最平庸的要算他的哥哥何如申了。
何如宠为人恬淡守静,与人无争,不轻易求进。做官时,他曾经和哥哥相约,一个人在外做官时,另一个人就回家照顾老母。当左光斗被害时,魏忠贤的心腹魏广微弹劾他和左光斗是老乡兼好友,将他革职回家,他也一声不吭。但是,当崇祯皇帝中离间计为下令凌迟袁崇焕时,何如宠却站出来说“他的事实他个人的事,与他的家人无关。”就这样,何如宠从满门抄斩的刀口下救了袁崇焕一族300口人的性命,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与袁崇焕之间的通信偷偷藏了起来,这为袁崇焕后来的平反提供了重要物证。
何如宠之所以会和夫人睡懒觉到日上三竿,乃是他对时局的失望。崇祯皇帝在位17年,换了49个宰相。而且,每次崇祯皇帝要他当宰相时,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掉。他退休以后,因为李自成正在桐城打仗,何如宠和夫人就留在了南京。一直到去世。
何如宠留给后世的除了几则人情味极浓的传说,似乎并没有什么了。这几则传说中,有一则最后还演变成桐城的一句歇后语:何夫人吃鲥鱼——尽挑大的说。桐城的鲥鱼是肯定比北京城的鲥鱼要好的多。天启皇帝请客,拿出宝贝似的鲥鱼来时,何夫人直截了当地说“我当是什么,我们桐城老家的鲥鱼比这个大得多!”结果呢,皇帝当然不高兴。何如宠第二天就去赔礼道歉,送上鲥鱼不说,还一个劲地解释说“我老婆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白鲢和鲥鱼都分不清!”
纵观何如宠的一生,几乎做的都是好事,他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好事:皇亲国戚中,也有穷人。可是,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嫁娶是要皇帝批准的。可是一些不法官吏,对那些又穷又没有势力的,就吃拿卡要。结果,很多人到老还在打光棍,甚至头发都白了,还没有拿到皇帝签名颁发的结婚证。这事被何如宠发现后,直接想皇帝报告了,皇帝一下子批了600多本的结婚证,解决一批光棍的婚事。
可是,当何如宠遇到别人的非难时,他采取的忍让和躲避。这一点,他象竹子。(左中)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