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相国书庐与何如宠

时间:2018-09-20 15:40:02

  最早在纪连海所著《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一书中看到何如宠这个名字。书中言及老宰相张英在其家书《聪训斋语》里,对桐城先贤何如宠推崇备至,并特地记录了一则何如宠夫妇因睡懒觉而遭友人谴责并虚心纳谏改过的轶事。何如宠在晚明王朝曾官至大学士,意即民间俗称的“宰相”而成为桐城历史上首位宰相。

  何如宠是今天枞阳县石矶乡何家青山人,他留在那里的一处遗迹是位于青山石屋寺里的相国书庐———其儿时读书处。因无标识,我跑了两趟才找到。那山不高,有条水泥路通往山中的石屋寺。三月的青山里,除了散落在竹林、树丛间的鸟鸣,就是我们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了。寺门深掩,是我们的说话声引来犬吠,寺僧闻声伸头探望,并在我们请求下,打开寺门让我们进去参观。寺庙边的那块巨石,大得让人惊愕,有种天外来客般的不真实感。相国书庐就是以此巨石为顶围石而建,门开在寺庙的山墙里面,室内除了一些杂物,就是一缕透过小窗射进来的阳光。只有相国书庐的匾额和巨石上刻着的一首诗为他曾流连于此提供了物证。寺僧对他了解不多,但知道他是山脚下那座村庄里的人。事后我才知道寺内悬着的那块“水月津梁”的木匾原来还是他的手迹。

  后来,我又在《左光斗年谱》里看到了何如宠一闪而过的身影,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因为他与左光斗是同乡兼好友,以为同党而将其赶回老家,阉党倒台后,复出的何如宠一直将官做到了大学士。他确是个好官:大学士刘鸿训见戍边兵士缺饷,就建议从国库里拨30万两银子救急,而这正戳到了吝啬鬼的崇祯帝的痛点而欲杀之,是何如宠站出来斡旋,才使崇祯帝改变主意:将死罪改为流放。明朝制度规定:皇族的婚娶与爵位认证须得到朝廷批示方可允许或确认。一些恶吏便乘机刁难那些没落皇族以索贿,导致积压的请示多达上千份,有的到死也没拿到爵位证书,甚至白发苍苍都还因未拿到结婚批文而打着光棍。何如宠知晓后,力谏革除此弊政,此举令600多皇族获得了爵位证书或得以完婚。尤其值得一书的是: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凌迟了袁崇焕,仍不解恨的他还要株连其九族。以何如宠对袁崇焕的了解,知其蒙冤,于是竭力解救其家人,使其300多族人得以免死。更有:何如宠将他与袁崇焕平时往来信件藏了起来,这为袁的日后平反提供了物证。

  崇祯六年,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首辅周延儒遭阴险狡诈的温体仁排挤,当崇祯帝命何如宠回京接替相位时,赴京途中的何如宠料与温体仁不能相容,一连六次上奏坚辞不就,后被赐第寓居南京,72岁无疾而终于金陵,葬在太平府丁村(今马鞍山当涂县境内)。其宅第后成为清乾隆朝状元秦涧泉的晚年寓所———瞻园,亦即今天的“秦大夫第”。

  这是官场里的何如宠,而民间的何如宠,则是另番模样:

  何如宠幼贫为丐。一次要饭到未来岳丈许静斋家,为一恶犬所追,情急之下,爬上许府门柱!而这正契合了许大人不久前做的一个小龙盘柱的梦。为圆梦,许大人托人到何家提亲,将长女许配给他,并留其入赘读书。不仅如此,许大人居然还在何如宠得志后,嫌长女容貌欠佳而欲以次女易嫁,但被何如宠婉拒了。

  那位差点被妹妹上位的何夫人可是个性十足,不仅陪老公睡懒觉的事被写进历史,桐城人还给她编排了一个叫“何夫人吃鲥鱼—————尽拣大的讲”的歇后语,意为不顾礼数与场合地吹大牛:某天,熹宗请何如宠夫妇及朝臣们尝鲥鱼。席间,何夫人嗔道:“我道是什么,原来是鲥鱼。我们桐城鲟鱼嘴的鲥鱼又大又多,我在娘家经常吃。”熹宗闻之自然不悦,难堪的何如宠不得不解释说:“白鲢与鲥鱼相似,臣妇无知,有眼不辨鲥鲢。”这才搪塞了过去。(作者:左中)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