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志》载:曾任明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的钱如京少时拜周京为师,对周京极其崇拜,故名“如京”。那么,能够让钱如京以名尊之的周京是何许人也?《枞阳县志》对周京所记廖廖,必须另寻史料。去年,我看到了收录在一本残破的《鹞石周氏宗谱》中由钱如京所作的颂周京的赋《篁田行》,最近又因遵命撰写《枞阳姓氏家训》鹞石周氏部分的稿件,找到了《鹞石周氏宗谱》的相关内容,现整理成文。
周京生于1466年,卒于1533年,字大观,晚年自号篁鹤先生、篁田先生,宏治乙丑(1505年)岁贡,周潭镇人,元配系官至山西右布政使、尊为大方伯的谢佑的孙女。
史载,周京清瘦却象仙鹤那样矍铄而有风骨,学问一如其字“大观”,“万端锦绣胸中横”。年少时伴随贤者读书游学,人们一旦见识了他的言行,便夸他头角峥嵘,才华非凡。学识风范本来就象高山流水那样令人仰止,但他仍然辛勤苦读经史子集,以至耽误了求取更大的功名。
弘道授业,薪火相传。周京毕生本着古代先贤所寄托的人文理想,以满腹经纶、高风亮节,惠施智慧星火,播传道德文章。
睥睨权贵,洒脱旷达。周京曾经担任过神武中卫,钱如京主持铨选文林郎,冀公折节,公以为耻,遂挂印归乡,“傍林泉、寻旧盟、坐阅云。”(钱如京《篁田行》)
肇修宗谱,创立家规。周京作为鹞石周氏第八世“大”字派的子孙,与草堂公等人统鹞石周氏第五世二十一支“贤”字派肇修鹞石周氏族谱,习欧阳修、苏轼以五世分承为系次,“以龙公为始祖,仿朱子断自茶院之例也。”(方以智《鹞石周氏续修序》)仿朱熹将迁入茶院的朱姓第一人称为婺源朱氏始祖例,将周仕龙称作鹞石周氏始祖,并创立家规,议定前20世排行,从而使鹞石周氏世系明、昭穆序、长幼别、恩义笃,敬老尊贤,追远睦族。
首建宗祠,始置义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京率宗人首建鹞石周氏宗祠,通过对祖宗的谒拜,教导子孙崇本反始,思孝广爱,敬父兄、慈子弟、和邻里、时祭祀、力树艺,无胥欺也,无胥讼也,无犯国法也,无虐细民也……,又仿范仲淹大力置办义田,救苦济困,“量给户下孤节老病养生送死,兼家贫堪教子弟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这里引申为聘请老师为之授业)”。
以上几件大事对于鹞石周氏都有开创之意义,周京亦成为鹞石周氏里程碑式人物。钱如京设问还有谁可以与周京相比呢?他的答案是:“君不见欧公谱苏公谍,传之千载有余荣?又不见于家门范家田,积善滚滚生公卿?”周京之修谱谍堪比宋欧阳修苏轼所修谱谍,能够永久传世;周京之建宗祠置义田能够象东汉于公宋朝范仲淹那样积善余庆,荫疪子孙。说到这里,有两个足以说明钱如京上述观念正确的人物不得不提,这就是左光斗的母亲周氏和她的内侄周磐石。方以智为鹞石周氏作谱序称:“篁田(周京)公当时最称博雅,其曾孙则磐石公也。”左光斗弟弟左光先作《明义士磐石周公传》称:“磐石兄者,桐旧名士篁鹤(周京)公之曾孙。”又说:“余兄弟九,得兄十”以上二人的叙述认为周磐石为周京曾孙,那么,左光斗母亲比周磐石长一辈,应为周京孙女。我以前写过几篇相关的文章,均采用了这种说法。但是,有人说左光斗的母亲为周京的曾孙女,这是怎么回事?必须找到周京的世系表。但因为鹞石周氏支派太多,总谱和各支谱均年久失修,特别是经过战争和破“四旧”,保存下来的宗谱少之又少,现在的人哪怕是老年人,也很少有知道线索的。我通过收录在尚义堂支谱中的钱如京所作《篁田行》页边标注发现周京是鹞石周氏贤十三公支下,属于崇本堂。为此,我打电话向2009年组织修缮过鹞石周氏蛟塘祖墓的周潭镇永兴村书记周三桃求救,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驱车带我找到周潭镇枫林村书记周祥舟,一行人来到村民周旺家中,终于见到了崇本堂的支谱,一查周京到周磐石的世系表,清楚地显示左光斗母亲为周京孙子周稳的长女,周磐石系周稳次子字礼所(原字于利)的亶的独子,即左光斗母亲为周京的曾孙女,周磐石为周京的玄孙。相比方以智、左光先的说法,我觉得应采信世系表的记载。
回到刚才周京家风传承的话题。的确,周京一族确如钱如京所祝福的那样,代不乏贤良。最突出的便是上面提到的两个人,周京的曾孙女嫁给了左出颖,养育了铁骨御史左光斗、柱史左光先等九弟兄,周京的玄孙周日耀曾经冒着受株连砍头的危险,替遭迫害致死的左光斗收敛,并千里迢迢扶棺归里,堪称千古高义,死后多年于乾隆四十二年奉旨崇祠于忠孝祠。
《桐城耆旧传》作者马其昶在《钱尚书(如京)传》结尾盛赞周京:“钱如京甚至要终身效法他。周先生原本有他过人的地方,就是从钱如京的所作所为中也可以知道啊!”(周巨龙)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