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宝贵
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是我们总是忽略了身边的山水。
从枞阳县城一路向西,在西部的边陲,有一座神奇的小镇雨坛,小镇有县内最大的湖泊菜子湖,湖中有岛,曰车富岛,岛外有小岛,曰独岛。沿岸的周边有湿地,叫车富圩。
一直听说这里的山水奇秀,风光迤逦。今天,秋高气爽,我随着“乡村振兴雨坛行”采风团,去到车富岛的周遭转了一圈后,不由感叹,对于我这个走南闯北多年的“老江湖”,也算见过风景无数,却被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深深震撼了。
车富圩,仅仅是三千多平方公里的菜子湖中,很小的一部分,这里的圩滩,是湖水退让后,形成的湿地,成了村庄的延伸。这是一片安静的世界,站在裸露的滩头上,远远望去,整个圩滩,几乎是与湖水呈平行状的,与湖水平分秋色的,是圩滩上有大片大片的青草和开满粉色的蓼花,铺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有老牛在湖边食草,几只长腿白鹭,紧跟在老牛身后,时而飞身跃起,停在牛背上,时而落入泥中,不停地甩着嘴,画面里,充满动感,视角里,又显得静谧,这是大自然无意中勾勒的一幅和谐图。
身在不着边际的草地上,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象之中。一阵阵带着湖水湿润的风吹过来,我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开始蔓延。收回目光,随性移步,眼前突兀一丛芦苇,在一片青绿之中,很孤单地在秋风中摇曳,单薄的细杆上,已经盛开一缕缕雪白的芦花,顽强地迎着风声,倔强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是啊,这一丛芦苇,蒹葭苍苍,从古老的《诗经》里一路走来,和菜子湖一起,见证了多少次潮涨潮落,桑海沧田。
此行的导游是雨坛镇的办公室王翔主任。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如数家珍。随着王翔主任的手指方向,湖面的邈远处,浮动着一条长长黛色,高低起伏,如带似练,那便是我们将要涉足的车富岛。
同行的章老师随口问了一句:“何为车富岛?”是啊,为什么叫车富岛呢?王翔主任呵呵一笑:“说来话长!”原来这岛上地形有三岭相连,又有三叽头几乎平行地突出湖面,形同老水车上的车幅,故名车幅岭,因为此三岭天然立于湖中,四面环水,至清末,有地方首事,取“富”之寓意,易名车富岛。岛上的人文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的挖掘的古文物推断,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活。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曾是解放军渡江战役前的重要水上训练基地,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当时所有岛上渔民都积极参与,配合解放军做战前准备,作出了巨大贡献。
乘车经过一条细长的圩埂水泥路,终于到达车富岛。横穿过岛上人家的村子,来到车富岛的另一面。这里的土地,被湖水常年累月浸润成古色古香的铜色,一块块凌乱的碎石上,长满了湖水在岁月里的痕迹,形成了厚厚的包浆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古朴与厚重。湖水起伏着的细浪,一层赶着一层,前浪被后浪推着,迫不及待地向岸边涌来,却无声地在滩头的石缝中消失了,又一波涌来,再消失,无休无止,像渔民正在不断重复收拾渔网的动作。这里的居民,世代渔耕为业,守着这一湖水,像守着一个世代不变的诺言,守着他们的世外桃源。
都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站在车富岛上,对面就是传说中的独岛,一座小山,像一只托盘,盛满奇特的风景和不得而知的人世间的秘密,漂在湖面,孤峰突起,浑圆清秀,郁郁葱葱,孑然于湖中,孤悬于岛外,那隐隐绰绰的样子,充满了神秘感,让人不由想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借船上岛,如入仙境,踩在滩上零碎的石头上,围岛走了一圈,眼到之处,除了几根被风浪吹过来的拦网竹竿,横七竖八地躺在石滩上,几乎见不到现代文明的任何痕迹。望着小山上原生态的丛林,茂密无影树,我想这《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撑着木筏,千里迢迢去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师学艺,是不是就是在这里?
开船送我们上独岛的渔民,是位憨厚的汉子。他向我们介绍说,这独岛乃是活山,水涨山也涨,水退还原样,且山底中空,在山顶跺脚,可听到空荡回音。以此虚空之象喻心,则是真如的法性,回归人本的初心,迎合渔民说到这里更神奇的传说:此山本有门,一进一出,内有金人金马金碗筷等,方便周边渔民借用,因遇到不守信用者,有借不还,惹得天怒,使雷公作法,将二门皆用巨石堵上。故事简单,但衍生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从车富岛回来,已是天色将晚,但这岛上的一切,总让人意犹未尽。好在当地政府正在着力打造车富岛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正有条不紊的推进相关工作。如果说曾经的车幅岛是“养在深闺”,那么,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人,像无数只来此越冬的候鸟一样,来此探秘、感受与体验。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