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字俊宽,1915年生,枞阳县会宫镇史家湾人,史推恩第三子。史伟幼读私塾,12岁入浮山中学,后辗转多地求学。少年时,史伟即敬慕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等人。后逐渐接受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逐步走上抗日爱国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逐步侵入华北。尚在南京求学期间的史伟,便在校内撰写张贴很多宣传抗日救国文章,抨击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出卖民族利益的行径。1936年,史伟就读于北平大学俄文进修班。在校期间,组织抗日歌咏活动,成立韦里基(俄文译名)歌咏团,用歌声唤醒民众,激发青年,推动爱国抗日斗争。
1936年8月,史伟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分配他到民族先锋队,但任《我们的生活》刊物主编。史伟积极工作,力求刊物思想内容丰富,战斗力强,凡审稿、编辑、排版等,诸事躬亲。在史伟主持下,《我们的生活》刊物为宣扬革命思想、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群众的热烈欢迎。
七七事变后,史伟被党组织和民族先锋队派到山东军阀韩复榘所办的训练班里工作。在北京前门车站,史伟与四弟史照临别时说:“努力去干,将来到坟墓前来看我!”不久,华北渐次沦陷日军之手,中国共产党号召北方革命青年,拿起武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史伟响应这一号召,奔赴鲁西北,在馆陶、临清两县农村中,深入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动群众,在短期内组织起一支80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史伟任大队长。在馆陶、临清一带,史伟率领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沉重打击了当地日军。
1941年春的一天夜里,史伟亲自带领战士到敌防地侦察,不料在临清西南一个村庄里与日军巡逻骑兵遭遇,当即发生激战。因敌我力量悬殊,史伟为掩护同志撤退,自己担任后卫,不幸被捕。日军将史伟剥光衣服,绑吊在马脖上,解入临清县城。日军施以各种酷刑,史伟始终没有吐露我党组织和自卫队消息,反而大骂日军和汉奸,历数其罪行。不久,史伟被害,年仅26岁。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