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中国枞阳——一个让石头开化的地方

时间:2018-11-19 08:39:56

  石头能开化?异想天开!不信请来一个叫枞阳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定会让你心悦诚服。

  这儿的石头有灵性。到这儿首先挑战你的眼球颠覆你思维的是不可思义难以置信的浮石,无论小如珠玑还是大如磐石,均能悬浮于水中,甚至连整座山都如一叶扁舟般的漂浮在水上,正所谓“山浮水面水浮山”。走在浮山悬崖峭壁曲径幽洞飞瀑之间,你的脚步掷地有声,铿锵作响,像在弹奏一曲高低起伏美妙婉转的音符,人也似乎要连同山漂起来,那种如临仙境飘飘欲仙之感,让你真正体味到什么叫变幻莫测其乐无穷。

  这儿的石头有故事。说起故事,必然“从岱鳌山发脉”,大约正是因为中原陆地和人脉于此起源,“桐城文派”发端于此吧。岱鳌山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九峰林立,素有“盆景山”、“皖中小桂林”、“江北小九华”之称,鸿钧老祖、东海龙王、九华老爷、观音老母、二郎神等众神仙曾在此现身落脚,留下千古神话传奇。山中石公石婆夫妻偕老,雌雄狮峰相望相守,石小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与石巴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万古长青。

  这儿的石头有文化。无山不树、无径不竹、无涧不花、无石不苔、无岩不字是这儿最明显的特征。浮山被誉为“中国第一文山”,现存摩崖石刻483处,与浮山相伯仲、以“白云青鸟”著称的白云岩,现存摩崖石刻21处,皆是国之瑰宝,年代上至唐宋下至民国,字体大者2米见方小者不及1寸,有诗词、游记、庵堂碑记、题词留名文体各异,或隶、篆、行、草、碑、楷书法万千,青山也有明末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为向悬崖磨数字,与他后代认前朝”石刻诗作为证。

  这儿的石头有担当。青山的出名还不止在“相国诗篇”,闻名于世的有十六景,其中最著名当为“石屋胜境”。不仅因为曾有儒释道高人隐居修炼在此,左光斗、钱澄之等曾在此耕读研学,更重要的是石屋传导并彰显了一种精神力量。登临胜境,但见一巨石如掌平伸,临空飞驾一石柱上,构筑一见方200平米石屋的奇观,让你在慨叹大自然神力的同时不仅会发问,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境界?书法家方守敦“任重”题刻二字为石柱作了最完美的诠释,这不正是我们新时代所需要的使命与作为、责任与担当!

  这儿的石头有正气。来到小缸窑天峰寺,你不禁要被周围井然有序的景致所震惊,简直就是一个天造地设威严肃穆的公堂。公堂之上有“大印石”和“令牌石”分列东西两侧,令牌石又恰似佛祖神剑从天而降,悬于堂上色正芒寒,前方有“青狮”“白象”二山守护津关,俨然两名威武的猛士护卫在公堂大门左右两旁。周围还有“青蛙石”“卧兔石”“马踏石”“定泉”等自然景观。置身其中,感受到的都是浩然正气及和谐正能量,仿佛昭示天下为官者:当官必须廉为先,从政莫忘民为本。

  这儿的石头有造化。枞阳上码头汉武帝“射蛟台”和晋陶侃县令“洗墨池”旁,有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街,下枞阳小轮码头也有一条青石板路,远古的不说,自明清以来,直至近现当代,从这里走出的骚客大儒贤能巨匠数不胜数,有“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方以智、“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铁骨御史”左光斗,“铁画大师”储炎庆,“一代大哲”方东美,“美学大师”朱光潜,“将军外交家”黄镇,“两院院士”慈云桂、汪旭光、陆大道、丁汉、王福生、陆林,“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知名企业家左延安、曹建国、方洪波等。

  这儿的石头有贡献。在枞阳,像这样化石为神、化凡为奇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现如今枞阳又炼就了一身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本领,正在继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石头开化的奇迹。

  枞阳海螺水泥堪称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博物馆,四期扩建工程使年熟料产能规模超过1千万吨、水泥50万吨,发电量约4亿度,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单体工厂之一,为成就“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作出了枞阳卓越的贡献。

  枞阳玄武岩纤维产业异军突起势不可挡,梦谷科技公司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玄武岩高性能纤维生产和产品开发技术,公司研究生产的新型建材已成功应用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南海海洋基础工程、海洋环境治理、冶金及石油化工耐高温防腐等重大工程项目上。下一步将不断延伸和拓展新材料产业链,打造百亿级的产业基地,为县域经济增长做出枞阳更大的贡献。

  石头真的能开化,并不仅仅是传说,欢迎您来一个叫枞阳的地方考证,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江雄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