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冬青
故乡给了我柔软的性情。“一寸柔肠情几许”?我常在梦中回故乡。
千里之外,扬子江上漂浮着一叶小洲,它的名字叫长沙洲。以洲建制,隶属于枞阳县。那烟柳依依、绿渠滢滢、芳草青青、野花灿灿的地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多年漂泊在外,我对故乡的依恋竟然是“诉尽柔肠苦处”……
我的家乡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是闭塞的,但它又是通达的。它没有机场车站,没有动车公交,只有三个野渡通往外面的世界。它缺乏资源,远离市场,连信息也要迟到三五天,但是它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博大和宽容,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新和柔情。且不说长江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鱼汛,也不说秋天的棉田“姑娘拾棉白云间”的美景,就说那田头路边、村前屋后的小草小花也叫人流年忘返、顿生柔情……我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这种文化里,在田间悠悠的山歌里,在淡淡的花香中。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终止了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只有十五岁娃娃的学业。我初中毕业本可以被推荐上技校,却被“上山下乡”的洪流裹挟回了家乡,过上了结婚生子、土里刨食的生活。
落后贫穷,是社会前进落下的脚印,我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再被打上愚昧的印记。那时,我不知道还有《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看不到唐诗宋词元曲,书店里只买《毛泽东选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天,妻子让我到贵池买米,看到这些书,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买米了,用稻箩挑回了它们。看着嗷嗷待食的孩子,妻子气得直抹眼泪。此后,我在给生产队看鸡、放牛的时候苦读。那真叫苦啊!云里雾里,眼皮沉重,勉强撑着,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啃。直至今天我仍然没有弄明白那些高深的道理。
阅读,让我的野心膨胀。我模仿样板戏,在牛背上写出了七场大戏《闸上风云》。随后,又写出了电影剧本《活魂》《山川梦》《千里共婵娟》。父老乡亲给了我极高的赞扬和鼓励。县黄梅剧团团长专程找过我,公社办公室秘书、文化站站长和我成了好朋友。期间,虽有小曲艺节目被搬上县市汇演的舞台,但剧本的结果可想而知,那是无法攀登的高峰。
我是个失败者。大队和公社领导并没有因此而嫌弃我,安排我当了民师,提拔我做小学教导主任,又调我任中学代课教师。我的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白天挣工分,晚上灯下纳鞋,面黄肌瘦。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正值炎炎盛夏,产后食俗不振。那时候,棉农供应的粮食主要是山芋片。她一闻到锅里煮山芋片的气味,就呕吐。整整一个夏天只喝冬瓜汤。得不到营养,她就透支自己的身体,两只乳头都被儿子吮出血来。儿子养得白白胖胖,自己只有一张皮包着骨头。
长期的劳累和养育儿女的艰辛,让她患上了功能性宮血症。本就虚弱的身体,哪禁得起这样的病患。为了止血,医生给她吊脑垂体注射液。由于药物促使腹部强劲收缩,引起剧烈腹痛。血是暂时止住了,但药不能再吊了。那时候农村缺医少药。医生告诉我,你尝试着给她食用野藕节。野藕节能止血,又没有毒副作用。
虽然最终用手术根治了妻子的病,但野藕节也缓解了她不小的病痛,少流了许多血。从这时起,我开始关注起药食同源的草药来。家乡的草药很通人性。你不认得它,它是草;你认得它,它是宝。
我的另一场灾难,让我对家乡的草药心怀感激。那一年,我得了一场怪病。能吃能睡,不痛不热,只是消化道出血。医院验血,血色素只有3.5克,如果再下降到3克,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了。在市级医院,我先后8次住院,8次做CT、胃镜检查,结果是,心肺正常,肠胃正常,肝脾正常,腹内没有出血点。主治医师、医学专家均感到奇怪,束手无策。
历时四年,我巳经病入膏肓。弟弟妹妹为我求神拜佛,画符钗鬼,就是毫无用处。乡亲们拎着鸡鸭鱼肉来看望我,安慰我。我知道他们为我焦急,对我同情,按照礼俗,给将死之人以抚慰。
我心中暗自盘算,家里已债台高筑,儿女们尚未成家,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不能再问医求药,害了儿女。至于后事,我不敢与整天以泪洗面的妻子商量,就悄悄地对一位能为我作主的亲戚说了想法。我死后,家里无钱操办,棺木不要花钱买,就用屋前的五棵泡桐树。
“你这话说的,你这话说的,说得我的心都疼啦!”
这位亲戚红着眼睛不让我说下去。这时候,本村的医生刘大夫,给我送来了一本《本草纲目图谱》。他告诉我,这里面有许多药食同源的草药图谱。自己的病情自己最清楚,你按图谱寻找服用。如果对病,就坚持长期服用。
我仔细阅读,按图谱辨药。没想到我的房前屋后就有二十多种无毒副作用的草药。再扩大到全洲,竟然有五六十种之多。桑椹、荠莱、野藕、野菊花、芦笋、车前草、香莱、蝉蜕、扁豆、南瓜、冬瓜、山芋,等等,皆是药食同源的良药。它们平时是那么不起眼,有的虽然头顶小花,却也进不了庭院;有的虽然香甜可口,却也算不上佳肴。大部分都是自生自灭,或被锄掉。
久病成良医,我给自己配了方子,车前草加地锦草。刘大夫又让我中西药结合,再服极廉价的痢特灵和维C。反正车前草丶地锦草无毒,我当茶喝,几大碗
几大碗地喝,喝得肚子彭彭地响。它们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特别地依恋。喝了一周,血止住了。一年下来,我的命保住了。休病多年,家乡的中学仍然接纳了我,包容了我,让我得到了该有的一切。
“常山半夏望江南,豆蒄草蒿满车前。益母灵芝生紫草,淡竹叶映半枝莲。”古人关于中草药的诗歌很多,可見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无意于夸大草药的作用,但确是感激家乡的野草野花救了我的命。
为什么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怀?就是因为家乡是摇篮,那里有成长和奋斗的喜悦;家乡是熔炉,有冶炼和磨砺的泪水;家乡是港湾,有父老乡亲的疗伤和抚慰的柔肠;家乡是怀抱,有一草一木的馨香与滋养。
这些年繁华的都市生活,始终不能让我割舍下那些岁月,不能让我淡忘那些感激。它们揉进了我的骨髓,构成了我的性格,凝成了我的情结。我这只候鸟,现在又飞回故乡栖息,享受属于我的温暖与柔肠。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