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蒲城钓鱼台的传说

时间:2018-12-12 14:54:12

  欧阳松风

    相信每一个临水的城市都会有和水岸有关的故事,我所居住的小城也不例外。

  在枞阳老上码头临枞川河的地方,不仅有《枞川夜雨》的故事,也还有钓鱼台的故事。在老上码头,达观山从东向西南绵延,在临近枞川河水的地方突起一方峭岩。峭岩不高,面积不大,坐在峭岩上临水而望,美丽的枞川河温柔地从长江而来,她驻足白鹤峰前望一望美丽的我的家乡,便欢乐的如二八少女的情怀。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地绕着小城,向南,向西,经连城涌向绵绵群山。

  那一方突起的峭岩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钓鱼台”。我沿着枞阳老上码头的历史,走在明清的石板路上去问询那“钓鱼台”的故事。

  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皇船自浔阳浮江,经盛唐,过枞阳。在达观山西麓偏南的山岗上搭弓射箭,平息了枞阳的水患。从枞阳置县之始,达观山便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射蛟台”,而达观山脉,这一城中心的山也统称为“射蛟台”了。“钓鱼台”便是“射蛟台”延伸向枞川河的一部分,全名“达观山钓鱼台”。

  既然是“钓鱼台”,那么就一定有人在那峭岩上钓过鱼的吧?蒲城的老百姓钓鱼是不会留名的。周文王八百年江山,姜子牙一竿垂纶,垂直钩钓王候将相,可那是渭水之滨啊!于是有人说出了严子陵。

  据史料记载,严光字子陵,浙江余姚人,曾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友。公元25年,刘秀称帝,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为了江山永固,刘秀很想请他出山帮其治国理政,严子陵却坚辞不仕。后来刘秀好不容易把严子陵请进了宫里,两人彻夜长谈,聊到困倦了两个人便同榻而眠。

  睡梦中,严子陵竟然大大咧咧地把腿搁在了刘秀的肚子上。因为怕惊动严子陵的好梦,刘秀隐忍着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掌管天文的太史入奏,说昨夜有客星侵犯帝座。刘秀虽然对此并不介意,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严子陵。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江”,离开皇宫的严子陵携妻子梅氏来到富春山麓,就在富春江边耕田钓鱼直至终老林泉。

  富春江的桐庐并非家乡曾经的桐庐。也许是家乡先贤美丽的附会吧?

  枞阳义津人吴珍,字东阳,号浮渡,就曾经作《严陵钓台》两首:“肯把浮名托钓竿,桐江终古慕潮寒。故人已作客星去,天子那忍屈一官。三公不舍一羊羹,四海无如此钓舟。毕竟汉家轻节铖,严陵到底不封候。”

  也许,严子陵曾经来过小城,在游览小城名胜之余,路过这处峭岩,见是个临水垂纶的好地方,于是就在峭岩上垂三丈丝纶钓起了鱼呢。

  一段美丽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总会给我的家乡添几缕美丽色彩。而神话的传说会更加的演绎灿烂了。

  枞阳高甸人吴光祖(1882——1952),字述伯。他的《初夏过吊吕台》:“独立峭如壁,苍松映碧台。溪流澄澈底,砧响笑容开。割麦因烧火,捕虫鸟伏莱。岸然鸡冠石,几见吕公来。”

  话说有一年,玉帝放眼神州,见桐城一隅有一心善之人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人。便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渡其成仙。吕洞宾降临人间,来到桐城南乡,在百步梯的小憩亭中坐下休息,见小憩亭四壁许多题诗,颂赞王公乐善好施,捐银构筑百步梯以方便百姓过岗之风雨泥泞,建亭以帮助过岗之人疲劳而歇憩。心想这不就是玉帝让我渡他成仙的人吗?

  来到达观山下的蒲城街,在街市上经人指点,找到了卖药材生意的枞阳龙桥乡人王公,吕洞宾便要渡他成仙。王公见是仙人吕洞宾,纳头便拜。吕洞宾问王公可愿成仙?王公说:“只要能让我施药治病,救人危难,像许仙和白娘子那样,我愿成仙。”于是吕洞宾便带着王公西行,出得蒲城城门,在城门外经过达观山西南的临水峭岩。

  登上峭岩望枞川河水涓涓流淌,吕洞宾便对王公说:“你我二人从此岩跳下,便是神仙了。”说完,吕洞宾飘然从峭岩上跳下枞川河。王公看着水面漾起的浪花,想着神仙也会骗人。我从这里跳下不就被河水淹死了吗?那以后怎么能卖药施救于人呢?于是下得峭岩喊来附近百姓下枞川河寻找吕洞宾,而河水轻流,早已寻不见吕洞宾的人影了。蒲城的百姓便把这处峭岩叫做“吊吕台”。以凭吊吕洞宾了。

  从“钓鱼台”到“吊吕台”,无论那些传说是真是假,都是一段茶余饭后的佳话。宋时,王安石在舒州知府任上常来蒲城,传说他在读书问政之余,也常常喜欢钓鱼赋闲,此“钓鱼台”又与王安石有联系不?

  “宜秋西望碧参差,忆看乡人禊饮时。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青天白日春常好,绿发朱颜老自悲。跋马卧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两千多年来,达观山脉,多少美丽的故事在流传着。

  每一次走过“钓鱼台”故址,虽然故址早已不在,而记忆里还会常常想起那时的峭岩,坐在峭岩上看着枞川河的流水,远岸的芦花,天际的帆影。轻轻地吟诵着清同治间枞阳义津人吴向藜(字殿魁,号丁斋)的《枞阳湖归棹》“水面波平夕照开,青山倒影尽楼台。翩翩鹭向烟中宿,远远人从画里来。几树好花留客醉,一湖明月棹船回。清时也要渔樵侣,山鸟溪鱼莫浪猜!”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