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池枞婚嫁习俗与吴楚文化

时间:2018-12-13 08:32:59

  汪四武

    那天吃晚饭时,娘对我说:“伢嘞,明天你表妹出嫁,请你去为她挑三生担子去。”我说:“出嫁,又不是祭祖,弄个什么猪头三牲的?”

  父亲说:“是请你去挑子孙柜、子孙盆、子孙桶这个三生。”我问:“什么是子孙柜、盆、桶?”父亲说:“嗷,你哪没见过哇?就是紧跟在新娘身后,一头挑着一个小方柜,柜上搁一只小提量(小水桶);另一头是一只有三个脚的小盆,小盆里放只马桶的那个担子呀。”

  我一听挑马桶,当即就讲:“不去,不去,那多丑哇!”“你敢!”娘说,“我已经答应你表娘了,我也去。”我说:“怕只怕你那小脚一丁一丁的,会带连整个送亲队伍都要扭秧歌啰,那才好玩!”

  “玩”字还没说出口,没防备,没躲的及,头上让老娘磕了一大刮栗子。父亲笑着说:“活该!你这个壳(池州话,没有的意思)出息的伢。”我摸着头望着父亲。父亲对我说,挑三生担子的人身份最尊贵,他代表女方娘家人。自古以来就是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的。挑别的嫁妆担子的,那藏在嫁妆里的东西保不住会被别人全部抢去呢。

  “什么?还准抢啦?”我愤愤不平地说。

  “准抢。”父亲接着说,“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图个热闹,喜庆。唯一你那三生担子里的东西是不准抢的,抢三生担子,有一说是抢人家子孙。你挑的子孙桶里有:红枣(早)花生(生)桂圆(贵)鸡子(子),还有大糕(高)喜糖(启)。另外,你表妹知道你喜欢抽烟,还特意放了一条红双喜香烟在那子孙桶里。”

  “放香烟?”我问,“这又是有什么寓意呢?”父亲没回答。娘讲:“那是人家对你客气!”“哦,对了。”我说:“这个肯定不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古时候没有人抽烟……”娘又要拿拐杖打我了,我赶紧抱住娘哀告了:“你老人家别打别打,我听你的照了吧?”

  “你这个小瘟疝鬼!你都二十岁了,这事你要仔细地看着,记到心里去。往后你自家迟早也是要操办的!明天,你将你表妹背出门后,再快快的回去把担子挑出来,跟在你表妹后面走。”

  “什么呀?”我吃惊地问娘:“还要我背呀?”

  “是呀。自古以来,就有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这话。哥嫁妹子理应当!你表妹无兄长,请你代替。一路上要护着你表妹,莫让人家用锅烟灰什么东西抹到你表妹脸上去了。嗐!现在不搭盖头不坐轿,你看那些小瘟疝鬼们害吧!哎,别人拦着要糖果、香烟什么的不放你表妹走,这个就要看你想什么法子让你表妹走脱,莫耽误了吉时了。”

  “他们敢!”我这一发狠,我娘我父亲同声道:“不能发脾气骂人,更不可打人家哦。听到了没有哇?!”在我表示听到了之后,娘又讲了:“你一直要把你表妹护着进了洞房才是万事大吉。”我说:“进了他家的大门了还要我护着哇?”“嗳,进门后更要紧了”,娘说:“万一你表妹有什么礼节不到堂或者出了错,你就必须给她圆场子。你听我谈个故事把你听,你就晓得了。”

  我娘肚子里的故事古怪多,可是她老人家轻易是不谈给我听的。我要听,就得哄她老人家开心,否则就别想。今天例外了,她老人家主动谈起来:

  从前有户人家嫁女儿,因到婆家有一天的脚程,途中没有卖吃的。所以,那新人的娘想,抬轿的、挑嫁妆的到了就有得吃了,可新人还要拜天地,拜过天地入洞房。心疼新人的婆婆也许会趁闹洞房的人还没有来,或者把客人拦在洞房外一时片刻,弄点什么东西先给新人吃吃。要是遇到一个不心疼人的婆,那我闺女不要饿坏了?

  于是乎,她趁女儿上轿时递给女儿十来个炆蛋,嘱咐女儿肚子实在饿了才能吃一两个。可不知这女儿是太馋了呢,还是那炆蛋太好吃了,这女儿竟然坐在轿子里把十来个炆蛋全吃了。炆蛋这东西着气呀,所以她拜堂时就出了大事了。

  好在给她挑三生担子那人机灵,否则,那是会当场退婚的!

  古话讲:放屁拜堂,家破人亡。那喊堂的(司礼)喊道:一拜天地!这新人一弯腰就——咕噜一个屁。坐在高堂之上的公婆听到了,脸马上变青了。给她挑三生担子的是个机灵鬼,一见不好,马上高声圆道:一屁赛春风——

  公婆心想还好,有人给圆过去了。喊堂的又喊了:二拜高堂!这新人一弯腰又是咕噜一个响屁。那个机灵鬼随口就答:二屁满堂红——

  坐在高堂的公婆,这时是目瞪口呆了。喊堂的继续喊道:夫妻对拜!这下好,这新人咕噜、咕噜,连放两个老响的屁。机灵鬼立即圆道:三屁四屁,买田买地——

  堂上所有的客人都为这个挑三生担子的叫好。坐在高堂上的公婆真是哭笑不得。可这个新人,大概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了: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她大概以为拜堂成亲必须要放屁呢,所以她这时其实没有屁了,就死劲拢呀,死劲拢。屁这个东西,一拢动了,想收都收不住了。你听吧:咕噜、咕噜、咕噜地放出个连串屁了!这下不得了了,忍都忍不住了。大家也忘了屁是臭的,是不能吃的,可大家都把嘴张的老大的望着那个机灵鬼。只听那个机灵鬼喊道:屁多,屁多,五子登科!……

  “你这个鬼老奶奶!”父亲笑着骂了声我娘。他连饭都不吃了,拿起他的烟袋笑着出去了。我的眼睛水都笑出来了。可我娘她不笑,她说我明天就得有那样机灵。

  我说现在已不兴拜堂了。我娘说,婚礼规矩特多,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虽说现在是自由恋爱,但按老规矩的话,即使没有媒人也得要找两个人代替才对的。娘家要钉嫁妆被子,得用双股红线,请多子多孙的人来钉,得包红包。

  新人梳头发,也得请人来梳,这人也必须是多子多孙之人。梳头人梳头时还要唱祝福歌的。梳头时要点燃两支红烛,男左女右,看哪边燃的时间长,就说明那个人的寿命长些。

  头梳好后就开脸了(用两股线相互扯着在脸上绞,绞脸上的汗毛),脸一开就不是黄毛丫头的身份了。接下来就是换嫁妆衣了,换衣是要站在簸箕里,由别人帮着换的。衣换好了,姑娘站在簸箕里对父母跪下磕头,这是谢父母养育之恩。

  随后鞭炮一响,你就要背你表妹出门了。这时你要告诉她千万不要回头看,一回头就不吉利了,弄不好会婚姻变卦回娘家的。你一背上你表妹,她娘就会哭的。明天我也去陪你表娘哭。这个哭叫哭嫁,哭发哭发呀!再就是走的路线了,一般来说出门时都是顺水而下,图个顺字;到婆家门边时,又要兜水而上,叫人往高处走……

  后来,我问父母“为什么要将马桶称为子孙桶”等问题,我父母都解释不清。我又问隔壁的方老先生,可老先生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不过,方老先生却指引我去问那独自一人住在郎阁巷里的胡炳昆老先生。

  这胡老先生,我只知道是个靠行医谋生的人。因为我父母若生病了,就喊他来看。所以我对方老先生说:你老都不能解释清楚,他能行?没想到方老先生说:胡炳昆老先生可是个滿腹经纶、真才实学的人啰!他是我国科举考试最后一场考中的进士呀!现龄九十有二了。怎么讲呢?沧海桑田啦!从1904年到1912年(民国元年)这些年真不知道他是怎么错过了机会。

  且不说什么进士不进士的,我相信方老先生的为人,加之那胡老先生有九十多年的阅历,再加上胡老先生为人和蔼可亲的,我决定登门拜访。我准备了束脩:一条烟,两瓶酒,一只烧鸡和一大荷叶包的卤猪头肉去了。真没白来,还真是一个货真、可惜价不实的国宝!

  可能是在酒精的催化下吧?老先生文思相当敏捷,逐条逐项地回答着我的请教:我地所处是吴头楚尾,然而具体界线在哪里?在秋浦河。河西属楚,河东归吴。这个不需要查阅资料的,因为人们都知道“吴头大鲫鱼好吃”,产这种鱼的地方人们都知道是秋浦河东岸那个非人工围垦而成,故而称之为“天生圩”的圩塘里。弄清了这点,也就是弄清我地风俗的归属和时间这个大概了。

  为什么只说是大概?因为不能仅靠这一点就确定,那是不负责。要知道各地风俗习惯是有相互影响力的。因此毎个地域的风俗或多或少都有点外来的色彩。而风俗的形成又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和完善的。归属、时间解决了,剩下的具体问题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要将装粪便的桶冠以子孙二字?盖因古吴楚两国女人生孩子是采取坐姿的。就是坐在那桶上,把孩子生到桶里。这在古代是先进的,因坐姿就自然的增加了一份下坠力,符合医学理论。

  孩子生下来要清洗(产妇也要清洗),在哪儿洗?就在那个有三个脚的盆中洗,当然,孩子不一定要放到盆里的,孩子多半是放在稳婆腿上的。这稳婆就得采取坐姿,所以那盆才设有脚,增其高度。小提量(小水桶)提水呀。小方柜是装新生儿衣物的。你说这三样冠个子孙二字可以不?这三样东西,娘家再穷都必须要置办陪嫁的。男女婚配,说到底就是繁衍后代呀。

  其实古代还有暗三件必陪物。一个类似小枕头的东西,取名为:收子。一方白绢,取名为:验子。一支类似发簪物,取名为:松子。这三样除白绢外,在古代也是有医学内容的。

  至于要弄清“哥嫁妹子理应当”第一个说这话的人,那是无从考察的。这话在《东周列国志》中,只要你用心就能读出来。“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是要上溯到汉代的。总之,只要你能潜心去读《诗经》、《大雅》、《楚辞》等书籍和文献资料,你会不难发现,古吴楚风俗习惯到如今仍比比皆是。

  我不妨趁今天高兴跟你讲:猪油泡锅粑,煎蛋泡炒米,磨芝麻粉,酿甜酒等都是古吴楚风俗习惯。你娘梳的发型,叫篷头,是吴国遗风。而你娘系的那外面一层小一点、里面一层大一点的青色或黑色的围裙,那不是下厨的围裙。那种下面一角绣点什么花,上面接上窄窄的一条红色布边的裙,在古代围着那围裙是可以见客,可以到处走动的。这是因为该围裙是由楚女采桑袋演变而来的。嗳,只要你用心去研读我前面所说的书籍、资料,你就会发现,时至今朝,古吴楚之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在扬子江中下游两岸区域仍然广泛存在着。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