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张煌言与姚莹的《枞阳谣》

时间:2019-01-03 09:25:08

   谢思球

    枞阳是鱼米之乡,它无与伦比的水乡风貌和自然景观,自古就是骚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明代宁波籍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这里留下了一首名为《枞阳谣》的诗歌。数十年后,远在福建为官的姚莹,有感于张煌言的诗歌,思乡之情难禁,挥毫写下一篇名为《枞阳谣》的短文。

   姚莹,桐城人,晚清史学家、文学家,姚鼐侄孙。姚莹于嘉庆十二年中举,次年为进士。此后曾游幕广东,在福建、江苏任过地方官。两篇(首)同题《枞阳谣》,一诗一文,千古佳话。

   张煌言的《枞阳谣》:

   

   八尺风帆百丈牵,枞阳湖里去如烟。

   江南米价秋来长,喜杀桐艚卖稻船。

   

   沿湖下网荡湖船,网内纤鳞锦样鲜。

   灯火湖光儿女笑,鱼秧种得不须田。

   姚莹在《枞阳谣》一文的开头先引用了这首诗,然后,他接着写道:

   “此明季鄞人张煌言作《枞阳谣》也。《明诗综》收之。余因忆丁卯冬,由贵池渡江,归径枞阳,时方漕兑,粮艘皆泊江口,满河桐艚鳞次云集。余以小舟逶迤其间,间知时岁大熟,自官粮外,载稻出卖于邻境者甚众。心极喜之。既而,余舟由小河达菜子湖,则四围屏幛,一镜涵天。清晓,烟日明濛,荡漾红碧;渔人缯网,历历如画。余城居,至枞阳时少,比又以岁迫,不及穷览。今来岭徼,忽已四冬,读此诗,恍见故乡风景,而展转不归,为之怅然。因录之以志乡思。桐艚者,形狭而而长,吾乡专以载米,漕兑出境皆用之。”

   巧的是,张煌言和姚莹都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张煌言坚持抗清达十九年之久,姚莹在台湾勇击英军,五战五胜。他们不约而同地写下《枞阳谣》,就是有感于枞阳优美绝伦的水乡风貌。

   在史学界,素来将张煌言与郑成功、李定国并举,认为他们是抗清斗争后期涌现出来的三位最突出的爱国将领。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文学家。清顺治二年(1645年),与钱肃乐起兵邑中,奉鲁王至绍兴监国,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顺治七年(1650年),清军攻陷浙闽,鲁王退据舟山群岛。张煌言时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又奉鲁王之命入闽,与郑成功联合,其后数次攻入长江,打击清军。

   鲁王兵败后,桂王在华南称帝,即永历帝,张煌言再入永历朝,任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煌言与郑成功分兵北征,攻入安徽后,兵败,只身潜行两千里,返回台州。郑成功据守台湾,张煌言在闽北困守。此后,郑成功在台病故,桂王在云南被害,鲁王亦死于金门,明朝几个小朝廷寿终正寝,张煌言已无主可保。

   康熙三年(1664年),张煌言在与清军海战惨败后,退居悬岙岛,部伍散尽,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经多次劝降无效后被杀,葬于西湖南屏山下。

   这就是张煌言抗清的大致经过。那么,张煌言是怎样来到枞阳的呢?由上面的介绍可知,他在安徽兵败时,在潜返途中经过枞阳镇,写下了《枞阳谣》。

   《南疆绎史》载:“故人之友,亦以观变自江上来者,识为张司马(张煌言);怜其忠悃,教之由枞阳渡黄湓(河名,跨东至、石台、贵池三县境)。溯江而上,抵东流之张家滩登岸,走建德、祁门乱山间。比又病疟,力疾趋休宁,买棹入严陵;浙之人熟其貌,仍作山中行。”黄宗羲的《赐姓始末》一文也记载了这件事:“煌言趋铜陵,与楚师遇;兵溃,变姓名,从建德祁门山中出天台以入海。”

   那场战争的经过是这样的,顺治己亥年(1659年),郑成功挥师进攻金陵,张煌言率部扬帆直入安庆。可惜,由于清军势力强大,两支队伍最终都遭到惨败。郑成功兵败入台,张煌言亦弃舟登岸,北入霍山县境,于山间潜行,迷失了道路。

   幸运的是,他在安庆高河埠遇到了一位在此采药的故人,他劝张煌言改变计划,渡江南行。卖药人说,安庆方向有卖稻的船,往来大江南北,可取道枞阳湖再入长江。就这样,张煌言来到了枞阳湖,乘船渡江至黄湓,再历建德、祁门、休宁等皖南诸县,秘密到达浙江某海岛。卖药人说的“枞阳湖”应该就是指菜子湖,张煌言由怀宁高河到达菜子湖,再经枞阳长河抵达长江,然后至江南。这大约就是张煌言的潜逃路线。

   《枞阳谣》就是张煌言在秘密行舟于枞阳湖时,有感而发,即兴而作。

   张煌言崇高的民族气节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被清军抓住后,被带到杭州,上至总督巡抚,下至普通军民,人人都非常敬佩他,杭州人更是以一睹他的尊容为幸事。他在从容就义前,遥望西湖凤凰山一带,说了一句话:“好山色!”说罢,便命在旁官吏笔录,口述《绝命诗》一首:“我年四十五,恰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于是端坐就义,壮烈牺牲。

   张煌言的《枞阳谣》写得亲切可亲,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如果不了解当时的背景,我们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位亡命天涯的的抗清英雄所写,它更像是出自一位游山玩水的诗人手笔。

   一个爱国的人,他必然爱乡。尽管张煌言不是枞阳人,但是,枞阳的山水风光、渔家生活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家园之恋。英雄,原也是性情中人,他羡慕枞阳老百姓这种一网鱼虾一网粮式的安详生活。可是,由于肩负着抗清使命,他不得不选择了血腥和暴力。

   姚莹的《枞阳谣》是他在福建当官时思乡而作。“今来岭徼,忽已四冬”,岭徼,指五岭以南地区。姚莹由张煌言的《枞阳谣》而引发了思乡之情,他回忆起自己当年在家乡由贵池乘舟返乡时,看见枞阳长河上漕船云集、百姓喜庆丰收的壮观景象。就是在那一年,他考中了举人,次年又高中进士,然后到南方为官,一晃已是四年。

   张煌言和姚莹的《枞阳谣》,异曲而同工,表现的都是豪气干云的英雄们的家园之恋。枞阳,就是这样一方让人无限眷恋的神奇土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