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菜市上,荠菜少见踪迹。因为此物太多了,用不着买。荠菜又叫“地儿菜”,从菜名即可见其“草根”本性,事实也的确如此。荠菜耐寒,在众多野菜中率先萌发,初春时节即阳历二三月份,荠菜嫩绿的芽头就挺立在瑟瑟的春风中。荠菜生长不择地之肥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岸,随处可见。我们家住在校园里,四方形的花圃里多的就是荠菜,但多数被家养的鸡给吃了。
挖荠菜,要去校园背面的成片的麦田里。那时,母亲常常带着我们全家上阵,一人一只篮子一把铲子,半小时篮子就满了。荠菜的香味很特别,特别是折断的根茎溢出的菜汁,与香椿头相比又是一种特有的植物清香。荠菜的做法有多种,我只吃过荠菜饺子、荠菜粥。包饺子要用嫩荠菜,熬粥的荠菜嫩、老皆可,老荠菜更入味,菜香与米香打成一片,闻闻不禁食指大动。
在合肥,荠菜饺子常吃,有时也动心思去挖荠菜,可就是提不起那股劲儿。辛弃疾的《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古人风雅,今人视荠菜不过一道菜肴而已。周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