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雁形地的神秘传说

时间:2019-01-28 09:58:53
张振中

 

  宋朝年间,皇庭内部矛盾重重,为了争权夺位,皇亲国戚相互弑杀,群雄割据,戡乱频繁,百姓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农民起义的烽火四起,黎民百姓背井离乡,纷纷举家外逃寻找世外桃源安身立命。江南贵池象山一张氏布衣携妻带子女趁乱世之机从江南漂渡江北。据民国时期,桐城《鳌山张氏谱》记载:鳌山张氏始祖福一公生于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宋理宗年间迁徙卜居桐城县东乡鳌山头。

  在远古的时代,白荡湖是东海梢,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的变迁,洪水泛滥,上游的泥沙俱下,逐渐形成了突兀的湖泊。白荡湖西边叫百宕湖、百丈湖、东边叫竹子湖,湖泊相连。这里山清水秀,一片沃土,鱼虾满湖,水鸟成群,野生动物比比皆是,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一个初春,春暖花开,阳光灿烂。贵池象山张氏福一公举家漂流过江辗转江北,颠沛流离来到桐城县的东乡。发现白荡湖湖畔荒无人烟,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滩湿地,蒹葭丛生,水草葳蕤,柳树阿娜多姿,鱼虾随手可及,是定居的好地方。

  于是,张氏福一公选择白荡湖畔的鳌山作为生存之地。从此,桐城县东乡的境内就有了张氏,名曰鳌山张氏,张氏福一公带领家人在湖边搭建几间茅草屋,垦荒种地,终于在此落下根。张氏福一公的子孙在此延续四代,百年过世后,大部分叶落归根又回到贵池象山安葬,留下后裔在白荡湖畔安居立业。

  经年累月,星转斗移。张氏福一公的后裔在白荡湖畔垦荒种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半农耕半渔民的生活,春种秋收,农闲捕鱼,丰衣足食,寝食无忧。

  岁月的长河默默流经了一个多世纪,张氏时敬公已是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岁至暮年。一个冬天的傍晚,时敬公在湖边划小船放小卡子捕鱼,天气阴冷,便上岸在雁形地旁烧堆篝火暖暖身子。翌日傍晚又划小鱼船经过这里,意外发现昨天傍夜取暖的一堆篝火依然燃烧着。在这荒凉的湖边根本没有人来过,这堆篝火经过一个昼夜怎么依然燃烧不灭呢?他感到非常蹊跷,难道这是一堆永不熄灭的圣火吗?这件事在他的脑海里留下无法解释的谜团。

  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南归的大雁成群结队在湖滩歇息,群起群落,蔚为壮观。那数以万计的大雁连成一片白色的涡流在流动,雁声荡漾,响彻云霄。张氏时敬公一生出入这一带农耕打鱼,对这块生息繁衍的湖畔情有独钟。他看到白荡湖畔的刘家岗这块酷似雁形的地方,下面是一片湖滩湿地,再联系到那堆昼夜不灭的篝火,他认为此乃一方风水宝地也!

  一日,张氏时敬公语重心长地对长子说,我本打算也像我们家上辈子几代老祖宗一样叶落归根回贵池象山祖坟地,既然我们在鳌山落地生根了,就不必魂归故里。我死后就葬在湖边的雁形地,你看雁形地面对山,际水枕岗,青山绿水环绕,那可是一方风水宝地,日后张氏必定人丁兴旺,枝叶繁茂呀!并再三嘱咐长子天机不可泄露呀!

  关于雁形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呢?白荡湖畔的李家渡住着一户李氏人家,家里有口土墼仓储藏着粮食。农户发现仓里粮食一年通头凭一家人怎么吃只涨不赊,觉得非常蹊跷。农户秘而不宣经过多次暗暗观察终于发现了小秘密。原来这户人家的土仓靠近房子的穴牖(洞窗)。常言道,八月雁门开,九月雁就来。大雁为了在此过冬,在白荡湖畔拾落在田野里的谷穗,叼在嘴里飞进穴牖储藏在农户仓里,日常天久仓里的谷粒只增不减,日积月累就是满满的一仓。怪不得这仓里粮食只涨不赊呢!由此可见,雁形地确实是个好地方连有灵性的大雁都囤积谷子在此安居呢!

  冬去春来,岁月轮番,又一个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春天,张氏时敬公寿终正寝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生前遗愿准备葬在雁形地。那时白荡湖畔不仅有鳌山张氏的群居,而且其它的姓氏也在此落地生根。在离雁形地不远的地方有两个小村庄,一个叫范家嘴住着范氏家族,一个叫李家渡住着李氏家族,在姚塘岗还住居着张氏的表兄周氏家族。迁徙的农户逐年俱增,周边也有几位古稀之人也暗暗地盯上雁形地这块风水宝地呢!

  张氏时敬公的长子按照其父在世的遗愿就选择雁形地作为父亲长眠之地。在入葬那天,请来一位异姓的风水先生看风水。

  风水先生翘首环视四周风水,惊讶地发现刘家岗仿佛是一条龙岗,东接鳌山头,北连高庙山,西边是峰峦叠嶂的藕山,北边是乌金渡口一泄千里的碧水从此奔腾不息。东边是姚塘岗,南边是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再俯视这块地,如同大雁展翅翱翔,连大雁的头部都依稀看见,依岗临水,面对藕山,朝沐晨曦,暮送夕阳,不禁拍案叫好:“这雁形地乃是洞天福地,将来鳌山张氏必定人丁兴旺,世代繁荣昌盛呀!”

  风水先生看到此地风水非同一般,也顿生妒忌之心,还有湖边住居的范氏家族,李氏家族暗中疏通风水先生从中作梗,在下葬时故意为难张氏子孙。那风水先生振振有词说:“自古以来,逝者入土为安也,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方可下葬呀!”张氏子孙迫不及待问风水先生:“哪三个条件呢?”风水先生捋捋花白的胡须神秘兮兮地说:“下葬时,其一必须见鱼上树,其二必须见人戴铁帽子,其三必须见人驮马,这才是黄道吉日的时辰呀,没有这三个条件是不能贸然下葬的呀!”

  张氏子孙听了这三个条件顿时就懵了,这世上那有鱼上树,人戴铁帽子,人驮马的道理呢,这岂不是故意刁难张氏的子孙呀!风水先生的话如同圣旨一般,岂敢违背,有谁愿意做不肖子孙呢,也只好无奈等待时辰。临近中午时分也没有见到鱼上树,人戴铁帽子,人驮马,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急如焚……

  白荡湖畔的一些异姓人家,听说鳌山张氏一世祖时敬公今天出殡在雁形地安葬,有不少人赶过来为其送行,一些赶集的人们也匆匆而过。这时,有一位衣襟褴褛的老人,手拎一条鱼,听见雁形地哔哔啪啪鞭炮声就凑过来看热闹,顺手将鱼挂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老风水先生见状大声说:“鱼上树啦!”

  张氏的子孙破涕为笑高兴万分,可人戴铁帽子,人驮马的条件又让他们焦急不安。一位中年人在集市买了一口铁锅,罩在头上往回赶,看到雁形地如此热闹,头顶铁锅也绕道而来。老风水先生见状大声说“戴铁帽子人到啦!”

  俗话曰,无巧不成书,天助张氏也。有一位木匠师傅肩驮着木马路过此地,探着身子也来凑热闹,这时风水先生不得不大声喊道:“人驮马到啦,时辰到啦,方可入土为安啦!”突然,一阵风拂过,天空中出现一群接一群的大雁像一道白色的涡流绕雁形地的上空盘旋。那高吭悲恸的叫声,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久久不愿离去。风水先生仰视苍穹,深情地说:“这天空中成群结队的大雁低翔是为逝者送行的,实属罕见,乃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呀!”人算不如天意,白荡湖畔的雁形地就顺理成章成了鳌山张氏一世祖的墓地。

  在雁形地的西边是鲇鱼地(吴家徐庄的前面),东边的是猫形地(范家林庄的前面),相距几百米似一个三角形。雁形地是张氏的祖坟山,猫形地是范氏的祖坟山,鲇鱼地是周氏的祖坟山,彼此相互守望。

  据村庄上辈子耄耋之翁说,范氏世祖与周氏世祖在世不和,经常欺负周氏家族,结成冤仇,周张老表兄,张氏世祖就抱打不平相助周氏。谁知在阴曹地府他们还是冤家路窄经常作对。于是,猫形地的猫,千方百计想吃掉鲇鱼地的鲇鱼,雁形地的大雁就密切注视猫形地的猫,一当猫形地有风吹草动,大雁展翅低翔用锋利的尖嘴啄猫形地猫的眼睛,不让猫伤害鲇鱼,猫岂敢贸然侵犯呢?当然,这仅仅是上辈子流传下来的道听途说而已,活着的人谁知道阴曹地府的事呢,却给雁形地披上神秘的色彩。

  春秋荏苒,岁月轮回。雁形地这个神秘的传说,鳌山张氏后裔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代又一代传下来,都知道雁形地是鳌山张氏一世祖的墓地。那座祖坟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如故,坟冢高大而不塌陷,荆棘杂草葳蕤丛生,周边几里地不准其他姓氏在此葬老坟已成为历史的惯例。小时候,我们在白荡湖畔放牛,村上年事已高的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雁形地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