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犬乘风去,金猪拱门开。
跨入猪年,不知为何让人想起了那年味十足的年猪,想起了带“猪”这个字眼的顺口溜和俚语,想起了那些落在岁月尘埃里的“猪谚”。
当然这些顺口溜、俚语、“猪谚”,大多是经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而流行开来。你可别小瞧这些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它毕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遗产啊!也是先人的智慧结晶。
可以这么说吧,这些民谚、顺口溜、段子应该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百姓喜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便于传诵等艺术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确实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风土人情。
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这些“猪谚”可藏着一定的哲理哩。例如,有借事喻理的,有借物喻人的,有催人上进的,有让人警醒的,凡此种种,无需赘述。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在一种知觉的,或不知觉地状态下都曾经运用到它。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类谚语、段子、顺口溜,如同人的影子,不论你走到哪,它都会跟到哪。倘若不信,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下面这些“猪谚”,相信你你并不陌生吧!
顺口溜
1.猪困(睡)长肉(方言读“育”),人困卖屋。
意思就是:人不可以像猪那样贪睡懒觉,不思进取,否则一辈子将会是穷困潦倒。
2.年猪月菜,腊底好卖。
意思指年底行情好。
3.前夹后梢,不吃也孬。
强调的是:猪前后腿部位的肉质好。
4.养猪不赚钱,小钱换大钱。
5.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
3~4,劝慰人不要光看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6.猪无圈,包树旋。
这一句顺口溜,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省里有个口号是:“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安徽!”而本地一乡镇干部逢会就说上面那句口头禅。要求农户猪要圈养,以免毁坏树苗。
7.老母猪吃稻,一报还一报。
意思说,现在,你的一言一行,很可能在若干年后就会轮回到自己的身上。例如,某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将来他的孩子也会效仿他,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
8.一劁猪,二打铁,三捅黄鳝,四戳(方言音“夺”)鳖。
旧时,对手艺人的一种榜排名次。
借物(猪)喻理
1.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励志名言,也是一种传统的良好家风家训。
2.人怕出名猪怕壮。
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3.猪大肠——拎起一大老掛,放下一大老堆。
泛指社会上的一种不顾廉耻的无奈之徒。
4.老母猪下田——直吃横逮。
通常用来比喻一种人的贪婪欲望。
5.指猪骂狗
拐弯抹角的骂人,与“指桑骂槐”同义。
6.死猪不怕滚水烫。
用于比喻一种自甘堕落、屡教不改的无赖之徒。
7.塘里无鱼水自清,槽里无食猪拱猪。
指资源稀缺时,出现了一种相互争斗现象。
8.人不犯错是猪,犯错不改是死猪。
指人犯错误再所难免,若坚持错误到底,则是死路一条。
其他
1.昨夜小酒实在多,到家就过猪一窝。
“过猪”,原意是母猪产仔的通俗说法。在这里,是形容醉酒后的人出现了呕吐、犯浑那种狼狈的样子。一句顺口溜,不失一种“诙谐自嘲,传神生动”的表达效果。
2.我家的那个家伙就像个“猪食罐”,有什么吃什么,从来不挑食。
“猪食罐”在这里,俗称胃口好,不挑食,有褒奖的味道。
3.那个老几一点都不讲道理,简直就像是“猪”一样!
骂人的话。指不通情达理,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等。
4.小猪怕过冬,肥猪怕过夏。
5.小猪长骨,中猪长皮,大猪长膘。
4~5指养猪技术要领与生长发育规律。
6.一头猪挑着吃,两头猪抢着吃。
借猪喻人。借指人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原有的生活态度也随着改变。
7.猫咬猪尿泡——瞎喜欢。
这句歇后语是指盲目乐观。
8.猪往前拱着吃食,鸡往后刨着吃稻——各有各道。
指鸡猪不同的觅食习惯。猪很护食,容不得别的猪与它争食,所以总是边吃边拱。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句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
“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
亲爱的朋友,当您看到这里,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猪谚”、段子、顺口溜或歇后语要留下来分享一下呢?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