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民间趣联故事(四)

时间:2019-02-03 15:35:20
章宝贵

  

0
1

 

  是是非非,二老心中自有数

  鬼鬼祟祟,五人刀下不留情

 

  在中国汉族悠久的农耕文化中,自古便有在村庄周边,建小庙供奉土地菩萨与五猖菩萨的传统。在家乡枞阳也不例外,几乎有村庄的地方,村头都会有土地庙。但土地庙与五猖庙同建一处共享香火的还真不多见,难得的是,在枞阳南乡大青山一带,至今仍保持这种风俗。今得枞阳教育界老前辈、先贤青山何氏子诚先生,为大青山某村头小庙所撰一副对联:

  是是非非,二老心中自有数

  鬼鬼祟祟,五人刀下不留情

  此联最为难得是将土地菩萨与五猖菩萨,分别嵌入上下联的联意中,合二为一,甚为有趣,联意是说告诫敬奉者对神灵当有敬畏之心。上联中“二老”是指土公、土母二神,下联中的“五人”是指五猖菩萨。而关于五猖神之由来,全国各地说法众多,家乡枞阳地处楚尾吴头的长江流域,关于五猖神的来由,基本上是吴楚文化的复合:或说五猖乃为邪恶之神,故亦称五神,五神常常作恶,危害人间,民间用“跳五神”等活动,来乞五神安宁,求得心安。又或说,明朱元璋得了天下,登基南京,做了人王地主,某夜梦中,有当年战死的将士,向朱皇帝讨赏。后皇帝下诏:天下百姓,以村庄为单位,以五为伍,供五个将士为五神,可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

  

0
2

 

  手长衫袖短

  人矮嘴巴长

 

  枞阳晚清最后一位老秀才丁曼卿(1873--1947),项铺(金社)丁家祖庄人。先生出生贫寒,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学问高古,满腹经纶,诗词歌赋书,样样精通,曾三次考取秀才。先生虽才华横溢,胸藏文章,但口齿笨拙,不善言辞。不过,其思维敏捷活络,反应快速灵慧。好作八股论文,据典引经,词章华丽,工诗词,尤善楹联对对子,常能脱口而出,遣词生动,诙谐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得不折服于其博学多才。

  丁曼卿先生一生课馆授徒,教书为业。却嗜赌成性,酷爱麻将四方城,可总是输多赢少,常常口袋空空如洗,尽管生活窘迫,但只要有赌友召唤,不分老少,哪怕是自己学生,他也乐呵呵地欣然应邀。甚至,经常在饭局尚未结束时,嘴里还含着饭菜,便匆匆放下碗筷,用自己的大衫袖向大桌上一拖,边擦桌子边急不可待地拎出麻将袋。先生此举,屡遭人戏谑取笑,先生口钝,为人随和,大都随之任之,但也有反唇相讥的时候。某次,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牌友,看他用大衫袖擦桌子,调侃说:“先生捉襟见肘了,桌子可擦得干净哦!”先生一边摸牌,一边慢悠悠地用眼角瞟了一下对方,笑着吟道:

  手长衫袖短

  人矮嘴巴长

  先生话音未落,众人皆哄堂大笑起来。“手长衫袖短”本是枞阳东乡坊间俗语,这里意思是说先生自己手欠,喜欢打牌,可荷包里又没钱;“人矮嘴巴长”是说对方身材矮小,但嘴欠,喜欢取笑别人。当然,这矮个子牌友被先生这番奚落后,再也不敢拿先生开涮了。

  

 

  

0
3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

  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陈澹然,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字剑潭,号晦堂,自号老剑。枞阳县仪山(现属汤沟镇)人。其幼时从父读,聪慧好学,才思横溢,九岁便能提笔作文。稍长,师事方柏堂(方宗诚)先生。18岁应桐城县试,文压群芳。光绪十九年(1893年)恩科举人,授资政大夫。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陈澹然先生,其一生处沧桑之乱世,抱国家之悲切,怀才不遇,浪迹风尘,穷愁潦倒,壮志未酬,于1930年客死于当时为安徽省府的安庆。作为枞阳一代名士,陈澹然有胸积万壑的学识,常语出惊人。除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经典的战略名言外,一生勤于著述,著作等身,浩瀚宏富,大多论治国强国之道,却鲜为后人知。

  先生虽有纳天下经纬之才,但他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其一路风雨兼程,磕磕碰碰,大都是在颠沛流离之间,孤芳自赏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先生曾作联自嘲: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

  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先生此联用非常诙谐却又非常无奈的语气,道出几分辛酸的人生况味。虽然他的“功名事业文章”处处碰壁,但他愈挫愈勇,并不灰心失望,在“嬉笑悲欢怒骂”中期许与等待,也可谓是充满斗志的一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