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豸岭武术达人吴法贞奇闻轶事

时间:2019-02-14 09:30:56
张振中

  据《豸岭吴氏家谱》记载:吴法贞,桐城东乡豸岭吴氏,字友太,江湖之名游童子,生于清朝道光27年,卒于何年失考,葬于本土的许家山南向。他自幼聪明伶俐,师承东乡武术,武术天赋超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三十六名教最年轻的教士,豸岭吴氏一代名师。他身手不凡,擅长轻功,具有生性彪悍,见义勇为,除恶扬善,好抱打不平的秉性。

  初露锋芒显身手

  清朝咸丰年代,洪秀全竖起农民起义的大旗,太平军(俗称:长毛子)征战桐城的东乡,大兵聚集在白荡湖西边的乌金渡渡口,准备渡过白荡湖去进攻清朝的军队。长毛子军队要南渡过湖,首当其冲就是对面的豸岭吴一带。老百姓听说毛子军队要过白荡湖,人人闻风丧胆,家家人心惶惶,害怕长毛子的骚扰,有的人家准备躲反,有的人家准备投奔远方的亲戚。

  豸岭吴氏族长召集族人代表会议,商量怎样应付太平军过境的问题。有人建议不能让太平军进村,否者后患无穷,万全之策就是送些粮食给他们,请族长出面与太平军长官通融一下能否让大兵改道而行。又有人建议在白荡湖湖管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银两来贿赂太平军改道而行。

  事不宜迟,为了族人的安危,族长派河公(相当现在的河长之职),用小船装了大半舱银两和一些大米面粉,送至乌金渡渡口太平军驻地。太平军首领并不乐意,挥着手慢条斯理说:“军队作战的路线是英王陈玉成制定的,我们是按图行走,岂能随意改动,那是肯定不行的!”

  为了应付太平军过境,避免族人不必要的损失,豸岭吴氏族长连夜召集绅士和会武功的族人会议,进一步商量对策。有人献计应付长毛子不可硬碰硬,以卵击石,自讨苦吃,不妨采取智攻,让其主动放弃走豸岭的路线。

  翌日,太平军先遣兵七八个士兵渡过乌金渡,投石问路,打探行军的路线来到了豸岭头,族长和绅士出门迎接。对先遣兵小头子说:“大兵乍到此地,我们愿意以礼相待,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表演民间小杂耍来欢迎大兵的到来!”“那好哇,让我们广东大兵见识桐城东乡小杂耍究竟是什么鬼把戏。”

  在豸岭头上一块空旷的场地上,男女老少围着一圈,热闹非凡,族长和绅士陪着太平军先遣兵坐在前面边喝茶边看表演。只见两位年近半百之人,一个赤手空拳,一个腰扎大手巾,两人拉开阵势表演了“地八仙”,和“六路拳”。接着两人表演对擂,一攻一退,一让一避,一招一式,势如破竹,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打得难解难分,不分上下。

  殊不知谁在地上捡了一根棍子甩进去,赤手空拳人接过棍子,那棍子像一根魔棒,一会儿声东击西,一会儿遍地开花,变化无穷,随时都能击中对方的要害。腰扎大手巾的人见状从腰间解下大手巾,大手巾如一根长鞭甩得啪啪直响,收放自如,甩得尘土飞扬,让人无法靠近。

  只见赤手空拳人扔掉棍子,抓起一条长板凳舞起板凳花来,那板凳包身直打转水都泼不进去。那真是飞脚能逾一堵墙,扫腿如钩断地桩,手巾板凳显神威,男女老少能上阵。

  接着上场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中年妇女,她娴熟地表演“五步拳”,那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高盘出拳,低盘收拳,快如闪电,脚踏飞燕,抓铁有痕,只听见挥拳如雨的风声,却看不见人的真面目。

  太平军小头子不耐烦地说:“你们还有什么破把戏要耍呢?”族长说:“有呀,别急请看我们的童子表演。”话未落,一位十一二的英俊少年上了场,他就是吴法贞。

  他用“大四门”走场打了一路拳,一个个稚嫩的动作,一个个优雅的造型,赢得一阵阵的掌声。接着打了一路高难度的少林拳,伸开双臂像大鹏展翅腾空而起,回落地面一扫腿旋转360度,再来倒翻杨柳一周,这时场内外发出一阵阵的喝彩声。他环视四周发现场地旁有几棵大树,一个弹跳嗖的一声跃上一丈多高的树上,来一个“贴壁挂画”,如磁铁一样吸在树上。突然,一顶草帽飞上另一棵树桠上,吴法贞从这棵树上飞向那棵树上,轻松地取下草帽扔进人群。这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沸腾,欢呼雀跃,连太平军也站起来一个劲地鼓掌。

  他如孙悟空在半空中连续翻空心筋斗稳稳的落在地面上,行武术抱拳礼绕场一圈离开了场地。太平军小头子翘起大拇指称赞:“了不得呀,了不得,桐城东乡的小屁孩都会耍几手呢!”族长应声道:“谢谢大兵的赏光,那只是民间的小杂耍而已!”

  太平军先遣兵返回军部向长官回报:“湖东边的老百姓简直太神奇了,老人、妇女、小孩都会耍几手,如果青壮年人出场那会更加厉害了!”一小兵接着说:“那里的人,草木皆兵,一根打狗棒能当武器用,一条大手巾都能击倒对方,小屁孩都能一步登高树,身轻如燕,令人不可思议呀!”果不其然,这一招真灵,太平军改道过了白荡湖。其实,耍武术是设局给太平军看的,有意安排老人、妇女、小孩出场耍武术,其目的就是向他们暗暗示威,让他们长长见识,开开眼界,豸岭吴是不好惹的。

  扁担板凳皆武器,手巾木棍能防身。老人、妇女、小孩尽如此身手不凡,何况青壮年更是个个身怀绝技,所向无敌,所以太平军不敢贸然行事,不得不绕道过境。

  擒拿黑马为民除害

  清朝咸丰年代,有一帮害群之马占据长沙洲为匪。此地是江心洲,像一座江中的小孤岛,打劫来往的船只,过往的客商苦不堪言。占洲为盗的人不仅在水上打劫,而且经常过江来骚扰汤沟街的经商户,敲诈勒索,横行霸道,商户和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腹之患。

  一日,吴法贞路过汤沟街去江南,在一家酒肆喝小酒。旁边七八位穿着清布长大褂头戴礼帽之人,围坐一起在谈论长沙洲江盗过江来骚扰汤沟老百姓之事。这些人是汤沟的乡保长绅士,从他们的谈话悉知对长沙洲江盗无可奈何。

  吴法贞在一旁搭讪道:“各位乡贤绅士,江盗既然如此横行霸道何不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呢?”

  “谈何容易,这帮江盗的老大叫黑马,心狠手辣,武功高强,一般的人是对付不了的,除非是民间的高手。”一绅士唉声叹气地说道。

  “以鄙人之见那都不一定,他们只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

  “这位年轻人口吐狂言,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你想征服长沙洲江盗准备带几张荷叶包脑浆回来呢?”

  “如果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愿意打头阵擒拿黑马,叫他向你们低头认罪,如何?”

  “如果打输了咋办,打死了人咋办呢?”

  “大丈夫说话算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我输了自认倒霉,死伤与你们无关。如果我赢了的话,你们可要作出相应的承诺呀?”

  “我们是汤沟有头面之人,只有你为我们汤沟老百姓出口恶气,愿意为你开庆功会,披红挂绿,大摆酒宴三天,一言九鼎,绝不反悔。”于是,立下生死字据,彼此画了押,按了手印,各执一份,立此存照。

  其实,吴法贞心知肚明,那长沙洲江盗是一师同门的师兄弟,绰号叫“黑马”,不过他违背了师傅的教诲走向歧途。长沙洲几个渡口都有持铁器家伙的人把守,欲想坐船上洲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事。吴法贞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汤沟地方的乡保长挑选两名水性好的年轻人随从助阵,雇一条木船带上铁器家伙。

  船公请吴法贞上船,只见他一脚蹬开船,在船离岸一丈多远时,纵身一跳落在船舱。他叫船公从上游出发,顺水而下直达长沙洲的渡口。把持渡口的人在呐喊,要想靠岸必须丢下买路之钱。吴法贞说:“长江是天然的水道,人人都能过,何必要勒索买路之钱呢?麻烦你通报一下你们的老大,就说我东乡豸岭的吴某人要拜访他。”

  黑马听说有人要登门拜访,知道情况不妙,手抄一根短棍随几个打手直奔而来。吴法贞站在船头上说:“黑马老兄多年不见,混得不错吗,竟然做起一帮人的老大呀!”

  “老弟今天突然造访有何贵干呀?”

  “小弟今天来拜访,难道你不欢迎吗?”

  “欢迎不欢迎就看你的态度呀!”

  黑马如此猖狂傲慢,吴法贞怒吼道:“黑马兄弟你违背师傅当年的教诲,尽干些谋财害命,丧尽天良之事,我今天来拜访是假,教训你是真,请你老老实实跟我走一趟吧!”

  “你别多管闲事,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趁早离开这里,不然别怪我手下无情啰!”

  黑马是走江湖之人,深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预感凶多吉少。一面暗示把持渡口的人阻止他们上岸,一面想借机溜走。船离岸近在咫尺,吴法贞拿起一根棍子轻轻一挑,把那几个把守渡口的人挑个仰八叉掉进水里成了落汤鸡。

  吴法贞正准备纵身一跳上岸,黑马慌忙招呼随身几名打手前来应战。只见他脚站马步手握棍子,那棍子如公鸡点头一会儿伸出去,一会儿缩回来,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扑朔迷离,让琢磨不透是从何方攻击。他一出手吴法贞就知道这是师傅教的一招叫“公鸡乱点头”,这一招确实厉害叫人防不胜防而击倒对方。

  吴法贞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用师傅教他的绝招来对付他呢!他纵身一跳上岸,黑马回退了几步,龙虎相斗互不让,你死我活靠功夫。那两根棍子如两条蛟龙摆尾,风驰电掣,电闪雷鸣,一道道弧光令人目不暇接。彼此决斗五六个回合难见胜负,吴法贞手持短棍腾空而起,一个地盘“公鸡乱点头”,一个高盘凌空猛扑,来一个“铁罩罩公鸡”,以刚克柔,终于打落黑马手上的短棍,使他无处遁形,乖乖地束手被擒。

  黑马的几个打手看到彼此决斗如此惨烈,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走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吴法贞叫两个随从的年轻人把黑马押上小船。

  汤沟街上的老百姓和商户,听说吴法贞打败了江盗黑马凯旋而归,大家奔走相告,一片沸腾。为了给壮士接风洗尘,汤沟的地方乡保长和绅士兑现当初的承诺,从汤沟街沿路摆香案至桂家坝,敲锣打鼓在码头夹队欢迎。为隆重表彰吴法贞擒拿长沙洲的江盗有功,为他披红戴绿,请戏班唱大戏,大摆三日庆功酒宴。从此长沙洲江盗销声匿迹,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玉石俱焚俩身亡

  吴法贞随三十六名教大战九华山后,已至三十而立之年,准备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不想参与江湖上武术纷争,回家种一亩三分地过清净的日子。

  一山东好汉久仰桐城东乡武术,来到杨家市欲想拜访东乡武术名流。他扮成小贩在杨家市挂着“山东梨子”的招牌,摆摊卖梨子。一日,吴法贞在杨家市小茶馆喝早茶,茶客议论纷纷,说一山东好汉打着卖梨子的幌子可能另有图谋。

  吴法贞喝了早茶走出茶馆,来到山东好汉梨子摊前转悠,只见山东好汉吆喝着“山东梨子,又脆又甜又新鲜嘞……”吴法贞一手插进箩筐,五根手指插着五个梨子,笑着对山东好汉说:“喂,山东好汉兄弟,你说梨子是新鲜的,怎么一手能插五个呢,可不是烂梨子吧?”山东好汉立马站起来说:“不能说梨子是烂的,只能说你手指功夫不错呀!”说着笑嘻嘻在吴法贞背上拍了一下。

  吴法贞并没有在意什么就离开梨子摊位,刚出街口觉得背上不适,有胀痛发麻之感。他才意识到刚才山东好汉在背上一拍是有意点了他的穴道。他转身急返街市,卖梨子的山东好汉见状立马拔腿就跑,他一个箭步超前,一把揪住他。山东好汉跪地求饶:“师傅高抬手,师傅饶命,出门在外做小生意不容易,家有妻儿老小呀!”

  吴法贞怒吼:“你缺乏武德,故意出手伤人,这样的人绝不能轻饶,否者还要祸害无辜的老百姓呀!”说时迟那时快,他在山东好汉背上击了一掌,说道:“你必将死在半道上,身葬异乡,我却能死在家中,魂归故里。”

  山东好汉感到事情不妙,玩笑开大,闯下杀身大祸。突然感到背部灼热,全身抽搐,胀痛难忍。于是,他委着身子行抱拳行礼央求吴法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这位大侠,我愿意点回你的穴道,请你也点通我的穴道,各自还生,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吴法贞愤怒地说:“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一切皆晚矣!”果不其然,那山东好汉走在半道,气绝身亡,吴法贞前脚刚踏进大门,全身乏力轰然倒下。

  原来,会武术之人都会点穴之功,山东好汉在吴法贞背上伸三根手指点了三个穴道,江湖话“三根铜钉点穴道”。吴法贞在山东好汉背上用五指一拍点了五个穴道,那就是“五根铜钉点穴道”。古人云:“打蛇须打七寸,打人勿点穴道。出手伤人须谨慎,华佗在世也无救。”所以应验了吴法贞“你必将死在半道上,我却能死在家中”的断言。

  一代名师英年殇,奇事轶闻传古今。习武防身是正道,仗势欺人理不饶。崇文尚武好传统,弘扬正气把名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