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光明甫: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创办者

时间:2019-02-19 11:04:00

  张皖生

    光明甫(1876—1963),名昇,字明甫,号雪聪。枞阳人。同盟会会员。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武昌首义后,任安徽都督府秘书。历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顾问、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安徽通志馆馆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厅长。

   兴学振教为己任 创办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03年,光明甫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当时,革命党人赵声正在南京的青年学生中开展革命活动。一天,赵声约光明甫、章士钊等人策动南京各校进步学生,在鸡鸣寺附近的北极阁集会,反对清廷腐败以及和俄国缔结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光明甫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说:“这个会是推翻清王朝专制的会,是杀头的会,怕杀头的,请退出!”此事很快震动了苏、浙、皖三省,史称“北极阁风潮”。清廷得知后大惊失色,遂对光明甫等进步学生加以迫害,光明甫被学校开除,返回安庆。不久,避入求是学堂任教。

  1905年,光明甫考取安徽省第一届留日官费生,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次年暑期,陈独秀与苏曼殊去日本考察,光明甫、光宣甫两兄弟与之结识,由于都是安徽同乡,加上留学日本的学谊和投身革命的志趣,友情日深。其后光明甫与陈独秀、章太炎等常相往来,并通过陈、章结识了孙中山和黄兴,遂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0年,学业有成的光明甫由日本回国。不久,他以兴学振教为己任,担任安徽法政学堂教务长兼政治教员。当时,徐锡麟、熊成基先后在安庆发动的起义均告失败,安徽青年学生革命热情一度受挫。这时,光明甫以学校为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积极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激励学生效法先烈前仆后继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不少学生受其影响毅然投身革命运动。

  武昌首义后,安徽成立都督府。次年,柏文蔚任安徽都督,邀陈独秀任都督府秘书长,特约光明甫任都督府秘书。看到安徽当时落后的文化现状,光明甫很是着急。翌年,他与同盟会会员谢家鸿等一道募资创办了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后改为江淮大学),这是安徽近代史上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大学,首届学生就有1000余人。从此,这里成为培养革命新生力量的基地,不少学生后来成了安徽早期共产党和共青团的骨干力量。

  倡导民主法制团结学界反对军阀残暴统治

  1913年,光明甫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为其奔走呼号,积极参与讨伐袁世凯的斗争。二次革命失败后,柏文蔚出走日本,陈独秀流亡上海,光明甫潜往南京,隐居于南京颐和路32号光宣甫的寓所。

  1915年,光明甫由宁赴沪,积极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撰稿。其中,他撰写的《中国国民性及其弱点》一文指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民族的凝聚力不仅经久不散,且久而弥坚,无论历史上多少次纷争割据,“卒能辗转吞并,合二为一”。此文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光明甫不仅为《新青年》撰稿,在沪期间他还担任了《戊午杂志》的主编,宣传民主法制的科学思想,与北京的《新青年》遥相呼应。

  不久,袁世凯帝制失败,光明甫在上海又投入了反对军阀残暴统治的斗争,其间,孙中山先生由日本回国,住在上海环龙路8号,光明甫得以再度追随孙先生左右,经常去倾听孙中山的革命教诲。

  五四运动爆发后,5月7日,上海召开盛大的国民大会呼应北京,30多个团体参加。大会由留日学生救国团总干事王宏实报告开会宗旨,继由叶刚久、汪阅章、朱隐青、光明甫相继演说。光明甫强调当前要旨是惩办卖国贼,得到与会人员鼓掌赞成。大会当即推光明甫、彭介石、黄界民、郑浩然等四人往谒南北和会代表,同时决定设立国民大会事务所以为永久性团体。

  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不断深入,安徽教育革新运动蓬勃兴起,安徽学界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逐反动校长的斗争。安徽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一马当先,在周骏、童汉璋等带领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强烈要求驱逐窃据安徽军政大权的北洋军阀倪嗣冲安插的前清旧官僚校长张鼎臣。学生们组成一道道人墙堵住校门,高举“强烈要求法专创办人、法学专家光明甫先生回校当校长”的横幅标语,一致要求当局聘请光明甫先生回皖就任校长。张雇用流氓殴打进步学生,激起了更多师生的抗议。全校师生罢课40多天,在全校师生的坚持和强大压力下,倪嗣冲不得不于1920年春,电请流亡在沪的光明甫,返皖任法专学校校长。

  其时,在上海的陈独秀得知此事后,对光明甫说:“好,机会难得!昇公应该返皖当法专校长,从那里打开缺口,把军阀安插各校的钉子全拔掉。”

  1920冬,光明甫由沪回皖接任全省最高学府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受到安庆师生和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

  不久,各校“易长斗争”如火如荼,安庆一师驱逐军阀亲信赵继椿,由李光炯掌校。芜湖五中赶走军阀爪牙潘先祖,刘希平出任校长。从此,光、李、刘并肩战斗,形成安徽教育界的领导核心,继而团结全皖进步校长,组成“安徽省(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安徽教育会”等,积极策划反抗军阀和争取民主的斗争。在这期间,尤为世人瞩目的是光明甫先生怒斥安徽军务帮办马联甲的义举,一时被人们传诵。

  1921年,军阀马联甲克扣教育经费,增加军费,激起社会各界反对。6月2日,省学联结队前往省议会请愿,马联甲下令镇压,很多学生被打伤、逮捕。光明甫冲开军警阻拦,闯入省议会。当他看到被扣押、遍体鳞伤的学生周肇基时,勃然大怒,指着副议长赵继椿厉声责问道:“两国交战,红十字会尚可医救受伤俘虏,学生被打伤,还扣押不让医。你赵继椿还有人性吗?”赵继椿从衣袋里掏出一纸条答道:“学生受伤,非军队杀伤,乃自相蹂躏,碰撞所致,现有学生‘自认书’为证。”光明甫当即询问周肇基,周呻吟着说:“当时,我若不写这字条,赵某即令士兵用皮带抽我,字条实系被迫写的。”“卑鄙!”光明甫怒不可遏,指着赵的鼻子骂道:“学生既承认自伤,为什么还拘押不放?看来学生被你们杀伤,这是铁证,就凭这纸字条,我们法庭上见!”赵继椿被责问得无言可说。说罢,光明甫随手用伞敲着马联甲脑袋。马联甲恼羞成怒,上前打掉光明甫的眼镜和帽子。光明甫毫不退缩,一把扭住马的武装带,左右开弓,打了马联甲两个耳光。马联甲气急败坏地喝令士兵把光明甫捆起来,此时,后续来的学生们愤怒高呼口号,警察厅长程炎勋担心事态扩大,于是将光明甫连拉带劝送出省议会。斗争中光明甫以其无畏气魄,深得安徽各界的敬重。

  光明甫一出省议会就赶到教育会,连夜召开省学联、省教联和各校校长紧急会议,研究斗争对策。他们通电全国,揭露军阀摧残教育、镇压学生的罪行,引导学生斗争并争得安庆社会各团体的支持声援。翌日,皖地各界人士2000多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集会。光明甫等人登台报告惨案实况并出示血衣,全场人失声痛哭,怒火满腔。光明甫发起的六二惨案后援会在会上宣告正式成立。各界人士义愤填膺立即分头行动,并通电京、沪、宁、津各大城市,分头揭露六二惨案真相,要求伸张正义,并选派120名学生代表,分赴京、沪、宁、津报告惨案经过,争取旅外皖人的声援。安庆全市罢工、罢市、罢课,学生们高挑血衣进行示威大游行,并推代表向法庭起诉,强烈要求严惩凶手。不日,芜湖、蚌埠、合肥、六安等地学生奋起响应,纷纷举行罢课,游行示威,声援安庆学生的正义斗争。一时间,全省反抗军阀的斗争风起云涌,席卷江淮大地。接着,上海《申报》、《时事新报》等各地报纸均以大字标题和显要的版面,刊登了安庆六二惨案的消息,指责军阀的暴行,全国学联、文教团体、旅外皖籍名流学者纷纷通电声援,派代表来皖慰问,有力地支持了安徽人民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

  在各界强烈抗争和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反动军阀当局不得不答应增加教育经费,迫使军阀当局批准拨款抚恤死难烈士姜高琦的亲属。是年11月14日,安庆各界3000余人为姜高琦举行追悼大会。光明甫含着泪水,亲撰挽联:“天柱徒高,何如烈士垄?江流不转,长屹党人碑。”次年,周肇基因创伤复发而亡,光明甫痛撰挽联:“扶伤吊死,奔命已疲,痛史相承,忍健忘六月二日;仲法雪冤,吾侪有责,人权欲绝,誓争一发千钧。”现安庆菱湖公园内有姜、周两烈士墓,姜烈士墓侧华表刻有当年光明甫挽词,为纪念姜、周烈士还建造了血衣亭,亭两侧立柱刻有光明甫当年挽周烈士之长联。

   引导学界争取声援 推动安徽革命形势发展

  六二惨案发生后,光明甫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军阀的反动本质。在此后的反对贿选省议员、驱逐省长李兆珍以及废裁兵等斗争中,他奋不顾身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广泛称赞。

  不久,光明甫被选为安庆地方自治筹委会会长。他积极领导反对军阀倪道烺等人操纵三届省参议会的贿选斗争,并与朱蕴山、史恕卿等以“安庆选举澄清团”的名义,分赴各县调查议员贿选内幕予以揭露。同时,光明甫亲赴京津进行联络,争取声援,使斗争取得了胜利。

  在安庆教书的郁达夫深为光明甫的义举所感动,1922年7月,郁达夫以“法专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秋柳》,作品带有鲜明的写实色彩,发表在当年《创造》杂志创刊号上。小说里于质夫即作者自己,A城即安庆,陆校长即指光明甫,蒋可奇即指姜高琦,李星狼、麦连邑则影射倪道烺、马联甲,真实地反映了光明甫在法专的斗争生活。

  此时,陈独秀一边忙于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联络其留日时的校友潘赞化、光明甫等15人发起成立“旅沪皖事改进会”,并与胡适等人的“旅京皖事改进会”互相呼应。在陈的授意下,旅京皖事改进会等团体即派光明甫、孙希文等回皖联络各界,具体组织指导安徽内地的“废督、裁兵、自治”、“整顿教育”的斗争,在安庆、芜湖等地专力于引导学界的革命活动。

  1924年,光明甫二度出任法专校长。此时,大革命风起云涌,光明甫作为国民党安徽省代表,前往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宣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光明甫热烈拥护三大政策,决心与共产党人真诚合作,促进安徽革命形势的发展,团结一致,开展反对新老军阀的斗争。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