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超
那天,回故乡,遇见一场油菜花开!
我的故乡在风景区白云岩山下,“花果妆成梅子岭,烟霞画出白云冲。”或许是因为青鸟百啭,或许是因为山清水秀,故乡的油菜花,盛开热烈而不喧哗,绚烂而不矫情。无论田野中、山脚下、小路边,还是涧水旁、山腰间、崖沟畔,或者房前园、屋后坡、围墙里,只要有一捧泥土,不论是自然萌生的,还是种植的,都不负春天不负己,依势随形,演绎成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一块块、一片片,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或飘逸在沟沿水畔,或摇曳在田间地头,或点缀在坝边桥侧,或环绕在舍旁屋后……把故乡包裹成一个金黄色的世界,耀眼眩目,辉煌绚丽。花与山相峙,山与水相依,水与花相映,青山绿水,溪流山峦,炊烟袅袅,花团锦簇,蜂飞蝶舞。风轻时,似一湖水面,泛起一层涟漪,花香漫天飘逸;云淡中,似一帘梦境,掀动一季风情,花蒂娇嫩绽放,让来白云岩观光的游客都情不自禁地陶醉与留恋。
信步于田野间,油菜花好像是与我久违似的,推着、挤着、摆着,似乎向我问好。我尽情享受着故乡花开的柔媚和季节的美好,碧云天,黄花地,山如黛,水含情,一块块绿莹莹的麦苗,一处处烂漫的紫云英,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相互交错,互相辉映,淹没了纵横阡陌。一方净土,一帘妩媚,“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场视觉盛宴,一幅田园风景,一隅诗意家园,油然而生诗人的一种情怀: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
置身于花丛中,儿时的曾经在眼前浮现。清楚地记得,童年时,和小伙伴们每每这个季节,或追逐于花径,或招摇于花丛;或隐于花中吻花香,或钻进花田捉迷藏……有时候,被大人们发现我们在油菜田里嬉戏,会扯着嗓子警告我们别踩环了油菜,别弄落了花瓣,别惹恼了蜜蜂……我们那纯真烂漫的笑声,常常让大人们放下指责我们的手,竟无奈地摇摇头,任我们自由、天真。
玩累了,就静静地躺在油菜花地旁边的紫云英上,伴着艳丽的色彩,沐浴着明媚的阳光,闻着微风吹来的花香,将回家的路和母亲的遥望,还有那炊烟的等待忘得一干二净。那时的我们,不懂什么诗情画意,置身花中,只知道快乐和有趣。
花开正艳时,俏影弄千姿。于我,油菜花是故乡的色彩;于赏花人,油菜花是一种富丽堂皇;于故乡人,种植油菜,不是为了欣赏花,而是一种希望,一种渴望收获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过:“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
静默流年,灿烂了生命,安然了生活,静雅了灵魂。春去春又回,花谢花又开,那些属于我曾经的美好并不曾远离。年年春天,我都会回来,等待看一场花开,年复一年……总是相信,在清风和花开的地方,一定有诗和远方,于是,即便是看尽繁花,我也把每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不让故乡父老失望。
故乡白云岩,现在已经是省级美丽中心村,白云青鸟,岩前村落。青山、小桥、流水、人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和缱绻。山与水以及这山水中温暖的花开,见证了故乡的美好,沉浸在富足丰盈的时空里。许多时候,对故乡的遥望,娉婷了匆忙的岁月;对故乡的回眸,潋滟了婉约的季节。突然觉得,对于儿时这片亲密的土地,竟然像过客一般地陌生。年纪越来越大,脚步越来越远,但故乡的色彩始终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对这种颜色的记忆和期许,渐渐地演绎成思念和向往。
故乡,是一种感觉,是一份乡愁,是一个归宿。拈一片花瓣,在繁华里聆听乡音,在流年里守望曾经,在年华里慢慢沁暖。
这个春天,花开掩映着粉墙黛瓦,静谧成诗行,每一首都有乡愁,每一行都是乡情。我随手拍些故乡花开的图片,以便自己往后想家时打开看看,配图的文字是顾诚的诗句:我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远处,《望乡》歌曲响起。我忽然觉得,在故乡人纷纷外出打拼,身居繁华都市时,枞阳举办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或许是对回归的一种呼唤,对劳动的一份尊重!是最春天的元素,是最乡愁的慰藉……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