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臻
与棱罗相比,我要幸运多了。我不用借斧头,不用建木屋,不用离乡背井,不用离群索居,我就在一座美丽的小城里临湖而居。 你能将心安静下来吗? 若能,就来我的家乡吧,我的家乡有一湾清凌凌的湖水,值得你静心观赏。 如若不能,那一定得来我的家乡,这一湾清凌凌的湖水,宁静、唯美。她让你疲倦的心灵得到“静虑”,帮你找回那份期盼已久的清纯与顿悟,希望与快乐,丢失的“真我”。每一位邂逅她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把她当作修身养心的“瓦尔登”。 这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湖面,犹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佩戴在我的家乡——长江北岸小城枞阳的胸前,碧水涟漪、林木葱茏、淡雅剔透。这位挣脱长江臂弯的闺秀,着意在小城的怀中布局成“心”型,给小城平添一片水乡泽国的云水景观,其魅无穷,是水墨枞阳的名片,小城人心中的爱。她的名字叫莲花湖——莲一样的娇美,莲一样的芬芳。 我每天坐在临窗的办公桌前,只需举目,一派湖光山色便收入眼帘。感恩上苍,赐予我如此厚礼,让我平凡人生的四季丰富而多彩,让我的心灵日日受到洗礼。 她,属于古老的滨江小城,也同样属于我——一位匆匆过客。 盛夏,晚风薄如蝉翼,吹尽了白日间缤纷的喧嚣,微微荡漾的涟漪在如水的月光下,泛起盈盈波光,宁静、唯美。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那荷花,粉蕊含苞,妩媚娇艳,短长肥瘦各有姿,用一池的暖波,一眸的柔水,递渡所有的风尘和欢颜,就连池上吹佛的清风也柔软得像丝绸一样。 佛说红尘无爱。爱在哪里呢? 一袭清纯、爽洁的荷香裹着那柔柔的诗句徐徐地迎面吹来: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哦,爱,就在此刻,就在这袅袅升起的荷香里,刻骨铭心,永恒永远。 蓝天下,秋风里,湖面泼洒着林木、楼宇、群峰的倒影,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清雅的写意水墨画。平静的湖水泛着微微的波纹,蓦然漂来一叶扁舟,顿时将水墨倒影摇成了一幅水印木刻。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犹如精美的玉簪,岸上欣欣然相间而立的丹桂、香樟、紫叶李、垂柳,眉睫一样地镶嵌着。这一泓清澈见底的秋水哟,纤尘不染,晶莹剔透,俨然如大地的眼睛,一次凝眸,一次对视,能测出自己天性的深和浅。 猎猎寒风起,一丝柳,婆娑摇曳,温婉含情地轻拂湖面,万寸柔情!想当年柳郎扼腕痛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哦,这残柳的枝枝叶叶里哟,藏有多少的刻骨铭心! 冬雾的凌晨,湖岸的一片草茎上诞生着一滴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的水滴。在水之湄,伊人迎着晨光,曲下身子,对着叶脉上那滴滚动的晶体,幽声自问:一滴水可以活多久呢…… 太阳在远方淡淡地燃烧,而你将自己妩媚的影子投进碧水——一面湖,一丝柳,一滴水,即使在冷寂的寒冬,也昭示着生命的大美。 越过严冬的小城,春天就诞生在湖边第一粒初萌的柳芽里。 春风二月,柳芽儿忽地缀满了枝头,以蓬勃之势焕发出翠翠生机,鹅黄的新绿中孕育着崭新的希望。 烟雨蒙蒙的黄昏,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你,倘若撑一把伞沿着湖岸慢慢行走,或者兀自伫立,你的眼前别有一方景致。这时候,环湖的灯饰打出五彩柔和的光,温润而宁静,华丽而曼妙。梦幻中的感觉,似洁静而浪漫的天堂! 天堂,其实一样需要精心呵护。 曾几何时,因污水的无节制的排放,莲花湖没逃脱水质“富营养化”的宿命,各种浮动藻类过度繁殖,水色变绿、气味难闻。人心思变,众志成城。地方政府不惜斥巨资大规模改建湖区,两百余户的居民欣然迁离了,幢幢旧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道道污水处理管网,一片片绿地、花坞,一座座亭榭、桥廊,一角角飞檐古宅,一面面文化长墙,美轮美奂,天人合一,融为一体,跃然于世。新的莲花湖梳妆打扮,复活了往日的水木年华,可流觞,可采莲,可荡舟,可款步,一汪清凌凌的湖水,甜甜地滋润着小城人的生活。 回望历史的烟云,在莲花湖四季的画图里,曾留下少年方苞植荷观鱼、作文吟赋的背影。也许,后人都会想到,从这里走出去的少年日后就如一枝出水青荷,创立的桐城派,盛开在中国文坛二百多年。天下文章枞阳人,从湖面飘溢的水汽中,依稀让人还能感受到方苞作品的灵逸,还能嗅出缕缕的书香。 一位异地交流来的领导说他曾在生日之夜,强烈地思念起已故的父亲,想念起远乡年迈的母亲,怀想起他生命中的那些过往。那一刻他孤寂、困惑,虽月黑风高,却不自不觉地朝着莲花湖走去,独坐湖畔,沉思到子夜,直到他心中被健康、宁静、爱和欢乐温暖地充满,才安静地离开。他说那一夜他已俨然将莲湖当着他的一位平淡而知心的朋友。莲湖以自身的宁静惮悟着他的宁静,湖水无语,却与他的心灵对话,催促他对人生作深度思考。 梭罗说:“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是啊,人的心灵,需要真理的浸润和引悟,需要一种理由的支撑。 雨打残荷,雪拥堤岸,青荷露角,芙蓉出水都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情态。身处欲望膨胀的年代,活在色声犬马的都市,沉醉于名利,为物质奔波,为世俗所累,为红尘而醉,“逃不脱纠缠的牢”,内心却渴望去守望麦田。 守望伊人,在水之湄。不妨,我们给心情放个假,姑且学做当年沂水春风的曾点,放下和舍得,陶陶怡然。或者像苏学士,且把莲湖作西子,命酒荡舟,牵一缕清风,邀一弯新月,酬唱共醉……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