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在其《复初斋文集》中,收录了一篇关于左光斗“六面印”的文章,文章作于丁酉年三月一日,题为《跋左忠毅公六印》。时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45岁的翁方纲,应友人周筤谷之邀而作此文。
周筤谷业余爱好藏书,曾任青阳、合肥知县。他在喜获左光斗六世孙所赠的、钦有左光斗六面印印痕的册页后,请金石学家翁方纲为之题跋,翁方纲欣然应允。文中,翁方纲开门见山道:“先贤桐城左忠毅公(左光斗)六世孙左氏,藏有一方忠毅公六面印。六面皆有印文,朱、白文各占三面。”其中的朱文是“左光斗印”“月当大斗”“紫薇太微闲人”;白文是“丁未大魁”“古遗直氏”“抗疏传经”,几乎涵盖了左光斗所有的个人信息。对六面印文,除“抗疏传经”外,翁方纲均一一解读:
关于“左光斗印”“月当大斗”,据《左忠毅公年谱》载:忠毅公生于万历三年乙亥九月初九丑时,传说他出生时,火光绕屋,邻居疑其家不幸失火!前往施救时近观,并无火光,如此反复三四次;加上其时明月,正徘徊于长长的北斗七星间,于是取名“光斗”,这也是“月当大斗”的由来。至于“丁未大魁”,翁方刚分析道:忠毅公于万历丁未年,取会试第十一名;殿试三甲第九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所谓“大魁”,是指左忠毅公夺得他所在考场的冠军。左光斗字共之,又字遗直,故有“古遗直氏”的印文。
至于“紫薇太薇闲人”,则颇为费解:忠毅公于天启五年乙丑六月二十七日,被移送至北镇抚司监狱——诏狱。此前的三月十三日,突然出现了月亮闯入太薇垣星宿,冲犯左执法星的异常天象。当时就有人说:“魏忠贤兴起党祸,阉党乃执法者,冲犯的当是阉党!”
党祸首当其冲的杨涟和左光斗,早在天启四年十二月初一,即遭阉党削籍离京。而魏忠贤假传圣旨正式逮捕前“东林六君子”,是在此后六天的三月十九日。所以占卜者分析道:“不对不对。阉党乃小臣,他们仅为天市中的小星,不在二十八星宿之列,哪里得入太薇垣星宿!杨、左乃执法御史,冲犯的可能是此二公!”
左光斗于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戍时,遇害于诏狱。当晚之夜空,有形如白练的云团,腾起于尾、箕二星宿间,延绵数百丈,穿过紫薇垣星宿,遮蔽了北斗七星中的天枢等五颗星。传说:当夜的左忠毅公老家,有天星陨落,火光灼灼如斗,恰与“光斗”之名相合。所谓“紫薇太薇闲人”,所指当为左光斗入狱、遇难诸事。翁方刚由此推测:此印可能为后人所镌,目的是为左忠毅公生平纪实。
翁方刚还在文章中说:在左光斗被投入诏狱一个月后,前“东林六君子”全被收监于诏狱,这是有悖史实的。史实是:周朝瑞与袁化中五月初即被投入诏狱;魏大中于六月二十六日、杨涟和左光斗于六月二十七日、顾大章于六月二十八日被相继投进诏狱。
翁方纲乃清雍、乾、嘉间著名书法家和金石学家,一生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粤东金石略》、《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石洲诗话》等多部金石学著作。翁方纲即为金石学家,他的推测,自然分量不轻。但从字里行间看,翁方刚的解读,更多是基于左光斗的生平传略或民间传说。而对于“抗疏传经”的御史职责及个人理想的解读,翁方刚显然失语。
我读后的感觉是:此文更像泛泛的应酬之作,而非严谨的考据文章。所谓“六面印”为后人所镌,当为翁方纲一家之言。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