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明代大司马、蓟辽总督吴用先传略

时间:2019-05-07 15:09:01

  明代大司马、蓟辽总督吴用先(1558~1626)字体中,号本如,晚号余庵,枞阳县钱桥镇石马村大井庄人,系麻溪吴氏东二股任二房十二世祖。明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用先公获顺天乡试第五名,翌年壬辰进士,授江西临川知县,举政七年。他勤政爱民,均赋平役,政声卓著。入京为户部主事,旋出任浙江按察使,举清廉,士庶颂德,浙人称其吴老佛。后调布政使,擢右都御使,巡抚四川。由于身体不适,曾辞官居家八年。后东北边患渐起,复起用为兵部侍郎(相当于今时的国防部副部长)、蓟辽总督(大军区司令员)并拟任少宰。天启四年(1624)五月,上奏提出边防改革与整顿,崇宗许可,迁兵部尚书(大司马)著有《周易.筏语》《寒玉山房集》《抚蜀疏草》《蓼我集》等行世。

   用先公出官宦世家,先祖一凤公为邑附生,赠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父自明公为中宪大夫、右佥都卿史。母方太恭人,起银台覃恩赠三代。弟用衡以疾废。

   用先公官海生涯有两大闪光点:一是巡抚四川;二是总督蓟辽,都取得不凡的政绩和军功,深为后人仰赞!他巡抚四川时正值番族酋长作乱,大将刘綎争兵饷不肯进兵。用先公亲自督战,率劲锐之师平定暴乱。事后,他奏请朝廷革除行都使和五卫官事,改五卫县为郡,三十县兵权皆由文官掌管。此项改革得到朝廷支持,革除武官侵虐百姓和私通番、苗的弊端,使“天府之国”重现太平。用先公在成都有官邸一栋曰“神水阁”,蜀人感恩载德,将其辟为吴用先公园供人凭吊,以志难忘。今公园尚存,游人如织。如果说,用先公巡抚四川是保一方平安的话,那么,接踵而来的总督蓟辽(军事)则更是国家安危所系。也许正是平定了四川暴乱,皇帝发现了用先公不仅仅是理政好手,更是一个难得的军事统帅。于是,皇帝权衡再三,毅然决然的将关系国家安危的“蓟辽总督”重任交付与他。自古大将戍边都是苦差事,受命前,有好心人劝用先公:我听说皇上有意拜君少宰,君可巴结宰相就任此职,免除戍边苦差事。用先愤然说:“宰为朝廷宰,非宰相宰也。戍边是君命,何敢避难?!”来客不欢而去。天启二年,用先公临危受命,以蓟辽总督的身份督率孙承宗(孙为督师,专注军事)共同治管蓟辽。蓟,天津市辖,古称渔阳,辽即东三省。用先到任即上疏说:“臣抵任十日,即阅历蓟、昌各路,星驰山海关至宁远。以臣所睹记,非独关外之难,关内亦难也。关内三协,以选将练兵为要义,以修墙筑台为要务,以剿抚相需、战守互用为决策,以崇尚守约、惜爱军民为良方。”此疏真知灼见,深得皇上嘉许。在蓟辽年余任上,用先公率军民修理边防要冲19处,墩台堡谍焕然一新!为解决粮饷匮乏,用先公率领军民大兴矿冶,将矿物加紧运往内地以换起粮饷。由于兵精粮足,要塞坚固,终用先公督师蓟辽,后金不敢觊觎关内。

    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左台即麻溪吴氏家族在唐宋明时期高官辈出,小起知县大到从一品(副国级)官员多达130余人,但在元清时尤其是在元代,漫说高官,连小官也鲜见。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说吴氏后代子孙从政才能在退化,而是有祖训:可以学习他们的技术,但不要做官。由此可见,这是“民族情结”使然。历史的看,这种民族情节无可厚非,但未能与时俱进,致官宦大家族出现断层,这种负面影响也是值得反思的。

   同历史上大多数王朝复灭一样,明朝的败亡也始于“宦官”作乱,大太监魏忠贤等杀害忠良左光斗,用先公对此是爱莫能助,他们是姻亲,吴女嫁左子。目睹日非的朝政和亲翁被害,用先公难免“兔死狐悲”,因而辞官愤归故里。他为造福乡邻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如建宗祠,置义田五十亩,拯危济困,敬老瞻贫,惠施各族。又立义庄,硕德芳规,足为后世法。族人戴德,立巨碑为洞,歌而颂之曰:“我吴司马,君赐孔彰。威振異北,功树明邦。忠答圣明,亨育之光。归置义田,三宗惠扬。义隆莫京,范公可芳。千万族丁,铭焉罔忘。贞珉纪德,垂之无疆。今伏碑侧,思之若狂。”此颂足以表达乡邻对用先公之垂爱!

   据《江南通志》和《麻溪族谱》记载:用先公生于明嘉靖戍午年(1558)七月二十日,卒于明天启丙寅年(1626)十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八岁。崇宗特赠庇葬于枞阳县会宫乡杜公山西北麓。赠太师,谥文忠并赐祭一坛。当时墓前建有华表石柱一对,石人,石兽及墓道,非常庄重、肃穆。因年久远已毁。可算是“龙恩浩荡”,备极哀荣。

   吴荫祖搜集整理 吴永生撰稿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