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吴汝纶与白鹤峰书院(上)

时间:2019-05-17 08:23:34
张正顺

    一个地方文教兴盛,卓然超越于他乡,是来自多方面的合力,上有国家层面的教育体制,下有当地民众的审美趋向,但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员的教育追求、有识之士的教育热忱和仁义之士的慷慨善举。此所谓另一种意义的“天时”“人和”与“地利”。

    枞阳文风炽盛,胜迹辉煌,从凤凰山下陶侃的“运甓亭”,到达观山上“黄庭坚读书处”;从钱澄之筑室的“北山楼”,到刘大櫆讲学的“四望亭”;或从浮山陆子岩的“讲学洞”,到青山大石屋旁的“相国书庐”,无不闪烁人文的微光,散发浓郁的翰墨香书。

  人文蔚起、人才辈出的枞阳号称“文章之府”,得益于灵山秀水的滋养,还得益于重教兴学的风化。自明末方学渐、童自澄分别创办有“桐川会馆”和“辅仁会馆”,经过逊清到民国,枞川大地学社林立,书声琅琅,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有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学堂,房秩五先生创办的浮山中学,李光炯先生创办的宏实小学,张燕卿先生创办的“四毅学校”(枞阳中学前身),不一而足。这些历史名校造就了大批莘莘学子,无论如何变迁更迭,都已成为枞阳乃至皖江教育史上一个个璀璨的坐标,而那些为桑梓文教事业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乡贤志士,都已载入史册,永远被后人铭记。

  枞川河自北向南悠悠不绝,当流经枞阳古镇时却转身东去,想必是与千年古镇作一次深情的拥抱,抑或与白鹤峰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白鹤峰是枞阳小城东面的一座小山,举目可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鹤,因而得名。又因其南临莲花湖,葳蕤挺秀,如含苞待放、亭亭出水的莲花,又名“莲花峰”。

  传说,莲花湖为桐城派三祖之一方苞的祖业,方苞曾在莲花峰读书,或讲学。因为早在明朝年间,莲花峰寺宇林立,就建有古道庵、文昌阁、天禧禅院、关帝庙、魁星阁、大宝神房、齐庐客堂等。

  与白鹤峰隔湖相望的烈马攀鞍山南塬有方明善(学渐)墓。墓园当是一处精心选择的风水宝地,左右松柏葱郁,翠竹摇曳,显得分外肃穆幽静,视野由此越过潋滟波光的莲花湖,对岸的白鹤峰,如几如案,似笔架,像砚台,若文笔。白鹤峰独峰挺秀,南临长河、大江,为诸水环绕,昔为皖江胜地,四方游客踵至,赋诗撰联,以抒登临游览之兴。

  这样的风景名胜可怡情冶性,自然更适合办学读书了。据《桐城续修县志·学校》载:“白鹤峰文社(即书院)在上枞阳镇文昌阁,嘉庆二十三年(1818)桐城知县吕荣与里人捐银于(文昌)阁之左右,建阴隙亭、丹桂轩,皆绕以石栏,前为磴、为门,后为廊。道光三年(1823)知县廖大闻以邑人捐银,添置门窗,避风雨。每岁二月,知县择期开课,至月有课期。”在此基础上白鹤峰书院逐步形成规模,因而闻名于南乡,吸引了一大批学子负笈而来。

  在桐城市孔城古镇中街,有古色古香的“桐乡书院”,由戴钧衡等里人于道光二十年(1840)筹建。戴钧衡是“桐城派”诗文大家之一,不仅关注桐城文化,更重视桑梓教育。十年前在孔城古镇旅游开发之始,笔者专此拜访了同时修复的书院旧迹,包括完好无损的“朝阳楼”,满怀无限敬仰。“桐乡书院”载于诸多经典,名闻海内,如今已成为游览孔城古镇不可或缺的人文景点。

  枞阳白鹤峰书院与“桐乡书院”大致建于同一个时期,习惯上又称“桐城南乡书院”。由于老桐城文风相对于来说数“南乡”最为炽盛,南乡的书院又在古寺宇建筑基础上改建的,所以它创建的时间比“桐乡书院”略为超前,影响广大。白鹤峰书院古时还有“南乡文笔”之称,如今虽几于圮废,偶尔仍被人津津而道,至于乡贤吴汝纶与书院曾有过的心结与因缘,却是鲜为人知的。

  吴汝纶(1840~1903年),字挚甫,安徽桐城(现属枞阳会宫)人,清末桐城派首要人物,晚清著名学者、文人和教育家,曾做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僚,后在河北深州及冀州任职,继而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时间长达13年之久。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推荐,吴汝纶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同年5月,去日本进行学务考察并写成《东游丛录》一书。

  “作为一位历史名人,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面,不是他的文章和经学,而是他对我国近代教育的突出贡献。”曾担任《吴汝纶尺牍》点校工作的施培毅先生认为,若只是将吴汝纶作为“桐城派古文大家”、“旧学鸿儒”看待,则有失偏颇。他是晚清时期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生关注教育事业,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抨击;重视西学,并能积极地进行教育交流活动;虽长期仕官讲学在外,却时刻心系家乡教育。

  他除了在家乡桐城创办新式小学堂,也曾在白鹤峰书院建立“藻泳楼”,作为藏书阅读之所。检阅相关尺牍和日记会发现,白鹤峰书院曾相继发生两次纠纷,吴汝纶为之多方奔走斡旋,牵动了一颗关注家乡文化、重视家乡教育的心。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