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桐城“六尺巷”景区关于左光斗宣传展板的八处错误

时间:2019-05-28 08:34:11
左中

  近日,再次来到正在扩建改造中的桐城“六尺巷”景区。在介绍桐城历史名人的走廊里,我特别关注的是关于左光斗的两个展板,这两块展板分别是《东林魁首左光斗》和《左光斗志存高远》。

  利用“六尺巷”这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景区宣传桐城历史名人,传播正能量,固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与策划。

  但是,我在仔细阅读宣传左光斗的两个展板具体内容后,不免有些遗憾——其中错误不少。

  首先说《东林魁首左光斗》:

  一、“东林魁首”的标题有待商榷。撇开展板具体内容不说,单就东林党本身而言,东林党魁首也并非左光斗——在阉党模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而作的《东林点将录》中,东林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李三才、叶向高和赵南星,而左光斗仅排名第十位,只能算是中坚力量而并非魁首。

  且这块展板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左光斗的政绩和历史地位,而非介绍东林党。这就好比在介绍一位纪检系统先进人物时,却用了一个“私立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来作人物定语一样,显然文不对题,显得很突兀。我建议改为“‘铁骨御史’左光斗”,一则表明左光斗的官方身份是“御史”,以与介绍他的政绩相吻合,二则表现出左光斗在阉党斗争中“铁骨铮铮”的精神风骨。

  二、左光斗生卒年有误。在马其昶的《左忠毅公年谱定本》中,左光斗出生时间是明神宗万历三年乙亥,对照《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该年为公历1575年,而非展板上所写的1572年。

  三、左、杨等“明末六君子”的说法够不严谨。“明末六君子”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之分,左、杨等六人为“前六君子”。建议此处可改为“前六君子”、或笼统的说法“六君子”即可。

  四、魏党改为“阉党”更为准确。

  五、关于左光斗谥号“忠毅”的表述有误。“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党被除,左光斗冤狱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左光斗的谥号“忠毅”是由南明小王朝的福王所追赠,并非崇祯皇帝。在马其昶的《左忠毅公年谱定本》中有“……后十有二年,福王立国南京,追谥‘忠毅’”的明确记载。

  再说《左光斗志存高远》的错漏之处:

  一、“……左光斗参加乡试前,曾拜见主考官陈大绶……”左光斗是在考中举人后,前去拜见他的主考官陈大绶的,而非“参加乡试前”。马其昶《左忠毅公年谱定本》有明确记载“二十八年庚子,公二十六岁,举南直隶应天乡试第十一名,房师为浮梁陈公大绶。初谒,勉之自树,却红柬不受。”说左光斗在南直隶应天府的乡试中,获得第十一名的好成绩,他所在的考场主考官时陈大绶,左光斗第一次去拜见他……

  二、“……后来,左光斗官至御史,因避魏忠贤迫害,回到家乡桐城静观时局之变。他在龙眠山建茅舍数掾,名曰‘寒知阁’,将县城宅名取‘啖椒堂’……”

  关于“寒知阁”:马其昶《左忠毅公年谱定本》记载“四十一年癸丑,公三十九岁,擢御史台,候命归里。公性好山水,筑室于龙眠,手题其处曰:此处有伏龙凤雏。又闲踪往胜,离城可四十里,得古华严刹址。宋李伯时兄弟与苏黄诸公往还唱和处也。复艾刈荆棘,构茅舍数椽,种竹树,时偕诸弟休暇其间焉。”

  戴名世《戴潜虚集》云“龙眠山口有三都馆,昔左忠毅公读书处也。”(马)其昶按:公龙眠读书处,亦曰“寒知阁”。是说左光斗被上调到都察院后,因暂无岗位空缺而候命归里,他在龙眠山口建有读书处三都馆,三都馆又名“寒知阁”。此时的左光斗与魏忠贤并无交集,何以谈得上“避魏忠贤迫害”。

  关于“啖椒堂”:“啖椒堂”并非左光斗故宅初名。左光斗遇害后,他四个儿子在分家时,左光斗幼子左国材分到了这处房产,是他请桐城文人姚康为父亲这座故宅起名“啖椒堂”的。左光斗的四个儿子,长子左国柱后来在城里的土地庙边建了醒园,并将生母戴氏接往醒园居住;次子左国棅住在自己的既滋堂里。三儿子左国林一直在外做官,41岁即英年早逝;幼子左国材分得此处房产。

  姚康在《啖椒堂记》中说“是堂也,盖左氏忠毅之旧物。既往而复归季君子厚者也。乃予为名之曰啖椒者……”左国材字子厚。姚康详述他为何要将左光斗这座故宅命名为“啖椒堂”。他说:这是左光斗旧物,现已归左光斗幼子左国材所有。

  之所以命名为“啖椒堂”,乃是明朝烈士忠臣杨椒山,一直为左光斗所推崇,且两人的事迹与遭遇又极其相似。尤其是左光斗遭削籍回家后,在这座宅子里为老父亲祝寿时,令小仆人扮成杨椒山,演唱杨椒山往西市赴死时的一段唱腔,以试探其父亲的反应。有鉴于此,姚康才将左光斗这座故宅命名为“啖椒堂”。

  我想:桐城“六尺巷”既为全国知名的历史人文景区,且桐城又素有“文都”之美誉。我猜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错误,是否因为仓促之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为纠正。

  最后祝愿“六尺巷”景区本着严谨的态度,将景区方方面面做得越来越精,将文化牌打得越来越漂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