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会宫张逸民,天王洪秀全的国丈(上)

时间:2019-06-17 10:22:53
王乐群

  清胡潜甫(胡大新)《风鹤实录》记述见闻:清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二十日,清军“自孔(城)整队扎义津桥高岗(今属枞阳县)。次日,(胡)大新密至会宫(今属枞阳县),直捣伪国丈张逸民住宅,惜五鼓带数十贼逃往连城(今属枞阳县)。”

  据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制定的《太平礼制》规定:“朕后宫父称国丈。”又据太平天国戊午八年(1858)新刻的《太平礼制》规定:“(天王的)后宫父称王丈……天下人大同称王丈。”“国丈”即“王丈”,分别是太平天国前后期对天王“后宫父”的称呼。

  由此可知,这位被清军称为“伪国丈”的张逸民应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某位妃子的父亲。那么,张逸民是何许人也?

  

  张逸民(1816—1861),有些文献资料中称“张以明”,字安邦,号晓

  驷。清桐城会宫张家新屋人(今属枞阳县会宫镇会宫村)。

  在我国封建时代,普通民众要想步入仕途,那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张逸民出身寒微,贫而好学,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改变命运。张逸民考取秀才后,曾先后三次参加省试,可惜都不第而归。

  科场的失意,使他明白了,他并非没有真才实学,也不是他没有认真考试,而是科举制度的弊端和那个社会的不平等。当时,清政府腐败,吏治混乱,那些考官有的徇私,有的受贿,有的只看家庭门第。张逸民出身农家,无权无势,既无门路,又无显赫的门第,更没钱财打通关节,榜上怎能有他的名字呢?

  张逸民对仕途心灰意冷,立志以医济民,他刻苦攻读各种医籍,拜访中医名师,精研医术。成家后,为了生计,便挂起招牌,开设起诊所来,为穷苦百姓看病治病,渐渐便成为治愈病人的好手。他医术高超,救人无数,又知书达礼,好做善事,因而比较受人尊重,是地方上颇有名气的人。

  1851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首揭义旗,很快成燎原之势。1853年二月九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五十万太平军自武汉扬帆东进,势如破竹,连下黄石、九江后,千舟竞发,旌旗耀日,“帆幔蔽江,衔首数十里”,向安庆开进。清朝两江总督陆建瀛丧魂落魄,“星夜遁逃归江宁”。安庆城内大小官员,或携家室、财宝仓皇逃窜,或将金银珠宝藏于院落、乡村。

  二月二十四日黎明,太平军直达安庆,清朝巡抚蒋文庆企图潜逃出城,太平军将其俘获后,吞金自杀未遂,被太平军击毙。据《风鹤实录》载,安庆清军惊惶万分,“万余人骤溃”。狼山镇总兵王鹏飞弃城逃窜,“单骑奔桐城”,被清廷斩决。太平军手不血刃,占领安庆。次日,太平军拔营东下,清军乘机回占安庆。

  周天爵接任安徽巡抚后,当他听说在太平军攻打安庆前,前安徽巡抚蒋文庆曾秘密地将藩库银,转移到“会宫小坝(今属枞阳县会宫镇)”的消息之后,便立即派干吏率领精兵前往枞阳会宫小坝,搜查蒋文庆藏在那里的财宝。

  一个个想发横财的抚衙官吏,挨家挨户强行搜查,家家户户被挖地三尺,竟一无所获。巡抚衙门却宁信其有,断定藩库银在会宫被“反逆”抢劫,并以抢窃“皇纲国库”罪而定案。他们焚烧村庄,滥杀无辜,三百多村民无辜被惨杀。

  恐惧笼罩着会宫,屋顶上赤焰飞腾,一个个窗户里都吐出可怕的火舌,狠心地舔着熏黑的墙壁。一群群惊惶失措的村民更可怜了,他们大声地叫喊着,昏乱地奔跑着,从屋子里跑出来,又跑进屋子,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到处乱窜。

  突来的横祸,使会宫一带无缘无故地遇到了怨惨的劫难,到处都是血,到处都是破碎的残壁颓垣,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有的人在流泪,有的人在嚎啕大哭,有的人在痛楚地呻吟着,有的人在恐怖地尖叫着。官兵所到之处,无不纵火杀掠,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就在这刀光血影之中,义愤填膺的文弱书生张逸民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挺身而出,与搜查的衙门干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理,厉声怒斥惨无人道的官兵,坚决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无休止的暴行。

  这下可刺痛了衙门官吏,他们暴跳如雷,恼羞成怒,为首的官员马上露出了凶残嘴脸,他拔出佩刀便朝张逸民砍来,张逸民迎着刀锋,巍然挺立不动。官员被这大无畏的气概镇住了,脸都变了色,惊惶地倒退了几步,连呼“好男子”!然后大声狠狠地叫道:“将他抓起来!带走!”张逸民被逮捕入狱。

  审讯之时,张逸民毫不畏惧,据理抗争,大义凛然地质问:“会宫一带,没有皇封,哪来的‘皇纲国库’?你们没有查到被盗的证据,何以诬良为盗?”问得衙门官吏无以应对,气得衙门官吏脑门上的青筋暴起老高,牙齿磨得嘎吱嘎吱的响,厉声喝道:“张逸民,算你有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来人,把这个乡间刁民打入死牢。”结果,张逸民竟被诬以盗窃“皇纲国库”首犯的罪名,判处死刑,秋后处斩。

  1853年三月二十二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进入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五月,分别出师北伐和西征。九月二十四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带领大军六千多人,进驻安庆。太平军驻守安庆后,开始修建防御工事,经营皖北各地,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十月,翼王石达开命令太平军向安庆周围各县进军。十月十二日,太平天国护天侯胡以晃部攻到桐城县东南的练潭镇。留守练潭镇的清军参将松安早已跑得不知去向,太平军不战而取得练潭镇后,迅速向桐城县城开进。十月十四日,攻下桐城县城。

  在太平军攻克桐城县城之前,清衙门官吏将张逸民绑赴北门外刑场,斩首示众。处斩之时,其子张传宗冲进刑场,引颈愿代父行斩。此时恰逢胡以晃率所部从练潭奔袭桐城县城,闻讯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赶至刑场。当监斩官发出斩令之时,一群化了妆的太平军将士一拥而上,劫了刑场,及时救出了张逸民、张传宗父子。

  父子二人被太平军胡以晃部解救后,即参加了太平军。张逸民在胡以晃的军中担差,深得信任,很快就担任了书理之职。后来胡以晃发现他不但文墨很深,而且还精通医术,尤擅长眼科,于是将他推荐到太平军殿右三十检点陈玉成部,担任军中掌医。

  当时,天王洪秀全因劳于军国大事,经常工作到深夜,原有的眼疾时常复发,异常痛苦,虽多方治疗,均无效果,连连下诏求医。陈玉成是一个爱才之将,但更是一个忠君之臣,他忍痛割爱,依依不舍地将张逸民推荐到天京(今南京)天王府,为天王治疗眼疾。张逸民来到天王府,埋头钻研医理,亲熬汤药,疗治天王眼疾,一剂服下就有效果,三剂下去,病就有所好转,数日功夫,竟治好了天王洪秀全久治不愈的眼疾。

  张逸民为人忠勤,医术高明,得到了天王的赏识和器重,于是决定将他留在府中,专给自己看病,张逸民成了天朝的“督内医”,官不大,但天天服侍天王左右,二人感情日深。

  张逸民有一个女儿,自幼聪颖姣美,“淑贤能文,貌亦端庄”,文章诗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人称“才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张逸民每次从天京天王府回到会宫张家新屋宅第小憩,都要绘声绘色地将天京城的趣闻轶事和天王洪秀全的雄才大略讲给爱女听,女儿出于好奇,总是常常缠着父亲,要父亲带她到天京城去逛一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