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记忆:老家的夏夜

时间:2019-06-24 08:56:35

  汪健

  在沪上漂泊了十来年,印象中好似没经历过什么宁静的夜晚,也是,上海本就没什么夜晚,每到夜幕降临,昏黄的路灯光便弥漫着散开来,掩盖着城市的夜空,难以感受到夜的深沉,即便是在晴好的夜晚,也少见到天上眨眼的星辰。

  说到宁静,沪上仿佛就没这个词似的,傍晚,只要有个空地地方,就被大妈们跳广场舞占领了,那半夜总会宁静太平吧,呵呵,上海的夜班厂家太多了,有着不同的夜班班次,马路上二十四小时都有汽车在吼,各种车辆穿梭着,更不用说各种娱乐场所通宵达旦的在营业。

  为此,便由不得想起老家的夏夜。

  我的老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山叫黄公山,水曰菜籽湖,每到夕阳西斜,便见炊烟四起,就能见到几颗早出的星星,闪烁着镶嵌在瓦蓝的天穹,田野青翠的绿,一片片,一层层,起伏延绵,延申向湖的边缘,消失在水烟氤氲的深处……

  夜色,如暗灰的轻纱,无边无际的在慢慢合拢,天上的星星却更耀眼了,像赶集似的一阵比一阵密集,这时的蛙声成了夜色中的主角,此起彼伏,如菜籽湖中的波浪,前赴后继,经久不息,而此时此刻的夜晚,在蛙声的映衬之下,犹显静谧。

  有月亮的夏夜更有意境,持一叶芭蕉扇,或坐于庭院,或闲步于陌上,抬头便看见黄公山,影影绰绰的宛如一条巨蟒,黑魆魆的横亘于东南,任凭岁月的洗礼,恒久的望着尘世的沧桑……

  村落的树木郁郁葱葱,偶有房檐屋角露出阴翳树丛之外。炊烟仍旧萦绕在村落上空,迟迟不肯散去,无缘由的感觉都市的摩天大楼像海市蜃楼,没有了这烟火味和裸露的土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虚幻,也许愈贴近自然,愈有真实感……

  蛙声不知疲倦鼓噪,张显着生命的张力,自由而欢快,生命也许就是一首蛙声起伏的歌谣,只有歌吟方显热爱,一路欢歌,淹没了生存的曲折,岁月蹉跎,虽苦也甜。这如潮的蛙声和都市的汽车的呼啸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人生如一辈子如都在疲于奔命,不如退而求其次,插一隅方田,种一畦菜园,趁一习凉风,在蛙声中一觉到天明,岂不快哉!苏轼在几经贬谪之后,心向山林,有诗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如放下那些功利的心魔,怕谁?平生也能笑看风雨了。

  月光下的菜籽湖泛着白光,像块灵动的镜面平躺于西南,见证着两岸农家,日出而作,日暮而归,朝迎旭日,暮送晚霞的世代生活,生命无非是一场长远的旅程,幸福不过是一种滋味,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和相爱相伴的人一起走到老,何尝不是一种浸透着宁静的幸福……

  夜色渐浓,月光越白,乳汁般的倾泻在田野,山坡,村落,一切静静的接受这皎洁的月光洗礼,晚风拂过,倍感心旷神怡,生命本就来之自然,回归自然,体会一种灵魂的安宁,是心灵的休憩。你如果长期生活在纷纷扰扰的都市,不妨回归乡村作些体验,宁静的夏夜,让你体会到不一样的尘世。

  这也许是国外早年已进入都市圈的潜在原因,人们更喜欢晚上住在乡村,享受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白天到市里去上班挣钱,这样更符合人类的栖息本性。也许不久的将来,交通日益发达便利,我们也会过起这种都市圈生活,避开市中心高昂的房价,又能在郊外自种蔬菜,回归自然。

  沐浴着浓浓月色,趁着这习习夜风,似乎都市的铅华洗尽,一身轻松。回到这泥土芬芳的夏夜,看着这青翠扬花的稻田,还有那魂牵梦绕的小村庄,你的心也许就能回到当初,让一切过往都归零,是的,懂得放下,方得重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