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雨坛印象

时间:2019-07-09 15:00:38

  章乐飞

    雨坛,一直以为是多雨的地方,若是雨季来临,不是泥水腰深,肯定也是泥淋路滑。生在水乡,为洪水所困的衰败、凄凉,总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黄公山茶叶,是两年前相识的。在细品慢咽中,让灵魂沉浸在雨坛的山水中,感受到雨坛的山水意象来。雨坛的雨是雨露,是甘露,是甘霖。这里不是江南或许胜似江南。

  今日,有幸参加“乡村振兴雨坛行”采风活动,亲临雨坛的村村庄庄,遂让人眼前一亮。山峰、山场,一片黛绿,一片金黄,把初冬的厚重深深地掩藏;河流、湖泊,一会鳞波荡漾,一会水平如镜,把“鱼米之乡”的画面袒露张扬;屋舍俨然,草地良田美池桑竹镶嵌其中,把现代美好乡村的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恍惚如入仙境。

  雨坛,设坛祈雨,又名祈雨坛。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车富岛,在菜子湖里,狭长形,有三五公里长。岸上居民说,古时叫“车辐岛”。你看,一节一节的,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忽高忽低的,像一连串水车辐落在菜子湖中。水车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见证,是先民为了获得五谷丰收,在排涝抗旱时的原始生产工具。清代诗人有一首《踏车曲》对手摇和足踏水车有个详尽的描述。“以人运车车运辐,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泄玉。大车二丈四,小车一丈六。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这是诗人对水车的准确而精彩的描述,“车辐岛”是雨坛人对一座湖中岛屿最形象最生动最贴切的称谓,菜子湖中的车辐岛,像车辐。这名称是雨坛的先民命名的,是雨坛的渔民喊叫的。渔民,在风里,在雨里,在浪里,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他们渴望有这么一部水车把菜子湖里的水车干、抽干。

  地名,镌刻着先人的足迹,蕴藏着地理脉络的神韵,能触摸到先人对乡土的温情。

  车富岛上正西边有千亩的大圩口,曰:苦菜圩。想必这里曾经是生长野菜的滩涂湿地。在先人以野菜当粮的日子里,野菜是酸的,是涩的,是苦的。在这狭长局促,怪石嶙峋的岛屿傍,有一方湿地,也是上天对渔民的赐予了。富饶、富足、富裕的生活如一盏灯,在渔民的心头亮起来了。在向荒水荒滩要粮的岁月里,车辐岛上的渔民终于有了致富的梦想,车辐岛——车富岛,在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它有了靓丽的转身,有了迈向致富的动力。“车富”——蕴含着丰富意象的名称,雨坛人仰着脖子面向黄公山呐喊,俯着身子面向菜子湖呐喊。

  苦菜圩,如今,不是苦菜的腊黄色了。是金色,是金灿灿的黄金色,有若鱼鳞的光映衬着菜子湖的天空,氤氲着鱼、米的味道。

  独岛,我们是划船上去的,近百亩的岛屿还养在深闺中,无“门”进入,只能在周边的湖滩上徘徊徜徉。据说,岛上储备着齐全的生活器具及农业渔业的生产工具,专供一无所有的贫民百姓借用。从一门进入借得,从一门进入归还。因遇贪心者只借不还,此“门”即关闭了。奇妙而美妙的传说,仅仅是奇山异水的一种表现吗?不,不是!它是对丰富的精神文化骨质和饱满的物质文明的一种张扬,一种向往,一种期许。

  今日,雨坛的“大门”打开了。是乡村旅游的大门,走进来吧,可登山观光,可生态体验,可科普研学,可湿地亲草,可摇橹羡鱼。雨坛人把休闲娱乐、人文历史、农业技艺、农耕牧渔、传说故事拼接融合在一起,成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典范,让传统农业成为现代休闲生活的桃花源地。

  大雁已经南飞,明年春天再来吧!沏一壶黄公山茶,看大窑圩的油菜花开,赏车富岛的桃花梨花结果。假若春雨淅沥,你也别错过,雨坛如江南,菜子湖里有一湖的烟雨气象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