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枞阳版《增广贤文》(下)

时间:2019-07-19 15:52:06
吴春友

  在漫长的岁月中,各个地方逐渐出现极富特色的俚语,有阐述哲理的,有劝诫世人的,老家枞阳(古称宗子国)也是如此。随着人口的流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口口相传的俚语渐渐没有生存的土壤,甚至不再听到。但是只要有人用枞阳话一说出来,乡味便在其中,老祖宗的智慧更是受用无穷。故整理一二,堪称枞阳版《增广贤文》。

  错过庙门,无处躲雨

  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机会稍纵即逝。枞阳人常常用这句话劝诫别人要把握住机会,珍惜当下,不然一旦错过,后悔不已,就像在阴雨天气,遇到庙门不进去躲雨,继续前行,等到大雨滂沱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地方可以避风挡雨了,最终只会全身湿透。

  要饱早上饱,要好祖上好

  枞阳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对于农民而言,填饱肚子是第一大事,早上吃饱了,全天便不会饥饿。在农耕时代,阶层固化相对比较严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枞阳人戏谑道“要好祖上好”,堪称乡村版拼爹。

  狗没套到,反弃一根绳子

  过去的枞阳人,尤其是乡下,偏爱养草狗,最夸张时期几乎家家有狗,每到年关,狗肉消费需求旺盛,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些村庄以偷狗闻名于当地。据传偷狗人手段厉害,只需一根绳索便可以将狗静悄悄地套走,不留痕迹。但是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狗没有套住,反而把赖以行恶的绳子弄丢,颇有几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枞阳人常常用此戏谑别人事情没有办好,反而亏了本钱。

  半夜擤鼻涕——瞎答

  擤,读音xing,百度释义指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极具枞阳方言特色。一个人若是半夜起来擤鼻涕,在一片黑乎乎的情况必然做不到讲究卫生。瞎字枞阳人读作ha,有几分地方话的味道。枞阳人常常用来责备那些不假思索,胡乱接话,惹人厌恶的人。

  一个被窝不盖两号的人

  在一个被窝睡觉当然指的就是夫妻,两号的人就是两样的人,枞阳人一般用这句话挖苦,讽刺,责骂品行不正,为人刻薄,做事缺德,令人厌恶的夫妻。

  气死莫告状,饿死莫做贼

  过去的枞阳地方偏僻,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小民思想十分严重,官本位思想盛行,法治思想淡薄,信奉小民不与官斗的理念,就算受了很大的委屈,也不去官府告状,大多选择宗族有威望的管事人内部调解,所以气死莫告状这句话流传至今。枞阳县明清时期属于桐城,文风盛行,讲究气节,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做鸡鸣狗盗之事。

  一娘生九种,九种不像娘

  过去的枞阳属于农耕文明,崇尚生育,信奉多子多福,家家五六个小孩属于平常事,但是往往兄弟姐妹之间良莠不齐,智愚两样,德行不一。枞阳人一般用这句话发表感慨,不仅指的是兄弟姐妹的相貌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多的是讲兄弟姐妹之间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存在很大的差别。

  小时是弟兄,长大是对头

  兄弟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手足情深。长大以后各立门户,形同邻居,往往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兄弟阋墙,大打出手,势同水火。对头枞阳人读作di tou,与兄弟的读音很相近,冥冥之中也是一种巧合,和则称兄道弟,不和则生死对头。自古以来,上至皇家,下至平民,都难以逃离这个魔咒。

  嘎婆养外孙,外孙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嘎婆面

  嘎婆就是枞阳人对外婆的俗称,嘎就是普通话的家的意思,枞阳人读作ga,外孙小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在外婆家玩耍,外孙长大以后也会有自己的亲戚群,就像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从此和外婆家联系越来越少,枞阳人通常会用这句话感慨亲孙和外孙的区别。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枞阳山水秀丽,景色宜人,远离尘嚣,长寿老人比较多,枞阳人对长寿十分向往,长寿老人去世一般称为喜丧,后人无需过于伤痛,亲朋好友参加宴会者也大多是有说有笑,形同喜宴,无需太多忌讳。

  女逢一四七,男逢三六九,枞阳人认为这是一个劫数,往往当年不利,特别是对高寿老人。老人要是度过了七十三这个劫数,往往还能再多活几年,度不过去可能就会有大灾大难。到了这两个年纪,阎王不来请,都很有可能自己去报到。黄泉路上无老少,枞阳人对生死看的比较重,枞阳老人往往用这句话互相笑谈,互相安慰。

  栽花莫栽刺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屋子或者路边种满了刺,往往可能伤人又伤自己。多种种花草,是自己和别人都受益,不要种植有刺的树,给别人制造麻烦。枞阳人一般用这句话劝诫别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多生事端,应该心存善念,多行善事。

  公鸡不叫母鸡叫

  雄鸡报晓,母鸡下蛋,这是千年不变的自然规律。雌鸡报晓往往意味着阴阳颠倒,职责混乱。枞阳人往往用这句话善意地取笑那些男主人低调不出风头或者男主人比较孱弱,从而女主人抛头露脸或者因女主人性格强势当家做主的家庭。

  吃饭捡大碗,做事佯屌卵

  枞阳人往往用这句话嘲笑或者指责那些有好处的时候削尖脑袋钻营,遇到出力的事情就装佯,慢吞吞的,不积极的人。

  喊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过去的枞阳人大多务农,都有着小农的局限性,既头脑聪明又目光狭隘,既诚实仁厚又狡诈虚伪。枞阳人懂得伸手不打笑脸人的生活哲学,往往用这句劝诫那些性格刚愎自用,不肯服软的人。

  只有千年的宗家,没有千年的亲家

  过去的枞阳人大多不外出,聚族而居,一个村庄的人往往都是供奉同一个祖先。

  姑舅亲,姨娘亲往往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便不会再往来。而生活在同一个村庄的人往往同属一个宗族,五服以内都还算是一房人,凝聚力远远超过姑舅亲和姨娘亲。枞阳人往往用这句话强调宗族的力量,劝诫族人和睦共处。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