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华
奇趣,在童年的生活里最多;乐天,在童年的经历里最盛。少年不识愁滋味,好奇与童真就能打败一切。遭遇不快,很容易雨过天晴。有孩子的地方永远快乐,快乐又让我想起了放牛山上的一幕又一幕。
春天来了,草儿泛绿了。牛,被放牛娃牵出了牛栏,游牧在溪边坡上,放牛娃是安静不下来的,于是,放开了喉咙:
猪要胀哟呵呵,牛要荡了哟呵呵,
我放老牛膘肥又体壮哟呵呵。
那边的孩子也来了兴致:
大个凹哟呵呵,小个凹哟呵呵,
养肥老牛犁田又打耙哟呵呵。
接下来,你一言我一语,漫无目的地胡侃起来。侃完了,刚才对歌输了的人就要去赶不安分的牛了。
再过一段日子,各种花也开了,树丫灌木也抽条了。那刺藤谁都怕,但刚抽出的嫩条却让放牛娃爱不释手。掐上三四寸长,轻轻一撕,去了皮儿,鲜亮淡绿的嫩茎条便入口了,甜甜的,脆脆的,又美美地唱开了:
掐刺萌哟呵呵,七(吃)刺萌哟呵呵,
今晚嘎起(回家)做好梦哟呵呵。
山里的孩子是很敢吃的,山坡上有一种落叶抽薹的植物,土名叫“酸木酱”,味道自然就是一个酸了,掐一根放在嘴里,爽爽地嚼起来。这时,放牛娃大约是迷恋着说书人嘴中的“天兵天将”了:
酸木酱哟呵呵,满山冈哟呵呵,
七了“锁马将”会打仗哟呵呵。
山上有一种刺儿,春天里满山白花,黄黄的蕊,香香的味,不多久,便结出椭圆带刺的果实,据说还是一种补肾的中药材呢,放牛娃哪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这时节,满山都是吃的,于是又开腔了:
牛栏果子开白花哟嗨哟,
放牛的小鬼介不到嘎(家)哟嗨哟。
是的,能吃的很多,但需要经验,大人说,那红红的“蛇梦子”会毒死人的。不过,那山坡上的茅草抽出的“茅管子”可以吃,像“带肚子”的稻禾,抽出来剥开,里面是软绵绵银白的絮条儿,这东西很嫩时才可以吃。于是,边吃边玩,调儿也有了:
小小茅管子尖又尖哟嗨哟,
条子饼子由我编哟嗨哟,
放在嘴里香又甜哟嗨哟。
放牛娃是喜欢追求刺激的,有时要拿一些小动物来寻开心,抓住一只蚱蚂子(蝗虫),将它的双腿并齐捏住,这虫子就条件反射般地上下起伏,见到这情景,又来了:
蚱蚂哉,你短地(手持石锤在石臼里捣谷物)哟,
我打锣,你唱戏哟。
最刺激的是斗牛:
咿哟呵唆哎,咿哟呵打哎,
唆子牛打各(角)哎,
我要牛头带牛角哎。
说也奇怪,这时,如果是两头好斗的牛,还真的打得天昏地暗,土飞石翻。刚才还拍手乐的放牛娃一见不对劲,赶忙拿着棍子赶来,语调又和缓了许多:
咿哟呵唆哎,咿哟呵打哎,
打子气嚯嚯哎,我来劝个和吧。
在众人的驱赶下,牛分开了,又甩着尾巴吃草去了。
放牛娃最怕盛夏,不仅是天气热,那雷雨更吓人。他们似乎也懂得天的脾气了,如果一个月的初一下雨了,那么,这个月必定雨多,接着,感叹起来:
六月初一落一阵哟,
放牛的小鬼介沰成子病呐。
所以,听到雷声震响,他们又觉得阵仗开始了:
风来着,雨来着,
虎子嘎奶奶驮大鼓来着。
一边唱着,一边赶着牛在羊肠山径上飞奔。
雨过了,天晴了,山间野外,又是孩子们的身影了,他们的心里又像天空一样清爽了。喜欢对着山谷猛喊:
山谷六啧,哎!山应应啧,哎!
我不完嘞,你不歇!
是的,童年的歌谣有苦辣酸甜,但童年的歌谣永远不会歇。而每一个人的童年里都应该有他的歌声和野性。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