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青山何氏与何家青山

时间:2020-09-14 09:22:43

  在枞阳境内,叫做“青山”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在枞阳东乡的枫沙湖之西南岸,称小青山,或下青山,山上以出产建筑石材的青石而著名于世;另一处,则在枞阳县城东约十公里的地方,称之为上青山,或大青山,其山水形胜,土深木茂,祥符淑气,人文荟萃而闻名遐迩。

  谷歌地图上看大青山、九龙庵、石屋寺

  县域之内,两处青山,从地理位置和山体走势的各不相同,可分上下与大小。但这大青山,自古至今,在民间还有另一个说法:何家青山,并成为这里何氏的地望:青山何氏。

  一座山的命名,以姓氏见称,本为常见,以山名为家族地望,也不奇怪。但在大青山周遭的原著居民,多姓而复杂,诸如何氏、朱氏、钱氏、胡氏、韦氏、许方氏、江氏、余氏、佘氏等家族,为什么大青山独与何氏有渊源?

  在中国传统的宗族文化中,相对姓氏得姓的郡望所在地而言,所谓地望,是指一个家族的祖居地、始迁地、始祖墓地以及祠堂所在地。据《青山何氏宗谱》记载,青山何氏始祖鼎公,为婺源东部田源何氏十五世。于元末乱世,北走过江,间关到此,“见青山穹隆江表,为一方之冠,遂卜居焉。”自此,经几代人的繁衍生息,至六世初显于云峰公,始与大青山结下不解之缘。

  《青山何氏宗谱》记述云峰公相关信息

  何云峰,(1506-1576),明嘉靖任安庆府医学正科、御医。其老来闲居乡梓时,常闻大青山之西北麓,乃羽人(神话传说为长有翅膀的仙人)离境坐忘的修炼得道之地,是有仙气的地方。于是决定在此筑室三重成庵,修九道缠龙立柱牌坊(传说因有悖于皇权九五之尊而被毁),从山脚迂回而上,这是九龙庵地名之始说。并立《九龙庵学社碑》交代后人:“岫(云峰)藏祠之左建立义塾,子姓纯良者,俾延师训导之......”云峰公“捐田亩市租,助子弟膏火,束脩之资。”

  云峰公此举,大开族中子弟教育之风。其何氏家族,而后之举于乡,贡于廷者,文学政事,炳炳烺烺,层出不穷。七世海渔公,授山东栖霞知县,其子如申、如宠,明万历戊戌(1589)年,同登进士,同朝为官,尤其如宠官拜相国。始肇青山何氏世代簪缨、风义朝野之名门。

  大青山石屋

  说到这兄弟俩,不得不提大青山石屋寺。在大青山东南向的山腰处,有天然石屋,顶面巨石若天降,伏于另一巨石之上,内中空成室。此处也如山之西北九龙庵,远离尘嚣,如世外之境。相传此处亦为圣人修道之所,是如申、如宠年少时的读书之处。

  “一门七进士,兄弟同登科。”这是民间对何氏家族传颂的佳话。得大青山之灵气,使何氏家族因大青山而久负盛名,大青山因何氏家族而人文蔚起。何氏家族的文章山斗,名噪乡里,显赫于世,遂成为享誉一方的高门大族,因此冠以“青山”之地望,并称之为“何家青山”也是情理之中。

  在法治不健全的封建时代,土地私有化,各家族之间,互相买卖、争夺山头的所有权,也视为常事,不足为奇。在大青山周边,也不乏其他煌煌巨族,如黄华许方氏,峦漕钱氏等,这些家族都有分枝播迁于大青山下。这些人丁兴旺文事繁荣的各家族,虽同为名门望族,相互通婚联姻,但在大青山归属权问题上,据传说也曾有过争议。

  何氏族人在九龙庵前石刻“九龙坟界”

  大青山九龙庵墙上古砖阳文“青山何氏”,古砖制于“嘉靖甲子”(1564年)

  相传,曾有家族上诉于桐城县衙,要求将“何家青山”更名。何氏族人闻之,施巧伎俩:在县官来此实地查访时,何氏族人先用糖果为诱,教山下各家族小儿,高声齐唱“青山何氏,何家青山!”再暗里使人引路,特地从大青山西北向的上山,经九龙庵,县官见墙体每一块砖上,都印有“青山何氏”字样,并在庵前见有何氏家族所立“九龙坟界”碑石。在县官从大青山东南石屋寺方向下山时,见蚂蚁涌于一巨石之上,簇拥成“何家青山”四字。县官见此奇观,讶然之余,认为此乃天意,大青山当为何家所有。

  其实,这是何氏族人先前用糖水写好字样,蚂蚁觅甜味而来,爬行争食而成字。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茶余饭后一笑谈而已。

  黄华许方氏宗谱序

  吴越(峦漕)钱氏宗谱序

  是相国读书庐,溯先哲流风,一片白云终古在;

  真仙人炼丹处。坐深林斜日,数声青鸟到今啼。

  这是清末举人殷小经为石屋寺相国书庐题写的对联,如今读来,仍余味袅袅。是啊,青山不老,故事常新,如今的大青山,不只是何家青山,而是这一方人的朝圣之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