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正文

岱鳌山山系概况

时间:2020-09-17 16:34:26

  岱鳌山位于枞阳、桐城、庐江三县结合部,主体在庐江县乐桥镇。东南走向,在绿荫覆盖、峰平坡缓的丘陵地带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其最高峰为龙王顶,海拔270米,宛如一头巨鳌。

  凹西,有一列奇异的怪石,前为矫形,中为箱状,后为人态,很像旧时闺秀出嫁的浩荡队列。神话说轿里坐的是海龙王的十小姐,她因恨龙王将自己钟爱的凡人石巴变成了石块,便领着随从永驻人间。据说这十小姐心善,她身旁箱里装的是嫁衣。穷人嫁女娶媳,向她借衣,有求必应。而穷人也很讲信用,随借随还。有一个财主见了眼红,准备找小姐借嫁衣而不还。正当他动手开箱取衣时,天空中一道闪电,一声霹雳,箱盖口被封死,从此再没有人能借到衣服了。

  传说岱鳌山远古时期是东海之艄,因秦始皇得神鞭兴起,赶山填海,东海龙王十分着急。与鸿钧老祖商议后,派遣栖歇在海滩上的一头巨鳌化成了一条山脉,即今日的岱鳌山。岱鳌山因神化成,任凭秦始皇如何驱赶,总是岿然不动。秦王大怒,猛抽三鞭,山被打开了三个缺口,即今山东部的大凹口(又名大化口)、小凹口和山西部的杨眉山口。大凹口东,山分二峰,一高一矮,形如出土竹笋,钻天而立,其高的一峰叫龙王顶,是岱鳌山的最高峰,峰之巅,矗立着一座寺庙,名曰龙王庙。方圆数十里的乡民,将它看作气象预报台,民谚说:"龙王庙招云,晴天要转阴"。

  由奇石向西越过一道山梁,便见一峡谷,谷西岸,有一山间小平地,修篁敝日,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声不绝于耳,环境清雅秀美。传说清康熙年间,有张氏三姊妹春游岱鳌山,见此地山水秀美,誓不还家,便结茅而居,建成"小围净土庵",吃斋修行。逢十二强盗惊扰而节贞不屈,圆寂后就地葬于庵旁。她们的故事则在民间传为佳话,清宰相张英听说后命人查谱得知此三圣女原为其三世祖姑。于是,张氏三姊妹的十世孙,康、雍、乾三朝大学士张廷玉为其立祠,将"小围净土庵"扩建并更名为"三圣庵",又名"三贞庵"。虽经十年动乱中,但张廷玉及其弟兄所立的一块巨型石碑依然保存完好,被破坏的庵堂现今已原址重建。

  "三圣庵"西,有两座形如狮子的山峰,一座叫姚家狮子山峰,一座叫尹家狮子峰,一雌一雄。相互依偎。东西南北,远观近看,两座狮峰都形象逼真。狮峰上,怪石嶙峋,形真名切,诱人辗转流连忘返。在姚家狮子峰一侧,有一筲箕型谷地,人称"龙王殿"。箕谷的三壁为奇岩怪石构成,后壁上的人形巨石,雄壮威武,酷似坐在龙椅上的海龙王。谷底正中有座墓冢,墓前立巨碑一块,文曰"明中书舍人翠林姚公府君老大人之墓"。穷其根底,原来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鼐的始祖。又有传说因葬此坟出清朝皇妃姚香姑,所以被称作"香姑坟"。过杨眉山口,是一座像削去峰巅的山峦,名叫平顶山,又名谷林寨。这里地形险要,历史上屡有绿林好汉,在此安营扎寨。太平天国时期,李秀成的部队也曾在此驻扎,各种痕迹至今依稀可辩,山脚下太平军当年修建的万人井更是恩泽民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